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第二次做局使用的套路与第一次不同。
他先是让内廷准备好银子,做出一副要用银子换铜钱的样子。
不出意外,消息很快被泄露出去。
等外面的勋贵、士绅、富户准备好铜钱后,崇祯却下令不换了。
由于消息是通过非正式途径泄露出去的,所以他们只能打碎了牙往嘴里咽。
巨量的铜钱不但占用了仓储空间,还影响资金流动。
很多人开始花手上的铜钱。
供需关系决定商品价格。
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商品价格会下降。
当供应量小于需求量时,商品价格会上升。
供需平衡时,商品价格会趋于稳定。
铜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商品。
被富人们嫌弃且大量被使用的铜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贬值。
崇祯则命锦衣卫暗中收购,暂时存起来。
消停几个月之后,崇祯又又又来了。
勋贵士绅们有了上次的教训,决定不见兔子不撒鹰。
崇祯没有爽约,而是拿出八十万两银子去换铜钱。
勋贵、士绅得到消息后立刻去市面上找铜钱。
铜钱又升值了。
崇祯则把上次囤积起来的铜钱趁机拿出来,利用差价小赚了一笔。
数次之后,京师的有钱人成了惊弓之鸟。
因为他们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做,大部分人的结果都是赔钱或者不挣钱。
除非不参与。
可不参与又有些不甘心,毕竟选择大于努力,只要跟对了一次或许就能挣到大钱。
京师百姓也受到了影响。
每当有人用银子换他们手里的铜钱时,他们第一反应不是立刻兑换,而是趁机给铜钱抬价!
银子换铜钱这件事产生了蝴蝶效应,随着范围的波及,连锁反应跟着扩大。
崇祯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局面越乱,新货币入场遇到的阻力才会越小。
“老爷,陛下又用银子换铜钱了,咱们参不参与啊?”英国公夫人轻声问张世泽。
张世泽皱着眉想了想:“参与,通知府里拿出两万两银子去市面上换铜钱。”
英国公夫人刚要走,张世泽又说道:“这次换完后再换了,把所有铜钱全都存起来,咱们以不变应万变!”
“好。”
英国公像多数人一样,选择囤积铜钱以静制动。
囤积铜钱的风很快刮遍京师,造成了京师铜钱的升值。
崇祯没动。
他要等秋粮征收之后放大招。
放大招前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
崇祯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九。
工部尚书兼内阁首辅范景文带着一个陌生的面孔来到乾清宫。
施礼过后,范景文指着陌生面孔介绍道:“陛下,此人乃工部宝源局负责铸币的匠人李进。”
李进再次施礼:“草民李进叩见陛下。”
“起来吧,”崇祯挥了挥手。
李进起身的同时,范景文从怀里拿出一枚崭新雪白的银币:“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