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朱元璋:好大孙啊,咱大明建立至今收税都没这么多! (1/2)
“大孙,咱听见你这边有动静,便想着来看看发生什么事了。”
乾清宫和坤宁宫距离很近,几乎就只隔着一堵墙的距离。
连朱元璋都惊动了,看来张伯的动静是真不小。
“皇上,是小人的错!走的实在太急,都已经忘了已是深夜。”
“打搅了皇上休息,还请皇上恕罪。”
张伯急忙跪下说道。
朱元璋倒不在乎这些,他只关心如此深夜张伯找大孙到底是为了何事。
“起来吧。”
“如此深夜,你找大孙是为了何事?”
朱元璋摆摆手说道。
张伯不敢怠慢,急忙答道:
“回禀皇上,老奴此次入宫如此匆忙,主要还是为了报喜。”
一听有喜事,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继续问道:
“是何种喜事,说出来给咱也听听。”
张伯顿了顿,继续说道:
“回禀皇上,一个月前,太孙殿下命老奴去江南开办雇佣行会。”
“按照太孙殿下的指示,老奴在江南卖去了雇佣行会的些许股份。”
“拍卖会于大前天结束,老奴乘货船三天三夜日夜兼程,只为能赶在第一时间向太孙殿下报喜。”
说到此处,一旁的朱雄英适时递上账本。
朱元璋接过账本,心里也明白了个大概,看来大孙又在江南狠狠地捞了一笔。
这对朱元璋来说倒不是什么新鲜事,毕竟大孙赚钱的法子多了去了。
朱元璋翻阅账本,随口问道:
“此次总共入账多少?”
张伯闻言,下意识的朝朱雄英看去。
“皇爷爷,此番入账二十万万余贯。”
朱雄英回道。
“多少?”
“大孙,你刚才说多少钱?”
朱元璋有些没反应过来,合上账本抬头问道。
“皇爷爷,是二十万万贯宝钞。”
朱雄英答道。
朱元璋只觉得天旋地转,一时竟有些不敢相信。
那可是整整二十万万贯宝钞啊!
大明从建立到现在,所有的赋税加到一起都凑不够二十万万贯。
即便是朱雄英又重复了一遍,但朱元璋还是不敢相信。
停顿片刻后,朱元璋再一次问道:
“二十万贯?”
一旁的张伯提醒道:
“回皇上,是二十万万。”
“二十万万什么?”
“二十万万贯宝钞!”
朱元璋半天没缓过神来,转头看向大孙,再次问道:
“二十万万贯宝钞?”
朱雄英点头道:
“皇爷爷,是二十万万贯宝钞。”
朱元璋顿时觉得有些喘不过起来。
一旁的冯贵见状急忙搬来凳子让皇上坐下。
等到朱元璋坐好以后,整个人的状态才稍稍缓和些。
“大孙,你可没骗咱吧?”
“当真是二十万万?”
朱雄英有些无奈的答道:
“皇爷爷,一旁有账本为证。”
“孙儿为何要在这种事上骗您呢。”
朱元璋微微点头,大孙确实没有必要在这种事上骗自己。
翻开账本,上面确实清晰的记载着每个家族的开支。
账本的最后,是用红笔写的一排数字。
二十万万贯又五千六百三十三万三千四
乾清宫和坤宁宫距离很近,几乎就只隔着一堵墙的距离。
连朱元璋都惊动了,看来张伯的动静是真不小。
“皇上,是小人的错!走的实在太急,都已经忘了已是深夜。”
“打搅了皇上休息,还请皇上恕罪。”
张伯急忙跪下说道。
朱元璋倒不在乎这些,他只关心如此深夜张伯找大孙到底是为了何事。
“起来吧。”
“如此深夜,你找大孙是为了何事?”
朱元璋摆摆手说道。
张伯不敢怠慢,急忙答道:
“回禀皇上,老奴此次入宫如此匆忙,主要还是为了报喜。”
一听有喜事,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继续问道:
“是何种喜事,说出来给咱也听听。”
张伯顿了顿,继续说道:
“回禀皇上,一个月前,太孙殿下命老奴去江南开办雇佣行会。”
“按照太孙殿下的指示,老奴在江南卖去了雇佣行会的些许股份。”
“拍卖会于大前天结束,老奴乘货船三天三夜日夜兼程,只为能赶在第一时间向太孙殿下报喜。”
说到此处,一旁的朱雄英适时递上账本。
朱元璋接过账本,心里也明白了个大概,看来大孙又在江南狠狠地捞了一笔。
这对朱元璋来说倒不是什么新鲜事,毕竟大孙赚钱的法子多了去了。
朱元璋翻阅账本,随口问道:
“此次总共入账多少?”
张伯闻言,下意识的朝朱雄英看去。
“皇爷爷,此番入账二十万万余贯。”
朱雄英回道。
“多少?”
“大孙,你刚才说多少钱?”
朱元璋有些没反应过来,合上账本抬头问道。
“皇爷爷,是二十万万贯宝钞。”
朱雄英答道。
朱元璋只觉得天旋地转,一时竟有些不敢相信。
那可是整整二十万万贯宝钞啊!
大明从建立到现在,所有的赋税加到一起都凑不够二十万万贯。
即便是朱雄英又重复了一遍,但朱元璋还是不敢相信。
停顿片刻后,朱元璋再一次问道:
“二十万贯?”
一旁的张伯提醒道:
“回皇上,是二十万万。”
“二十万万什么?”
“二十万万贯宝钞!”
朱元璋半天没缓过神来,转头看向大孙,再次问道:
“二十万万贯宝钞?”
朱雄英点头道:
“皇爷爷,是二十万万贯宝钞。”
朱元璋顿时觉得有些喘不过起来。
一旁的冯贵见状急忙搬来凳子让皇上坐下。
等到朱元璋坐好以后,整个人的状态才稍稍缓和些。
“大孙,你可没骗咱吧?”
“当真是二十万万?”
朱雄英有些无奈的答道:
“皇爷爷,一旁有账本为证。”
“孙儿为何要在这种事上骗您呢。”
朱元璋微微点头,大孙确实没有必要在这种事上骗自己。
翻开账本,上面确实清晰的记载着每个家族的开支。
账本的最后,是用红笔写的一排数字。
二十万万贯又五千六百三十三万三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