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农场迎来了改天换地的制度改革。

    政府不再管理经营,而是让农场自负赢亏。

    程少瑾和媳妇儿商量后,决定应聘农场总负责人。

    上级部门求之不得。

    自从改制政策推出以后,农场的不少干部,以农场这些年上缴的公粮、肉猪等漂亮成绩为踏板,升迁的升迁、调部门的调部门,走得快差不多了。

    程少瑾愿意站出来挑大梁,领导高兴都来不及。

    彼时,徐茵已经年过四十,依旧风韵犹存;程少瑾不到五十,两鬓已有几缕头发染成银丝,魅力却不减当年。

    程父程母一退休就搬来了北关,帮他们带孩子、照顾家里,以便小俩口安心工作。有徐茵暗中调理,两老的身子骨一直都还行,最近提出想回老家颐养天年。

    反而是经常下地、身子骨一向不错的徐家二老,别说七十大寿,六十大寿都没熬过,于六五年冬被徐翠在南城跟一个有妇之夫有首尾的消息打击得一倒不起。

    彼时正处于严打时期,徐翠和那个男人双双被判了劳改。

    消息传回万兴村,把徐家二老气得大病了一场,没挨过那个冬天就相继去世了。

    倒是田守富,仍像原文里写的那样,得知小寡妇生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备受打击,颓废了一段时间后,想起前妻给他生过三个孩子,算算年纪,也差不多能进工厂当学徒了。于是回到万兴村想把三胞胎接去城里,将来好给自己养老送终。

    然而,收养三胞胎的那三户人家岂是吃素的?他们可没原身那么好说话。不说投入的感情,光这十来年间供孩子吃穿用度的开销呢?你田守富一句话“他们是我亲儿子、我是他们亲爹”就想把人带走?谁给你的脸?

    三户人家和老田家割据战似地拉扯了不少时间。

    许是田守富挂在嘴上的“工人编制”和城里人这张大饼过于诱人,最后,三胞胎仍然跟着他们爹进了城,允诺养父母家,进了大厂、挣到工资一定回来看他们……这大概就是剧情的魔力吧。

    打那以后,徐茵就再没回过万兴村。

    不过每逢年关,会给徐老大家邮点农场产品。

    转眼,孩子们都大了。

    恰逢高考恢复,成绩最好的老大考取了首都大学;三兄弟里最机灵的老二初中只读了一年,就死活不愿意再往上读了,跟着农场里跑运输的司机师傅学开货车和检修,立志要把农场产品运往全国各地;性格温顺的老三,一直跟在夫妻俩身边,不是跟着徐茵研究小麦水稻、提高稻麦亩产,就是帮程少瑾管理养殖场。

    又过了几年,自负盈亏的国有农场再一次迎来改革——国有农场允许私人承包了。

    夫妻俩没有任何犹豫,把农场整个儿承包了下来。

    不过,这之后,除了一些事关决策性的决定,农场的日常打理交给了老三,他俩回到了老家县城,陪程父程母养老、给他们送终。

    国家允许商品房买卖以后,两口子在县城紧邻市心公园的地段购买了一座四合小院,享受安逸的养老生活。

    “一辈子忙忙碌碌的,也就这时候才算空闲。”

    阳光明媚的暖春,程少瑾准备好兑凉水的热水和梳子、毛巾,蹲在台阶前给徐茵洗头。

    徐茵合着眼靠在躺椅上,享受着他简直能媲美五星级待遇的洗头服务。

    阳光洒在身上,晒得人浑身上下暖烘烘的,让人不禁想打瞌睡。

    迷迷糊糊间,听他叨叨絮絮地说道:“这些年,都没带你出去走走,老大上学的城市、老二跑运输的地方,都说美得很,可惜从前咱俩都忙,现在总算有时间了,你想去哪儿?我陪你去。”

    “……”

    也是,这辈子,她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北关;去过唯一的外省市,也是北关。

    但在她眼里,最美的地方亦是北关。

    因为,那里是她无处可去时吾心安处的地方,是踏踏实实奋斗了半辈子的地方,也是与他相遇、相爱的地方。

    那片肥沃的黑土地,如今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北部的边陲。

    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它让国人端牢了饭碗、承接了生命的希望。

    过往的一幕幕,如放电影一般在她脑海回顾了一遍。

    半晌,她眨了眨湿润的眼睛,缓缓睁开眸子,迎上男人看过来的关切目光。

    “你想去哪儿?”她问他。

    那些城市,她哪个没去过?

    他温煦地笑:“我都行。”

    “那我们就一个一个游览过去,一直到白发苍苍、走不动为止?”

    “好。”

    {本篇完}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恩星小说只为原作者席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席祯并收藏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