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六章 决议 (1/2)
孙承宗见徐光启支持,心中明白徐光启一定是明白了自己的深意。他欣慰的笑了笑。周延儒和温体仁包括朝堂中的绝大多数人自然是不明白孙承宗的意思。
周延儒低着头想了想,实在是想不出这种不着边际的官职孙承宗是怎么想到的,不过既然孙承宗要让刘毅去当什么漕运协同,那就让他当去好了,这样也算是给他升职了,看他还有什么话说,若是包藏了反心,到时候天下也没有人会支持他,百姓们只知道圣上给你升了职,圣恩浩荡,如果你还是不满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反正只要不让他当什么副总兵,想必圣上也是不会反对的,既然如此,就做个顺水人情,反正也保了孙承宗一次,不如好人做到底,坚决不让温体仁这个小人得逞。周延儒紧跟着徐光启赞同了孙承宗的意见,随后卢象升等人也是纷纷赞同,崇祯本来内心里还有一些担忧,但是这毕竟是在朝会的大堂上,文武百官都在,而且这个意见也是孙承宗提的,刘毅将来也会知道这是孙承宗力主的意见,并且得到了所有官员的赞同,这个账怎么算也算不到他崇祯的头上,漕运协同虽然是个没什么实权的官职,但是无论如何刘毅的品秩是升了,也算给他有一个交代,另外也没有免掉他安庆卫指挥使的职务,等于是在指挥使的位置上兼任漕运协同。看起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群臣附议,虽然温体仁他们也没懂孙承宗的用意,但是见到崇祯的脸色变幻,温体仁心知崇祯基本已经同意了这个方案,索性自己就不横加阻拦了,孙承宗归乡,刘毅说白了还是一个参将,卢象升虽然升职,但是梁廷栋不是还在吗。而且卢象升和傅宗龙都被调到了辽东,暂时朝中的兵部空虚,自己可以从容布局,不管怎么样先把朝局给牢牢的抓在手里,将周延儒踢出局才是王道。
不出孙承宗所料,大家都不觉得这个漕运协同的官职有什么问题,朝堂上几乎是全票通过了这个决议。崇祯也没有加以反对,这个官职就这么定下来了。孙承宗长吁了一口气,这件事总算是落了地。刘毅这小子,真不知道他以后还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可是从明天起自己就再也不是辽东督师了,以后的路要靠刘毅自己走了。
朝会并没有到此结束。紧接着就要讨论的是流民的问题。最后还是各部协同,将所有的责任全部压到毕自严一个人的头上也不现实。正好各部都有经费,各部拿出一些来,加上朝堂上这么多官员募捐一些,崇祯从自己的私库里再拿出几万两银子,并且责令内阁发动对城内大户人家的摊派,不管是认捐金银还是粮食皆可。再加上登莱防区取消,这一部分的经费全部节省下来用来赈济灾民,这些钱勉强可以让灾民度过这段难熬的日子。
当然,既然提到了这个议题,孙元化的问题也拿到朝廷上公议,只不过孙元化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让崇祯即便是有火也发不出来。对孙元化的处理只能搁置,
周延儒低着头想了想,实在是想不出这种不着边际的官职孙承宗是怎么想到的,不过既然孙承宗要让刘毅去当什么漕运协同,那就让他当去好了,这样也算是给他升职了,看他还有什么话说,若是包藏了反心,到时候天下也没有人会支持他,百姓们只知道圣上给你升了职,圣恩浩荡,如果你还是不满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反正只要不让他当什么副总兵,想必圣上也是不会反对的,既然如此,就做个顺水人情,反正也保了孙承宗一次,不如好人做到底,坚决不让温体仁这个小人得逞。周延儒紧跟着徐光启赞同了孙承宗的意见,随后卢象升等人也是纷纷赞同,崇祯本来内心里还有一些担忧,但是这毕竟是在朝会的大堂上,文武百官都在,而且这个意见也是孙承宗提的,刘毅将来也会知道这是孙承宗力主的意见,并且得到了所有官员的赞同,这个账怎么算也算不到他崇祯的头上,漕运协同虽然是个没什么实权的官职,但是无论如何刘毅的品秩是升了,也算给他有一个交代,另外也没有免掉他安庆卫指挥使的职务,等于是在指挥使的位置上兼任漕运协同。看起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群臣附议,虽然温体仁他们也没懂孙承宗的用意,但是见到崇祯的脸色变幻,温体仁心知崇祯基本已经同意了这个方案,索性自己就不横加阻拦了,孙承宗归乡,刘毅说白了还是一个参将,卢象升虽然升职,但是梁廷栋不是还在吗。而且卢象升和傅宗龙都被调到了辽东,暂时朝中的兵部空虚,自己可以从容布局,不管怎么样先把朝局给牢牢的抓在手里,将周延儒踢出局才是王道。
不出孙承宗所料,大家都不觉得这个漕运协同的官职有什么问题,朝堂上几乎是全票通过了这个决议。崇祯也没有加以反对,这个官职就这么定下来了。孙承宗长吁了一口气,这件事总算是落了地。刘毅这小子,真不知道他以后还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可是从明天起自己就再也不是辽东督师了,以后的路要靠刘毅自己走了。
朝会并没有到此结束。紧接着就要讨论的是流民的问题。最后还是各部协同,将所有的责任全部压到毕自严一个人的头上也不现实。正好各部都有经费,各部拿出一些来,加上朝堂上这么多官员募捐一些,崇祯从自己的私库里再拿出几万两银子,并且责令内阁发动对城内大户人家的摊派,不管是认捐金银还是粮食皆可。再加上登莱防区取消,这一部分的经费全部节省下来用来赈济灾民,这些钱勉强可以让灾民度过这段难熬的日子。
当然,既然提到了这个议题,孙元化的问题也拿到朝廷上公议,只不过孙元化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让崇祯即便是有火也发不出来。对孙元化的处理只能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