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接到命令 (1/2)
源源不断的各类矿石运到太平府,刘毅更是打造出不少盔甲,至少现在,骑兵全部内衬锁子甲,外罩鳞甲,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再穿上一层棉甲,但是这会影响人和马的耐久力,不利于久战。刀盾兵和火铳兵长枪兵全部佩戴勇字帽儿盔,内衬锁子甲,外罩棉甲,棉甲上还特制了一块老大的护心镜,所有人皆配备铁臂护手。
为了增加机动能力,除了骑兵的马匹之外,刘毅还让工坊改进了一批马车,四匹马拉一辆平板马车,马车上可坐十人,虽然速度远远赶不上骑兵,但是比人走路要快多了,这样一个总旗六辆马车,马匹也不用选择军马,只要驮马便可,整个军队一共配备了六十辆马车用来拉人和火炮,还有一些驴车用来拉粮草,这样一来,六百人的机动能力大大提高。还可以保存士兵的体力用来作战。可以说是明朝的摩步营。
另外刘毅军队的野战粮食也是很有创造性,在一辆驴车上放置一个类似于飞雷炮的大铁桶,只不过比飞雷炮大很多,铁桶两端封口,但是口是一个可以滑动的盖子,里面铸造另一个小铁桶,跟外面的桶焊接死,外壁内侧贴上陶砖,再用陶土糊上一层,小铁桶里可以添加煤炭加热,然后将和好的面团平展贴于炉壁之上,面团里包上一些干肉粒或者辣椒,韭菜等物,刷上一些油。炕制一盏茶的功夫就能成为热乎乎的烧饼,一炉可以同时炕制二三十个,足够一个小旗的人食用了,而且是热食,要知道在战争状态下能吃到一口热食对于士兵们来说仿佛进入了天堂一般的世界。
这个可以移动的烧饼炉子由刘毅亲手绘制草图,宋应星看完了图纸之后惊得眼珠子都要下来了,这刘将军怎么什么都懂,这种方便快捷的移动式烧饼炉都能发明出来。让人无法理喻。
不过宋应星也不愧是发明大家,看着刘毅提供了这么多的灵感,宋应星也不是吃干饭的,他发明了一种保存食物的方法,早在唐宋时期人们就知道环境中存在一种肉眼看不见的虫会使人们生病,会使食物**。所以中国人吃热食喝热水的习惯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形成。
那么想要隔绝这种肉眼看不见的虫,就要隔绝气,宋应星认为万物和人一样都需要气来呼吸,如果隔绝了气人就会死,动物也会死,便若人掉进了水中淹死一般,没有气供人呼吸,就会死亡,那么要想食物可以储存的更久就需要隔绝气,这样就不会有肉眼看不见的虫去污染食物。
宋应星从蒸汽机的活塞中得到了灵感,他找来一张大油纸,将油纸折叠,买来一只板鸭放进去,然后用蜡将油纸开口的几面全部封上,又做了一个小型的木质活塞,活塞的一头是一个可以向外拔出的木柄,另一头是一个木制的很细的管子,很像现在打针用的针筒。然后趁蜡尚未凝固之际,将管子插进去,然后拉动木柄,这样就能将纸袋里的气抽出,油纸很快便附着在板鸭上,然后快速拔出管子用手将蜡捏紧,这样板鸭就被装在了完全隔绝气的油纸袋子里了。宋应星做过实验,放在袋子里的板鸭在炎热的夏季也能坚持一个月才变质,如果用更多的盐腌制的板鸭可以延长到五六十天。
刘毅给这个宋应星发明的油纸袋密封法起了个好名字叫做真空包装,并且专门开辟一个工坊用来加工食物,这样一来反而将芜湖当地的美食一下子推销了出去,原来无法长途运输的食物通过这个包装可以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就例如小笼包,只要将小笼包放在冰窖之中冷冻,然后放在真空包装之中,虽然天气炎热时不行,可是在冬天时严寒保证冷冻不化的时候却能运输很远,阮星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东西里面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刘毅非常慷慨的将这个技术免费给了阮星,只是要求他的徽商总会要一如既往的支持军队,以后如果工坊发明出了什么新鲜玩意,都可以免费提供给总会。阮星当即拍胸脯保证,刘毅的兵马要钱出钱,要粮给粮。两人建立了良好的军商合作关系。
“报,刘将军,王县令叫您去县衙一趟,说有紧急军情。”一个县衙的衙役快马来报。
“知道了,马上就去。”刘毅招呼刘金继续训练民团,自己赶往县衙。
“哎呀呀,刘将军,你总算来了,赶紧看看兵部的公文吧。”王嵩将手中的文书递过去道。
