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归京 (1/2)
这一场战役,打的很艰难,金人已经准备了很多年,有了这个机会,怎么能够不会全力以赴呢?
明知道被放进来之后,是个陷阱,可是那些金兵还是骑着战马一路往南疾驰,辽东府附近有重兵把守,根本就不能够在辽东府城附近安营扎寨,就这么被逼着一直往南走,最后被困在一处山岭之内。
后面的围剿,金兵拼死要出去,梁兵拼命拦着,战况很是激烈。
后来,周将军跟程铠差点没顶住,幸好雁门关的援军到了,从京城过来的援军也到了,这才把十多万的金兵给剿杀在大梁境内。
这一场大捷,提升了大梁的士气,最重要的是,给了大梁十几年休养生息的时间,有了这些时间,大梁不仅能够很好的发展国内的经济,还能增加人口数量,而这次大捷之后,许荛从辽东直接就被调到了户部,升迁为正三品的户部左侍郎。
周将军跟程铠也都有封赏,特别是周将军,他是辽东府守将,能有这样的大胜,靠的是他指挥得当,不过武将再升,品级还是上不去,周将军倒是得了很多金银的赏赐。
许荛的升迁,有些争议,他现在是正五品的知府,按理说,中间还隔着从四品四品两个级别,户部左侍郎是正三品,这一下子跨了两个级别,当许荛的赏赐一提出来,朝堂之上一片争议之声。
梁承帝看着朝堂下吵嚷的众臣,一开始没有说什么,现在朝中很多大臣,已经站了队,梁承帝毕竟有了春秋,现在也不是每日上朝了,都是有些重大的事件,或者是一些比较重要的节日,他才会上大朝会,平日里都是在御书房上小朝会。
辽东大捷,这么重要的事情,自然是要上大朝会了,可是提到许荛的封赏,朝中竟然有这么多人反对,梁承帝一时之间竟然觉得有些不能接受。
永宁侯需要参加大朝会,听到是因为自己三子的事情,自然是要回避的,只可惜,他想要回避,却有人不让他在一边躲清闲。
吏部尚书万惟庸看了看永宁侯,站出来对着坐在堂上的梁承帝行礼之后,说:“许荛是永宁侯爷的三子,微臣想,是不是要听一听永宁侯爷的话呢?”
永宁侯心里一个劲的骂万惟庸,明明知道这个时候他不适合出来说话的,却要逼着自己表态,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要难为自己的吗?
永宁侯只得站出来,说:“启禀圣上,许荛是我三子不假,可他也是朝廷命官,对于官员的升迁赏罚,还是得圣上定夺才是。
”
万惟庸不由得暗暗骂了一句老狐狸,既然永宁侯这样讲了,如果自己追着非得让他说,那就显得太刻意了。
梁承帝看下面吵的实在是不像样,叹了口气,说:“诸位爱卿,许荛升迁为正三品的户部左侍郎,是朕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做的决定,且不说,前些年的河西,这次的辽东,都是在许荛的带领下,跟当地的守军合作,才取得了那么大的胜利,就说许荛此人,实在是个人才,他刚去河西的时候,河西是个什么地方,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河西是个什么地方,诸位心里也清楚,但就说许荛去了辽东之后,这几年辽东怎么样了,你们知道吗?”
听到梁承帝的话,下面鸦雀无声,梁承帝冷笑两声,说:“但凡是给朕排忧解难的,于国于民做出贡献的,那就是好官,破格提拔,有何不可?别说一个许荛了,就是诸位,你们为大梁做出卓越的贡献,破格提拔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
梁承帝都开口了,站在下面的诸位臣工就是再有意见,也不能顶着来,特别是这次,正式因为有了许荛的调度,才能够让大梁的兵把那些金兵围了那些日子。
散了朝之后,永宁侯急匆匆的往宫外走,还未走到宫门口,就听到后面有人喊自己,永宁侯回头一看,竟然是冯相。
永宁侯对着冯相拱了拱手,冯相回礼之后,说:“许侯爷,老夫请许侯爷去喝杯酒怎么样?”
永宁侯听了,笑着说:“自然是荣幸之至,还是在下请冯相爷去喝酒吧。
”
永宁侯带着冯相去了小酒馆,看着这个雅致的后院,冯相笑着说:“听人说许侯爷是个富家翁,会享受,看来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啊。
”
永宁侯给冯相倒上茶,笑着说:“这是家母早些年陪嫁的一个铺子,原来的掌柜的年事已高,请辞之后就一直闲着,后来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平日里买卖不怎么样,倒是家里人喜欢来这里闲坐一二。
”
潜台词就是,地方很安全,你有什么想i要说的尽情的说就是了。
冯相点了点头,说:“相爷,此次令郎的升迁,真没想到竟然这么顺利。
”
永宁侯听到这里,笑着说:“顺利?相爷,怕不是您对顺利这两个字有什么误解吧?”
