九二爻“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是什么意思呢?叶子说:接受领兵在外的重任,缺少德行就会刚愎自用而无礼,这样就不能治理好军队。军队治理不好就不会得到恩宠。缺少权力就会导致将帅地位低下、民众轻慢,这样就不能成就功业。功业不成就会被惩罚。所以说,古代让将领的人,一定要喜欢礼乐而崇尚诗书,一定要兼具慈爱而储备战争工具,一定要杀敌果敢以尽为臣之礼,一定要明白天时来观察七纬的情况、通晓五行的规律、聆听八风的动静、观察五云的征兆,一定要辨别地势来认识七舍的形状、区分九地的形势,一定要训练人的谋略来秉持五德之美、掌握二柄之要。所以,在任命的时侯,君主跪着推动车轮说:“城门以内,我来控制;城门以外,将军来控制。”任命之后,君主面容温和以显示对将领的勤勉的关注,言语亲切以传达对将领的亲近,恩宠优厚以L现对将领的殷切期望,歌唱《采薇》《采芑》,演习《出车》《杕杜》以彰显对将领的礼遇。所以说,下军拼死守卫,中军显示多余的勇气。所以说,一种武器制成,狂妄的人会害怕而天下就没有好战之心;两种武器制成,惊慌的人会害怕而天下就没有可守之城;三种武器制成,逃亡的人会害怕而天下就没有聚众结党之人。哎呀,还有什么不能攻打,什么敌人不能攻克,什么功业不能成就呢?这就是诸葛亮能在后主时期独当一面,郭子仪能在唐代宗、唐肃宗时期被器重的原因,不是偶然的。为什么呢?具备天地人三才之道,符合大中至正的原则,刚强勇敢但不像李陵那样轻敌,有智谋但不像吕蒙那样偷袭,专断但不像李光弼那样骄恣,长久征战但不像仆固怀恩那样拥兵自重。这就是三军听从命令、朝廷委以重任的原因。不然的话,缺少机智的人难以成功,自负勇略的人让君主震惊,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易经》上说:“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六三爻“师或舆尸,凶”是什么意思呢?叶子说:将领是三军的主宰,不能不慎重。所以古代让将领的人有四种胜利。一是贤将以道取胜,以道取胜的人,别人很少能以道胜过他。二是良将以德取胜,以德取胜的人,别人很少能以德与他为敌。三是才将以谋取胜,深谋远虑能让浅谋近虑的人失败。四是猛将以力取胜,一个人能打败十个人,十个人能打败一百个人,一百个人能打败一千个人,一千个人能打败一万个人。所以,像尹吉甫那样有文有武,是万邦的典范;像方叔那样是元老,能壮大国家的谋略,这是上等的将领。像鬼一样机灵,像风一样迅速,像熊罴一样勇猛,像山陵一样威严,这是次等的将领。不然的话,才能平庸又乳臭未干,心思狡诈又贪婪如狼,傲慢凶狠又无礼,这就是所谓的像螳螂发怒去阻挡车辙,这是自不量力,却不知道自已不能胜任,灾祸和失败怎么能说得完呢?邾国和莒国攻打鄫国,臧纥去救援,结果在狐骀被打败。国人吟诵说:“臧纥的狐裘,在狐骀让我们失败。我们的国君像个小孩子,派了个侏儒去出使。侏儒啊侏儒,让我们败给了邾国。”成得臣训练军队一整天就结束了,鞭打了七个人,用箭刺穿了三个人的耳朵。国老都来祝贺,蒍贾说:“成得臣刚愎自用又无礼,不能治理百姓。超过三百辆战车,他就不能进入敌国。如果进入了敌国再来祝贺,有什么晚的呢?”最后在城濮之战中失败而死。哎呀,将领岂是容易当的呢?《易经》上说:“师或舆尸,凶。”