刘毅看了一遍,竟然是袁崇焕领南直隶总督,征召自己去杭州集合平叛郑芝龙。文书是转到周之翰那边,周之翰发过来的。袁崇焕怎么会特地点自己的名?他怎么知道太平府有我这号人,还特地发公文到府衙。估计是张鹤鸣说的。平叛郑芝龙,这可是个大差事
为了增加机动能力,除了骑兵的马匹之外,刘毅还让工坊改进了一批马车,四匹马拉一辆平板马车,马车上可坐十人,虽然速度远远赶不上骑兵,但是比人走路要快多了,这样一个总旗六辆马车,马匹也不用选择军马,只要驮马便可,整个军队一共配备了六十辆马车用来拉人和火炮,还有一些驴车用来拉粮草,这样一来,六百人的机动能力大大提高。还可以保存士兵的体力用来作战。可以说是明朝的摩步营。
另外刘毅军队的野战粮食也是很有创造性,在一辆驴车上放置一个类似于飞雷炮的大铁桶,只不过比飞雷炮大很多,铁桶两端封口,但是口是一个可以滑动的盖子,里面铸造另一个小铁桶,跟外面的桶焊接死,外壁内侧贴上陶砖,再用陶土糊上一层,小铁桶里可以添加煤炭加热,然后将和好的面团平展贴于炉壁之上,面团里包上一些干肉粒或者辣椒,韭菜等物,刷上一些油。炕制一盏茶的功夫就能成为热乎乎的烧饼,一炉可以同时炕制二三十个,足够一个小旗的人食用了,而且是热食,要知道在战争状态下能吃到一口热食对于士兵们来说仿佛进入了天堂一般的世界。
这个可以移动的烧饼炉子由刘毅亲手绘制草图,宋应星看完了图纸之后惊得眼珠子都要下来了,这刘将军怎么什么都懂,这种方便快捷的移动式烧饼炉都能发明出来。让人无法理喻。
不过宋应星也不愧是发明大家,看着刘毅提供了这么多的灵感,宋应星也不是吃干饭的,他发明了一种保存食物的方法,早在唐宋时期人们就知道环境中存在一种肉眼看不见的虫会使人们生病,会使食物**。所以中国人吃热食喝热水的习惯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形成。
那么想要隔绝这种肉眼看不见的虫,就要隔绝气,宋应星认为万物和人一样都需要气来呼吸,如果隔绝了气人就会死,动物也会死,便若人掉进了水中淹死一般,没有气供人呼吸,就会死亡,那么要想食物可以储存的更久就需要隔绝气,这样就不会有肉眼看不见的虫去污染食物。
宋应星从蒸汽机的活塞中得到了灵感,他找来一张大油纸,将油纸折叠,买来一只板鸭放进去,然后用蜡将油纸开口的几面全部封上,又做了一个小型的木质活塞,活塞的一头是一个可以向外拔出的木柄,另一头是一个木制的很细的管子,很像现在打针用的针筒。然后趁蜡尚未凝固之际,将管子插进去,然后拉动木柄,这样就能将纸袋里的气抽出,油纸很快便附着在板鸭上,然后快速拔出管子用手将蜡捏紧,这样板鸭就被装在了完全隔绝气的油纸袋子里了。宋应星做过实验,放在袋子里的板鸭在炎热的夏季也能坚持一个月才变质,如果用更多的盐腌制的板鸭可以延长到五六十天。
刘毅给这个宋应星发明的油纸袋密封法起了个好名字叫做真空包装,并且专门开辟一个工坊用来加工食物,这样一来反而将芜湖当地的美食一下子推销了出去,原来无法长途运输的食物通过这个包装可以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就例如小笼包,只要将小笼包放在冰窖之中冷冻,然后放在真空包装之中,虽然天气炎热时不行,可是在冬天时严寒保证冷冻不化的时候却能运输很远,阮星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东西里面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刘毅非常慷慨的将这个技术免费给了阮星,只是要求他的徽商总会要一如既往的支持军队,以后如果工坊发明出了什么新鲜玩意,都可以免费提供给总会。阮星当即拍胸脯保证,刘毅的兵马要钱出钱,要粮给粮。两人建立了良好的军商合作关系。
“报,刘将军,王县令叫您去县衙一趟,说有紧急军情。”一个县衙的衙役快马来报。
“知道了,马上就去。”刘毅招呼刘金继续训练民团,自己赶往县衙。
“哎呀呀,刘将军,你总算来了,赶紧看看兵部的公文吧。”王嵩将手中的文书递过去道。
刘毅看了一遍,竟然是袁崇焕领南直隶总督,征召自己去杭州集合平叛郑芝龙。文书是转到周之翰那边,周之翰发过来的。袁崇焕怎么会特地点自己的名?他怎么知道太平府有我这号人,还特地发公文到府衙。估计是张鹤鸣说的。平叛郑芝龙,这可是个大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