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一见如故 (1/2)
[]
这话明明没什么,只是一句简单的夸赞,但苏锦绣白嫩的脸上到底还是飞了一抹红,可本着不能认输的原则,她微微一笑,反撩回去,“夫君在我心中也是顶顶好的,旁的人谁都比不过。”
“没想到我在娘子心里这么重要。”赵含章也没脸红心跳的意思,俊脸含笑道,“这话倒是让我很受用。”
苏锦绣心道,比不过比不过,这狗男人不仅段位高,脸皮还厚。
那边,宋嘉文和赵宁修两人写了整整一个晌午,总算是把过来求字的人给送走了,却见苏锦绣取出几张红纸来,笑眯眯地说,“咱们家的春联还没写呢,可要请二位赐一幅墨宝喽。”
“嫂子!”赵宁修听她拿自己开涮,有些臊得慌。
他接过红纸在桌面上摊平,又用镇纸压好,可提笔的时候犯了难,给村民们写春联他们对内容没什么太大的要求,只要寓意好就成,赵宁修和宋嘉文都是捡着老黄历上的吉祥话写的,可眼下这副这是写给自家的,赵宁修一时间不知如何下笔,求救似的望着兄嫂,“写些什么?”
刚才还大显身手的文人墨客转眼就成了茫然的小鹿,苏锦绣觉得好笑,说,“怎么瞧着像是我给你出了道大难题似的,又不是让你做文章,你就随便写写,反正咱们过日子,无非就求一个家人平安健康,若是能多赚两个钱就更好了。不着急,你先慢慢写,我去给咱们做
晚饭。”
因着有客人来,苏锦绣比平时多添了两个菜,只是没有做主食,因着过年家家户户都忙碌,所以乡下在年前的这几天都不做主食,基本上都是炒两个菜然后再将年馍热一热就是一顿饭了。入乡随俗,毕竟苏锦绣一不小心把年馍给蒸多了,尤其是包子,即便是天气冷也放不了太长时间,干脆拿出来让他们尝尝。
赵宁修大约是头一回吃到这青椒土豆馅儿的包子,咬了一口没尝出来是什么馅儿,只觉得满口香辣味儿是从前从未有过的,连着吃了好几口,直到一个包子囫囵下了肚,才想起来问,“这包子之前从没吃过,嫂子这是又研究出什么新菜式了?”
苏锦绣笑,“你猜猜?”
赵宁修猜不出,反倒是一旁的宋嘉文取了一个尝了尝,试探着问,“是土豆吗?”
苏锦绣点头,笑,“北方的菜多多少少都有些辣味,我当你吃不惯,今儿还做了不辣的才菜,没想到……”
“是吃不了重辣,但些许味道还是能尝一尝的。”宋文嘉笑,“毕竟天底下的好吃的太多了,若是一口辣都不能吃,会平白错过许多美味。”
他这话苏锦绣深以为然。
两人又就桌上的菜色说了许多,苏锦绣本以为除了自家宁修,古代的读书人难免都有些酸儒气息,又或是书生傲气看不起乡下人,没成想宋文嘉竟都没有。他年纪不大,阅历倒是挺丰富,无论苏锦
绣说什么都能跟着聊两句,“这西湖的龙井要以明前最为得宜,我在一本讲茶的书上看过,说是这时候天气还没暖和,茶树的芽儿长得慢,也没有什么虫
这话明明没什么,只是一句简单的夸赞,但苏锦绣白嫩的脸上到底还是飞了一抹红,可本着不能认输的原则,她微微一笑,反撩回去,“夫君在我心中也是顶顶好的,旁的人谁都比不过。”
“没想到我在娘子心里这么重要。”赵含章也没脸红心跳的意思,俊脸含笑道,“这话倒是让我很受用。”
苏锦绣心道,比不过比不过,这狗男人不仅段位高,脸皮还厚。
那边,宋嘉文和赵宁修两人写了整整一个晌午,总算是把过来求字的人给送走了,却见苏锦绣取出几张红纸来,笑眯眯地说,“咱们家的春联还没写呢,可要请二位赐一幅墨宝喽。”
“嫂子!”赵宁修听她拿自己开涮,有些臊得慌。
他接过红纸在桌面上摊平,又用镇纸压好,可提笔的时候犯了难,给村民们写春联他们对内容没什么太大的要求,只要寓意好就成,赵宁修和宋嘉文都是捡着老黄历上的吉祥话写的,可眼下这副这是写给自家的,赵宁修一时间不知如何下笔,求救似的望着兄嫂,“写些什么?”
刚才还大显身手的文人墨客转眼就成了茫然的小鹿,苏锦绣觉得好笑,说,“怎么瞧着像是我给你出了道大难题似的,又不是让你做文章,你就随便写写,反正咱们过日子,无非就求一个家人平安健康,若是能多赚两个钱就更好了。不着急,你先慢慢写,我去给咱们做
晚饭。”
因着有客人来,苏锦绣比平时多添了两个菜,只是没有做主食,因着过年家家户户都忙碌,所以乡下在年前的这几天都不做主食,基本上都是炒两个菜然后再将年馍热一热就是一顿饭了。入乡随俗,毕竟苏锦绣一不小心把年馍给蒸多了,尤其是包子,即便是天气冷也放不了太长时间,干脆拿出来让他们尝尝。
赵宁修大约是头一回吃到这青椒土豆馅儿的包子,咬了一口没尝出来是什么馅儿,只觉得满口香辣味儿是从前从未有过的,连着吃了好几口,直到一个包子囫囵下了肚,才想起来问,“这包子之前从没吃过,嫂子这是又研究出什么新菜式了?”
苏锦绣笑,“你猜猜?”
赵宁修猜不出,反倒是一旁的宋嘉文取了一个尝了尝,试探着问,“是土豆吗?”
苏锦绣点头,笑,“北方的菜多多少少都有些辣味,我当你吃不惯,今儿还做了不辣的才菜,没想到……”
“是吃不了重辣,但些许味道还是能尝一尝的。”宋文嘉笑,“毕竟天底下的好吃的太多了,若是一口辣都不能吃,会平白错过许多美味。”
他这话苏锦绣深以为然。
两人又就桌上的菜色说了许多,苏锦绣本以为除了自家宁修,古代的读书人难免都有些酸儒气息,又或是书生傲气看不起乡下人,没成想宋文嘉竟都没有。他年纪不大,阅历倒是挺丰富,无论苏锦
绣说什么都能跟着聊两句,“这西湖的龙井要以明前最为得宜,我在一本讲茶的书上看过,说是这时候天气还没暖和,茶树的芽儿长得慢,也没有什么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