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山脚下。
数万明军排成一字长蛇阵对面的八旗兵发起了进攻。
八旗兵分成三路应对。
第一路精锐步兵占据南山的制高点,居高临下防守。
其余两路精锐骑兵则守住南山东西两侧的山脚,防止明军切断山上守军下山的道路。
一旦下山的道路被切断,山上的守军将无法获得补给。
粮草之类的倒还好说,可以提前大量囤积。
最麻烦的是水。
南山地势不高且没有水源。
山的北面虽然就有一条可以取水的小凌河,然而去往北面的山路蜿蜒曲折,地势高低起伏,拉水的马车和牛车根本无法通过。
仅凭人力运水根本无法满足大军的用水需求。
王永吉骑在马上,用千里眼观察了一会后目视北方:“传令,进攻!”
轰!
中军号炮漆黑的炮口喷出一道红色的火舌。
哗啦!呜!
中军令旗挥舞的同时,号角声一并响起。
万余明军组成第一梯队,朝南山发起了进攻。
在距离南山一里时,山上的守军点燃了火炮的引信。
轰隆声中,数十枚大号实心炮弹砸向明军。
在当时。
无论是红夷大炮还是其他火炮,严格意义上都是滑膛炮。
而发射实心弹的滑膛炮杀伤力主要靠跳弹。
炮弹发射出去后与地面接触后会被弹起来,向远处继续飞行,然后再次落地,如此循环数次,直到耗尽炮弹的动能或者遇到障碍物停止。
又叫打水漂。
炮弹“打水漂”和石头子打水漂一样,接触角度不能太大。
否则会直接砸入水中/土里。
所以这就要求架炮的地点距离地面不能太高,否则炮弹会直接砸在地面,无法形成弹跳。
其次地面不能太软。
地面越软,炮弹与地面接触时被吸收的动能就越多,弹跳的次数也就越少。
十九世纪初期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就有这个原因。
当时暴雨连绵,土壤松软。
拿破仑仰仗的火炮射出的炮弹无法弹跳,威力大减。
再加上道路泥泞援军无法按时抵达,最终兵败。
此时的辽东虽然没下雨,但济尔哈朗却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入射角度。
如果将火炮布置在山顶,入射角度太大,导致射出的炮弹无法形成跳弹。
如果把火炮布置到山脚,不但会失去居高临下的优势,还会让炮兵更轻易地遭受袭击。
济尔哈朗有丰富的领兵作战经验,他的办法是将火炮阵地布置在山脚之上,山腰之下。
兼顾射击角度和炮兵的安全。
轰!
数十枚弹丸或砸在明军阵中,或飞过明军头顶落在他们身后。
被炮弹击中的士兵非死即伤。

明军没有停止进攻,而是扛着伤亡继续迈步向前。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半途而废。
为了躲避建奴的火炮,明军步兵加快了冲锋的步伐,
“杀!”
每迈出一步,他们就齐声喊杀振奋士气。
“总督大人!”中军参将放下千里眼向王永吉汇报,“发现六个建奴炮营阵地。”
“派小股骑兵前去袭扰,第一梯队的步兵继续进攻!”
“是!”
轰隆!
数支明军骑兵从步兵侧翼杀出。
战马的铁蹄踩在干涸的泥土上,溅起大片扬尘。
十几支二百骑左右的骑兵笔直的冲向建奴炮营阵地。&

章节目录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恩星小说只为原作者朱由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朱由检并收藏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