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外事民族部温大雅起身应道。温大雅也可算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其人精通突厥语,称得上是一个突厥通。加上原本就是一个知名的儒学大家,让他出任首届外事民族学院院办正是名至实归的事情。

    “陛下,臣有一请。”何充起身说道。

    “何相请讲。”

    “若该学院成立之后请挂在我部名下,由我部负责运作学院的一切,包括招生、专业门类设置和学院毕业之后的就职安排等事宜。”

    “哦?请何相详述之?朕洗耳恭听。”

    “是,陛下。就招生而言,可面向吐谷浑州境内的藏羌族学员和西域突厥、高昌、铁勒等族学院就读,还可招收契丹、室韦族的青年学子,还可招收新罗、东---”何充正在说着,却被杨二突然打断。

    “何相,汝之意朕明白了,无非是要让这些异族青年来我朝通过学习了解我朝制度、人文等知识,更便于今后的民族融合大业,朕同意。甚至,这些异族贵族子弟均可免试进入学府,我朝还可对其生活费用进行适度补贴。但新罗和东瀛倭国的学生一个都不能招。至于原因,现在朕不好说,汝等只需记住即可。接着往下说。”

    “是,臣记下了。至于专业门类开设,可效仿潞州学院,只需再单独开设一门语言类科目,培养我朝外语人才。”

    “陛下,臣愿作外语代课教授。教受契丹等语言,彦博先生亦可专教学生突厥语。”王懿补充说道。

    “好!朕准了。何相还有吗?”

    “还有就是这学制以两年为宜,学生毕业后交由本部安排外派职位。其他没有了。”

    “嗯!好,朕同意了。朕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军情处外派探员均要到你学院接受语言类、异族风俗类培训3个月,学成之后方能外派,这需要你部和军情处对接。”

    “是,陛下,臣出至军情处,乃是肇仁先生门生,臣正有此意。”

    “多谢陛下为我军情处考虑,臣自会派最杰出的探员入外事民族学院学习,依照成绩进行外派。”刘文静起身感谢道。

    “好了。至于防务部和刑督部的事情,明日再议吧!诸卿也该回府吃午饭了。”杨二见时间已近中午了,自己的肚子也饿的咕咕叫了,只得停止朝议,待明日再说了。

    “早朝已毕,百官退朝---”一旁的宦官元岩叫道。

    “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百官齐声拱手施礼道。

    杨二下朝转回道自己书房,还未喝上一口水,就见靠山王杨林走了进来。

    杨二赶忙放下刚端起的茶杯,急忙迎上前拱手施礼道:“皇叔可有事情?快请上座。”

    杨林也不客气,直接在上座坐了下来。贴身侍女阿贝伊忙端过一杯新茶放在杨林面前。

    “皇侄啊!你真要将潼关拆除?那可是京城通往中原最险要的一道天险啊!老夫镇守多年,知道这潼关之重要性。”杨林慈祥的目光看着杨二轻声问着。

    “皇叔,目前内乱已平,诸藩皆墨,中原再无战事,此关从此便形同虚设了,反倒阻碍了中原与我关中的交流。再说,如今黄河水系连通了广通渠、永济渠和即将开通的通济渠,今后人员物资往来多数都会通过水道,不再经由潼关了,不如拆除了,侄儿有意拨巨资修建京城到华阴经潼关再到东都洛阳的八马并行的大路。这条路一旦通了,将联通西域和我中原诸州,将极为方便的进行物流运转。说他是条富裕之路也不为过,因此何必在设一道潼关关卡呢?皇叔若是闲暇无事不如代替韩擒虎老将军出任潞州讲武堂院办兼总教习,以皇叔在我朝之威望更可吸引大量武生学子前往求学的,皇叔平生所学也有个传承,不知皇叔愿意否?”

    “呵呵!从今日早朝皇侄表现看,已经超越了汝父了。诸事考虑周全,安排的井井有条。宇文化及、卢照邻等百官无不信服。由此可见,皇侄作出的安排俱都在理,也罢!就依你,将潼关拆除了去,如同那早已拆毁的函谷关。韩擒虎那老儿何德何能怎能教出好学生来?据说他去了盱眙镇守了,不务正业,还占了总教习之位。就让皇叔去潞州讲武堂吧!为皇侄这大隋天下多培养些青年将领。”杨林抚须笑道。

    “好!有皇叔坐镇讲武堂侄儿也就放心了。今后天下武生便都是皇叔的门生了,都是我杨家嫡系,侄儿用起来也更加顺手,侄儿先谢过皇叔了。”

    “呵呵!皇侄倒说得有理,天下武生竟出杨门,好!好啊!”杨林大笑着,脸色红润,仿佛瞬间年轻了几岁一般。

    “皇叔只在月底便可到讲武堂赴任,那时便有一批新入学的武生等着皇叔教诲。”

    “好!月底老夫便去潞州。皇侄休息吧!老夫去矣。”

    “侄儿送皇叔出门。”杨二坐不住了,赶忙起身搀扶着老杨林往书房外走去。

    第二天朝议时,原本准备就防务部、刑督部和军情处相关事宜展开讨论的,但刚刚才议完防务部在登州湾设立皇家水师讲武堂一事后便被一封突如其来的急报给打断了。

    这封急报是军情处一名百户官从益州成都急送回京的。原来被派往益州成都驻防的西部战区第12军果然未被剑门关蜀将放行,守关蜀将得到的蜀王命令是不得放朝廷一兵一卒入蜀。而来自成都的急报正是蜀王杨秀阻止12军入蜀的内部消息以及坚定反抗中央朝廷维持蜀国独立的具体部署。

    杨二看罢急报内容后,气得当堂将急报扯得粉碎。虽然在内心对这种结果是有所准备的,他知道蜀中杨秀封国政权是由当地几大士族集团掌控的,自己的四弟蜀王杨秀说白了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蜀王,而自己在大隋所施行的土地新政无疑将会改变蜀国现状,极大的触碰了蜀中几大士族集团的利益,这些士族集团仰仗着巴蜀地形闭塞,蜀道艰难,易守难攻,便强烈拒绝中央王朝军队入蜀,意欲牢牢的抓住自己的既得

章节目录

隋风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恩星小说只为原作者莫名堂阿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名堂阿伟并收藏隋风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