冯相摆了摆手,说:“你且请我慢慢跟你道来,圣上提出之后,万大人极力的反对,为的是什么你我二人自然是清楚,老夫倒是很欣赏令郎的人品学识,户部是个很重要的地方,相信有了令郎的加入,户部一定会日新月异。
”
听到这里,永宁侯爷苦笑一声,说:“相爷,这是把犬子放到火上烤啊。
”
冯相端起面前的茶杯,品了一口,说:“令郎的能力,我们有目共睹,既然是圣上亲自发话的,来京城任职之后,总能够很快打开局面。
”
一顿饭下来,永宁侯也是明白了,这冯相其实就是对着自己表了对圣上的忠心,圣上亲点了许荛任户部左侍郎,作为铁杆皇党的冯相,自然是要站在许荛一边的。
就这样,许荛接到了赴京任职的通知。
许棣知道自己的父亲去户部任职之后,琢磨了好久,也没有想明白这梁承帝为何要来这
明知道被放进来之后,是个陷阱,可是那些金兵还是骑着战马一路往南疾驰,辽东府附近有重兵把守,根本就不能够在辽东府城附近安营扎寨,就这么被逼着一直往南走,最后被困在一处山岭之内。
后面的围剿,金兵拼死要出去,梁兵拼命拦着,战况很是激烈。
后来,周将军跟程铠差点没顶住,幸好雁门关的援军到了,从京城过来的援军也到了,这才把十多万的金兵给剿杀在大梁境内。
这一场大捷,提升了大梁的士气,最重要的是,给了大梁十几年休养生息的时间,有了这些时间,大梁不仅能够很好的发展国内的经济,还能增加人口数量,而这次大捷之后,许荛从辽东直接就被调到了户部,升迁为正三品的户部左侍郎。
周将军跟程铠也都有封赏,特别是周将军,他是辽东府守将,能有这样的大胜,靠的是他指挥得当,不过武将再升,品级还是上不去,周将军倒是得了很多金银的赏赐。
许荛的升迁,有些争议,他现在是正五品的知府,按理说,中间还隔着从四品四品两个级别,户部左侍郎是正三品,这一下子跨了两个级别,当许荛的赏赐一提出来,朝堂之上一片争议之声。
梁承帝看着朝堂下吵嚷的众臣,一开始没有说什么,现在朝中很多大臣,已经站了队,梁承帝毕竟有了春秋,现在也不是每日上朝了,都是有些重大的事件,或者是一些比较重要的节日,他才会上大朝会,平日里都是在御书房上小朝会。
辽东大捷,这么重要的事情,自然是要上大朝会了,可是提到许荛的封赏,朝中竟然有这么多人反对,梁承帝一时之间竟然觉得有些不能接受。
永宁侯需要参加大朝会,听到是因为自己三子的事情,自然是要回避的,只可惜,他想要回避,却有人不让他在一边躲清闲。
吏部尚书万惟庸看了看永宁侯,站出来对着坐在堂上的梁承帝行礼之后,说:“许荛是永宁侯爷的三子,微臣想,是不是要听一听永宁侯爷的话呢?”
永宁侯心里一个劲的骂万惟庸,明明知道这个时候他不适合出来说话的,却要逼着自己表态,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要难为自己的吗?
永宁侯只得站出来,说:“启禀圣上,许荛是我三子不假,可他也是朝廷命官,对于官员的升迁赏罚,还是得圣上定夺才是。
”
万惟庸不由得暗暗骂了一句老狐狸,既然永宁侯这样讲了,如果自己追着非得让他说,那就显得太刻意了。
梁承帝看下面吵的实在是不像样,叹了口气,说:“诸位爱卿,许荛升迁为正三品的户部左侍郎,是朕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做的决定,且不说,前些年的河西,这次的辽东,都是在许荛的带领下,跟当地的守军合作,才取得了那么大的胜利,就说许荛此人,实在是个人才,他刚去河西的时候,河西是个什么地方,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河西是个什么地方,诸位心里也清楚,但就说许荛去了辽东之后,这几年辽东怎么样了,你们知道吗?”
听到梁承帝的话,下面鸦雀无声,梁承帝冷笑两声,说:“但凡是给朕排忧解难的,于国于民做出贡献的,那就是好官,破格提拔,有何不可?别说一个许荛了,就是诸位,你们为大梁做出卓越的贡献,破格提拔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
梁承帝都开口了,站在下面的诸位臣工就是再有意见,也不能顶着来,特别是这次,正式因为有了许荛的调度,才能够让大梁的兵把那些金兵围了那些日子。
散了朝之后,永宁侯急匆匆的往宫外走,还未走到宫门口,就听到后面有人喊自己,永宁侯回头一看,竟然是冯相。
永宁侯对着冯相拱了拱手,冯相回礼之后,说:“许侯爷,老夫请许侯爷去喝杯酒怎么样?”
永宁侯听了,笑着说:“自然是荣幸之至,还是在下请冯相爷去喝酒吧。
”
永宁侯带着冯相去了小酒馆,看着这个雅致的后院,冯相笑着说:“听人说许侯爷是个富家翁,会享受,看来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啊。
”
永宁侯给冯相倒上茶,笑着说:“这是家母早些年陪嫁的一个铺子,原来的掌柜的年事已高,请辞之后就一直闲着,后来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平日里买卖不怎么样,倒是家里人喜欢来这里闲坐一二。
”
潜台词就是,地方很安全,你有什么想i要说的尽情的说就是了。
冯相点了点头,说:“相爷,此次令郎的升迁,真没想到竟然这么顺利。
”
永宁侯听到这里,笑着说:“顺利?相爷,怕不是您对顺利这两个字有什么误解吧?”
冯相摆了摆手,说:“你且请我慢慢跟你道来,圣上提出之后,万大人极力的反对,为的是什么你我二人自然是清楚,老夫倒是很欣赏令郎的人品学识,户部是个很重要的地方,相信有了令郎的加入,户部一定会日新月异。
”
听到这里,永宁侯爷苦笑一声,说:“相爷,这是把犬子放到火上烤啊。
”
冯相端起面前的茶杯,品了一口,说:“令郎的能力,我们有目共睹,既然是圣上亲自发话的,来京城任职之后,总能够很快打开局面。
”
一顿饭下来,永宁侯也是明白了,这冯相其实就是对着自己表了对圣上的忠心,圣上亲点了许荛任户部左侍郎,作为铁杆皇党的冯相,自然是要站在许荛一边的。
就这样,许荛接到了赴京任职的通知。
许棣知道自己的父亲去户部任职之后,琢磨了好久,也没有想明白这梁承帝为何要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