六四爻“师左次,无咎”是什么意思呢?叶子说:能勇敢是强大,能胆怯是以弱为强。能强大的人能胜利,以弱为强的人能保存。巴蜀的君王不和楚国争斗,在绕角相遇的时侯不和楚国争胜,积蓄弱小而成为强大,这有什么过错呢?为什么呢?知已知彼,百战百胜。既不能强大又不能弱小,这是灭亡之道。楚国攻打郑国,晋国军队去救援,到了黄河边,听说楚国和郑国讲和了。荀林父想要回去,说:“来不及救援郑国,却去骚扰百姓,有什么用呢?楚国回去了我们再行动。”士会说:“好。我听说用兵要观察敌人的破绽再行动。德行、刑罚、政事、典礼不改变,就不可战胜。楚国都具备这些,如果和他们对抗呢?看到可以进攻就进攻,知道困难就撤退,这是军队的善政。”先縠说:“不行。晋国之所以称霸,是因为军队勇武,大臣有力量。现在失去诸侯,不能说是有力量。有敌人却不跟从,不能说是勇武。况且组成军队出征,听说敌人强大就撤退,这不是大丈夫所为。”于是率领中军辅佐渡河,荀林父不能阻止,跟着一起渡河,于是有了邲之战的大败。卫国侵犯齐国,和齐国军队相遇。石稷想要回去,孙良夫说:“不能用军队攻打别人,遇到敌人的军队就回去,怎么向国君交代呢?如果知道不能战胜就不如不出兵。现在既然遇到了,不如战斗。”军队于是大败。仲叔于奚救了孙良夫,孙良夫才得以幸免。吴国攻打齐国,齐国人知道不能抵御,又不能保全百姓的性命,于是严守防备,用道义来使敌人屈服,于是冒死前进。所以将要战斗的时侯,公孙夏命令他的部下唱《虞殡》;陈子行命令他的部下准备含玉;公孙挥命令他的部下说:“每人准备一根绳子,吴国人头发短。”东郭书说:“三次战斗,必死在这里,已经三次了。”派人问弦多要琴,说:“我不能再见到你了。”陈书说:“这次出征,我只听到鼓声,听不到收兵的锣声了。”于是大败而死。知道不能战胜敌人却不能保护军队来爱护百姓,知道困难却不能撤退,这是圣人所深深谴责的。甚至到了被困白登山、渡过鸭绿江的时侯,灭亡就不远了。虽然这里面有一些微妙之处。对方和楚国争斗,我们姑且撤退让他们自相残杀,我们隐藏我们的强大。在夹泜之战中,晋军撤退扎营,不也是被阳处父所欺骗吗?子上的死是自找的。所以君子贵在审慎地把握时机。《易经》上说:“师左次,无咎。”
六五爻“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是什么意思呢?叶子说:出兵没有正当的名义,事情就不会成功,圣人也不能让到。君主不选择将领,就等于把国家送给敌人,圣人也不会这样让。所以《淮南子》上说:古代用兵的人,不是贪图土地的广阔和金玉的财富,而是要拯救国家的危亡、延续断绝的世系、平定天下的混乱、消除万民的祸害。既然这样,在圣王的时代会有贪婪愤怒的战争吗?因为正义而发动战争,因为形势所迫而回应战争。所以蛮夷扰乱华夏、盗贼奸宄危害百姓,不能怀柔招抚,就要对他们严明刑罚;大臣昏迷不恭、侮慢自贤、违反道德、百姓抛弃他们而不保,就要奉辞讨伐他们。一定不能像秦始皇、汉武帝那样在山林中搜寻禽兽。虽然如此,顺应时势的军队会胜利,符合正义的军队会称王。军队正直就
六三爻“师或舆尸,凶”是什么意思呢?叶子说:将领是三军的主宰,不能不慎重。所以古代让将领的人有四种胜利。一是贤将以道取胜,以道取胜的人,别人很少能以道胜过他。二是良将以德取胜,以德取胜的人,别人很少能以德与他为敌。三是才将以谋取胜,深谋远虑能让浅谋近虑的人失败。四是猛将以力取胜,一个人能打败十个人,十个人能打败一百个人,一百个人能打败一千个人,一千个人能打败一万个人。所以,像尹吉甫那样有文有武,是万邦的典范;像方叔那样是元老,能壮大国家的谋略,这是上等的将领。像鬼一样机灵,像风一样迅速,像熊罴一样勇猛,像山陵一样威严,这是次等的将领。不然的话,才能平庸又乳臭未干,心思狡诈又贪婪如狼,傲慢凶狠又无礼,这就是所谓的像螳螂发怒去阻挡车辙,这是自不量力,却不知道自已不能胜任,灾祸和失败怎么能说得完呢?邾国和莒国攻打鄫国,臧纥去救援,结果在狐骀被打败。国人吟诵说:“臧纥的狐裘,在狐骀让我们失败。我们的国君像个小孩子,派了个侏儒去出使。侏儒啊侏儒,让我们败给了邾国。”成得臣训练军队一整天就结束了,鞭打了七个人,用箭刺穿了三个人的耳朵。国老都来祝贺,蒍贾说:“成得臣刚愎自用又无礼,不能治理百姓。超过三百辆战车,他就不能进入敌国。如果进入了敌国再来祝贺,有什么晚的呢?”最后在城濮之战中失败而死。哎呀,将领岂是容易当的呢?《易经》上说:“师或舆尸,凶。”
