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族人 (1/2)
许栀要先去通州,从通州坐船,一路到冀州,在冀州停留几日,依旧是坐船到钱塘,然后从钱塘一路走陆路去越州。
许栀注意到,老管事在城门之外接到一队人马之后,跟自己的队伍合在一起,随着自己的车队一路往通州而去。
大梁境内其实一直都很安稳,行走在路上,只要不是什么山高林密之处,基本上就会很安全,而且官道之上,百十里就会有一座驿站,官道修的也是极好,有些地方甚至是用青石铺地,马车走在路上没什么颠簸。
从通州上了船之后,一路往南,郑源源很是兴奋,从船舱往外看去,兴奋的脸都红了,对许栀说:“嫂嫂,你快看,岸边还有放牛的。
”
许栀看了,果然在岸边有一个骑着牛的牧童,那牛慢悠悠的走着,牧童则是闲适的坐在牛背上,低着头摆弄什么东西,很快,一阵悠扬的笛声若隐若现的传了过来。
郑源源激动的说:“嫂嫂,那牧童吹笛了吗?这笛声听起来似有若无,实在是有意思。
”
王嬷嬷在一边言道:“姑娘,咱们且稍微歇息一二。
”
许栀知道这是刚上船兴奋呢,待到坐船的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枯燥了,也幸亏郑源源不晕船,许栀上船之前可是让白术帮着找了好些的治疗晕船的医方药材,怕的就是这一行人有晕船的,现在看来情况还不错。
也是因为所用之船比较大,阳春三月风光好,运河之上一路风平浪静。
走水路快,从通州去往冀州,也就是两天时间,不过要到冀州郑家的老家,路上还要走两天的时间。
这船是从通州雇的,把行礼放到船上,安排好看守之人,许栀就在大管事的安排之下,坐上马车,一路往郑家老家而去。
平西侯府所在的地方是距离安平县三十里的一个叫做郑家镇的地方。
路况不多很好,许栀坐在马车之中,摇来晃去,直觉得有些心浮气躁,掀开帘子,只看到路两边有时候是密林,有时候是农田,因为已经到了春耕之时,地里已经有人牵着牛在犁地。
许栀放下车帘,细细的回想在船上之时,老管事跟自己说的那些郑家族人的事情。
郑家镇因为是平西侯府的老家,几代平西侯得了赏赐之后都要回老家置办祭田,几世累计,郑家镇方圆几十里,大部分的田地都是郑氏一族的祭田。
田中的产出就作为郑家一族日常的开销,像什么郑氏祠堂的维修,郑氏族学的日常开销,甚至族中一些孤寡老人的奉养,还有平西侯老宅的日常维护,都从这一笔收入里面开支。
这些都是在船上听老管事说的,老管事年轻之时,专门负责跟老家这边联系,不光是熟悉郑氏族人,对于郑家镇这近千亩祭田的出息,更是心里清楚,只可惜小陈氏嫁过来之后,没几年的时间就跟老家郑氏一族族长的儿媳妇搭上了话,这位老管事就被小陈氏寻了个错处把这份差事给抹了。
老管事是郑家的老奴,历来是效忠平西侯,只可惜现任平西侯志不在朝堂,一心享乐,老管事被老夫人安排在了一间铺子里面,一直过了这么些年。
那些铺子里面很多是当年跟着老平西侯一起去雁门关的后人,几十年的时间,虽然老一辈已经有很多不在了,但是小一辈却依然继承了老一辈的遗愿,继续守在郑家,那庄子上甚至还有专门训练的地方。
老管事事无巨细,一一跟许栀说明了,让许栀最感情趣的其实是老家那些人。
族长郑庆春,是上一任族长的长子,按着郑家的规距,这族长之位一般都是由郑庆春这一脉的长房长子继承。
老管事对于郑家族长一这一脉印象不是很好,毕竟,当年就是现任族长的娘子,马氏,跟小陈氏里应外合,找了一个由头把老管事给挤走的,要知道,郑家一族的祭田土质肥沃,每年的出产自然是很是丰厚,从这里面弄点好处,是非常容易的。
当年老管事曾经查到过,这郑庆春有一笔银子不清楚,老管事原想着查仔细了就跟平西侯汇报的,只可惜不知道怎么被郑庆春知晓,也因为如此,马氏狗急跳墙,才跟小陈氏联手,要不然,老管事也不会这么容易就被人从大管事的位子上赶下来。
老管事说:“大少奶奶,老奴三代都是这平西侯府的管事,忠心子是不必说,老奴在这府中做了一辈子,临了竟然被人如此污蔑,老奴当时都不想活了,还是老夫人,跟老奴说天理昭昭,是非对错总是能够有个水落石出的时候,老奴这才卷着铺盖去了铺子里。
许栀注意到,老管事在城门之外接到一队人马之后,跟自己的队伍合在一起,随着自己的车队一路往通州而去。
大梁境内其实一直都很安稳,行走在路上,只要不是什么山高林密之处,基本上就会很安全,而且官道之上,百十里就会有一座驿站,官道修的也是极好,有些地方甚至是用青石铺地,马车走在路上没什么颠簸。
从通州上了船之后,一路往南,郑源源很是兴奋,从船舱往外看去,兴奋的脸都红了,对许栀说:“嫂嫂,你快看,岸边还有放牛的。
”
许栀看了,果然在岸边有一个骑着牛的牧童,那牛慢悠悠的走着,牧童则是闲适的坐在牛背上,低着头摆弄什么东西,很快,一阵悠扬的笛声若隐若现的传了过来。
郑源源激动的说:“嫂嫂,那牧童吹笛了吗?这笛声听起来似有若无,实在是有意思。
”
王嬷嬷在一边言道:“姑娘,咱们且稍微歇息一二。
”
许栀知道这是刚上船兴奋呢,待到坐船的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枯燥了,也幸亏郑源源不晕船,许栀上船之前可是让白术帮着找了好些的治疗晕船的医方药材,怕的就是这一行人有晕船的,现在看来情况还不错。
也是因为所用之船比较大,阳春三月风光好,运河之上一路风平浪静。
走水路快,从通州去往冀州,也就是两天时间,不过要到冀州郑家的老家,路上还要走两天的时间。
这船是从通州雇的,把行礼放到船上,安排好看守之人,许栀就在大管事的安排之下,坐上马车,一路往郑家老家而去。
平西侯府所在的地方是距离安平县三十里的一个叫做郑家镇的地方。
路况不多很好,许栀坐在马车之中,摇来晃去,直觉得有些心浮气躁,掀开帘子,只看到路两边有时候是密林,有时候是农田,因为已经到了春耕之时,地里已经有人牵着牛在犁地。
许栀放下车帘,细细的回想在船上之时,老管事跟自己说的那些郑家族人的事情。
郑家镇因为是平西侯府的老家,几代平西侯得了赏赐之后都要回老家置办祭田,几世累计,郑家镇方圆几十里,大部分的田地都是郑氏一族的祭田。
田中的产出就作为郑家一族日常的开销,像什么郑氏祠堂的维修,郑氏族学的日常开销,甚至族中一些孤寡老人的奉养,还有平西侯老宅的日常维护,都从这一笔收入里面开支。
这些都是在船上听老管事说的,老管事年轻之时,专门负责跟老家这边联系,不光是熟悉郑氏族人,对于郑家镇这近千亩祭田的出息,更是心里清楚,只可惜小陈氏嫁过来之后,没几年的时间就跟老家郑氏一族族长的儿媳妇搭上了话,这位老管事就被小陈氏寻了个错处把这份差事给抹了。
老管事是郑家的老奴,历来是效忠平西侯,只可惜现任平西侯志不在朝堂,一心享乐,老管事被老夫人安排在了一间铺子里面,一直过了这么些年。
那些铺子里面很多是当年跟着老平西侯一起去雁门关的后人,几十年的时间,虽然老一辈已经有很多不在了,但是小一辈却依然继承了老一辈的遗愿,继续守在郑家,那庄子上甚至还有专门训练的地方。
老管事事无巨细,一一跟许栀说明了,让许栀最感情趣的其实是老家那些人。
族长郑庆春,是上一任族长的长子,按着郑家的规距,这族长之位一般都是由郑庆春这一脉的长房长子继承。
老管事对于郑家族长一这一脉印象不是很好,毕竟,当年就是现任族长的娘子,马氏,跟小陈氏里应外合,找了一个由头把老管事给挤走的,要知道,郑家一族的祭田土质肥沃,每年的出产自然是很是丰厚,从这里面弄点好处,是非常容易的。
当年老管事曾经查到过,这郑庆春有一笔银子不清楚,老管事原想着查仔细了就跟平西侯汇报的,只可惜不知道怎么被郑庆春知晓,也因为如此,马氏狗急跳墙,才跟小陈氏联手,要不然,老管事也不会这么容易就被人从大管事的位子上赶下来。
老管事说:“大少奶奶,老奴三代都是这平西侯府的管事,忠心子是不必说,老奴在这府中做了一辈子,临了竟然被人如此污蔑,老奴当时都不想活了,还是老夫人,跟老奴说天理昭昭,是非对错总是能够有个水落石出的时候,老奴这才卷着铺盖去了铺子里。
全家除了我都是穿越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恩星小说只为原作者许栀郑伯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许栀郑伯源并收藏全家除了我都是穿越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