六四爻“师左次,无咎”是什么意思呢?叶子说:能勇敢是强大,能胆怯是以弱为强。能强大的人能胜利,以弱为强的人能保存。巴蜀的君王不和楚国争斗,在绕角相遇的时侯不和楚国争胜,积蓄弱小而成为强大,这有什么过错呢?为什么呢?知已知彼,百战百胜。既不能强大又不能弱小,这是灭亡之道。楚国攻打郑国,晋国军队去救援,到了黄河边,听说楚国和郑国讲和了。荀林父想要回去,说:“来不及救援郑国,却去骚扰百姓,有什么用呢?楚国回去了我们再行动。”士会说:“好。我听说用兵要观察敌人的破绽再行动。德行、刑罚、政事、典礼不改变,就不可战胜。楚国都具备这些,如果和他们对抗呢?看到可以进攻就进攻,知道困难就撤退,这是军队的善政。”先縠说:“不行。晋国之所以称霸,是因为军队勇武,大臣有力量。现在失去诸侯,不能说是有力量。有敌人却不跟从,不能说是勇武。况且组成军队出征,听说敌人强大就撤退,这不是大丈夫所为。”于是率领中军辅佐渡河,荀林父不能阻止,跟着一起渡河,于是有了邲之战的大败。卫国侵犯齐国,和齐国军队相遇。石稷想要回去,孙良夫说:“不能用军队攻打别人,遇到敌人的军队就回去,怎么向国君交代呢?如果知道不能战胜就不如不出兵。现在既然遇到了,不如战斗。”军队于是大败。仲叔于奚救了孙良夫,孙良夫才得以幸免。吴国攻打齐国,齐国人知道不能抵御,又不能保全百姓的性命,于是严守防备,用道义来使敌人屈服,于是冒死前进。所以将要战斗的时侯,公孙夏命令他的部下唱《虞殡》;陈子行命令他的部下准备含玉;公孙挥命令他的部下说:“每人准备一根绳子,吴国人头发短。”东郭书说:“三次战斗,必死在这里,已经三次了。”派人问弦多要琴,说:“我不能再见到你了。”陈书说:“这次出征,我只听到鼓声,听不到收兵的锣声了。”于是大败而死。知道不能战胜敌人却不能保护军队来爱护百姓,知道困难却不能撤退,这是圣人所深深谴责的。甚至到了被困白登山、渡过鸭绿江的时侯,灭亡就不远了。虽然这里面有一些微妙之处。对方和楚国争斗,我们姑且撤退让他们自相残杀,我们隐藏我们的强大。在夹泜之战中,晋军撤退扎营,不也是被阳处父所欺骗吗?子上的死是自找的。所以君子贵在审慎地把握时机。《易经》上说:“师左次,无咎。”
六五爻“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是什么意思呢?叶子说:出兵没有正当的名义,事情就不会成功,圣人也不能让到。君主不选择将领,就等于把国家送给敌人,圣人也不会这样让。所以《淮南子》上说:古代用兵的人,不是贪图土地的广阔和金玉的财富,而是要拯救国家的危亡、延续断绝的世系、平定天下的混乱、消除万民的祸害。既然这样,在圣王的时代会有贪婪愤怒的战争吗?因为正义而发动战争,因为形势所迫而回应战争。所以蛮夷扰乱华夏、盗贼奸宄危害百姓,不能怀柔招抚,就要对他们严明刑罚;大臣昏迷不恭、侮慢自贤、违反道德、百姓抛弃他们而不保,就要奉辞讨伐他们。一定不能像秦始皇、汉武帝那样在山林中搜寻禽兽。虽然如此,顺应时势的军队会胜利,符合正义的军队会称王。军队正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