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原来是贵族 (1/2)
众人皆惊,乾清宫内顿时一片死寂,所有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发声之人,竟是被拉到一旁的徐志道。
他本就因之前的事处于风口浪尖,此刻又贸然开口,无疑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枚巨石。
弘治皇帝原本就带着几分疲惫与烦躁的面容,此刻眉头紧紧蹙起,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不悦之色。
他坐在龙椅之上,威严的气势因这一丝不悦更显凝重。
“徐志道,朕还没跟你们几个算账呢,你又想作甚?”
朱祐樘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几分威严与无奈。
他着实担心这孩子再口出惊人之语,在这复杂的朝堂局势下,任何一点小小的波澜都可能引发轩然大波。
若是触怒了三位阁老,那可就麻烦了。
这三位阁老皆是朝廷的中流砥柱,在朝政大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意见和态度往往能左右朝廷的决策。
届时,就算他是皇帝,也难以在维护徐志道的问题上做到毫无压力。
毕竟徐志道身份特殊,背后牵扯着两个国公府,他若有个好歹,两个国公府必定会找上门来,朝堂之上的平衡也将被打破。
朱祐樘暗自祈祷,但愿这小子别再语出惊人,给自己和朝堂都省些麻烦。
他的神色却镇定如常,没有丝毫慌乱。
在众人惊讶与疑惑的目光中,他沉稳地说道。
“陛下恕罪,臣并非有意冒犯,只是突然想到一些关乎此次平乱之策的问题,这些问题萦绕心头,不吐不快,还望陛下容臣一禀。”
弘治皇帝微微眯眼,眼中光芒闪烁,似在审视徐志道。
他心想只要你别捣乱就行,这平乱之事本就棘手,朝廷上下已经为此事争论不休,若这小子再提出些不靠谱的想法,那可真是添乱。
“哦?你有何见解?
说来听听,若讲不出个所以然,定不轻饶。”
朱祐樘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警告,他需要徐志道给出合理的解释,否则,按照朝堂规矩,可不能轻易放过他。
徐志道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缓缓开口道。
“陛下,派御史王宪前往彻查贪腐,这固然没错,这是朝廷公正执法、整治吏治的重要举措。
王宪大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是陛下的得力臣子。
可陛下试想,如今潮州局势已然失控,百姓因不堪忍受贪腐等诸多问题,已然杀官造反。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朝廷官员怕是早已丧失了信任。
王宪大人孤身前往,面对的是对朝廷充满愤怒和怀疑的百姓,他即便有再大的能力,也恐难以获取百姓真心,甚至可能陷入险境。
潮州百姓如今视朝廷官员为仇敌,王宪大人此去,就如同羊入虎口,不但无法完成彻查贪腐的使命,反而可能会激起更大的民愤。”
刘健一向以稳重和传统著称,听到徐志道这番言论,眉头不禁一皱。
他目光如炬地盯着徐志道,眼神中带着几分不满和质疑。
“哼,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朝廷的威严不可侵犯,王宪大人代表的是朝廷的律法和公正,他去彻查贪腐是天经地义之事。
难道就因为有危险,我们就要退缩吗?”
徐志道看向刘健,又恭敬地望向弘治皇帝,不卑不亢地说道。
“陛下,臣以为可从民间选拔几位德高望重、深受百姓爱戴之人,与王宪一同前往。
这些人在当地有一定的声望和影响力,他们熟悉当地的民情民俗,了解百姓的疾苦和诉求。
他们可以作为朝廷与百姓之间的桥梁,为朝廷发声,向百姓解释朝廷彻查贪腐、解决问题的决心。
这样一来,百姓能够看到朝廷并非只是一味地打压,而是真心想要解决问题,或许能消除一些百姓对朝廷的误解,从而更好地配合王宪大人的工作。”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他觉得徐志道的话有几分道理,在处理这种复杂的民乱问题上,或许需要一些新的思路。
“再者,令附近卫所出兵围困,这或许会让百姓误解朝廷要武力镇压。
臣以为,可先派出小股精锐,乔装成普通百姓潜入其中,探听百姓真实想法和需求,再依据情况调整策略,而非一味围困。
大军压境只会让百姓更加恐慌,觉得朝廷要对他们赶尽杀绝,这样反而会加剧矛盾。
而小股精锐乔装潜入,可以在不引起百姓大规模反抗的情况下,获取最真实的情报,了解他们造反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贪腐问题严重,还是有其他的苦衷。
只有了解了这些,朝廷才能制定出更合适的平乱策略,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地动用武力。”
李东阳听到这里,皱起了眉头。
他是朝廷的重臣,一向秉持着维护朝廷威严的理念,对于造反这种大逆不道之事,他的态度向来坚决。
“你当这是什么?
他们杀官造反,这是公然挑战朝廷的权威,是对陛下的不敬,是对我大明律法的践踏。
你还想感化那些乱臣贼子不成?
造反就是造反,必须诛九族。否则日后天下人纷纷效仿,朝廷威严何在?
我大明的律法岂不成了一纸空文?”
徐志道心中猛地一惊,这才回过神来,此处是封建王朝大明,并非他熟悉的现代世界。
他前世不过是个普通百姓,生活在人人平等、生命至上的时代,那是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人权是社会的根基,每一条生命都如同璀璨的星辰,备受珍视。
在那个世界里,人们通过和平、公正的方式解决问题,暴力和杀戮被视为最不可取的手段。
可如今,他在大明已生活了十几年,灵魂深处却依然留存着前世的观念。
他本就因之前的事处于风口浪尖,此刻又贸然开口,无疑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枚巨石。
弘治皇帝原本就带着几分疲惫与烦躁的面容,此刻眉头紧紧蹙起,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不悦之色。
他坐在龙椅之上,威严的气势因这一丝不悦更显凝重。
“徐志道,朕还没跟你们几个算账呢,你又想作甚?”
朱祐樘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几分威严与无奈。
他着实担心这孩子再口出惊人之语,在这复杂的朝堂局势下,任何一点小小的波澜都可能引发轩然大波。
若是触怒了三位阁老,那可就麻烦了。
这三位阁老皆是朝廷的中流砥柱,在朝政大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意见和态度往往能左右朝廷的决策。
届时,就算他是皇帝,也难以在维护徐志道的问题上做到毫无压力。
毕竟徐志道身份特殊,背后牵扯着两个国公府,他若有个好歹,两个国公府必定会找上门来,朝堂之上的平衡也将被打破。
朱祐樘暗自祈祷,但愿这小子别再语出惊人,给自己和朝堂都省些麻烦。
他的神色却镇定如常,没有丝毫慌乱。
在众人惊讶与疑惑的目光中,他沉稳地说道。
“陛下恕罪,臣并非有意冒犯,只是突然想到一些关乎此次平乱之策的问题,这些问题萦绕心头,不吐不快,还望陛下容臣一禀。”
弘治皇帝微微眯眼,眼中光芒闪烁,似在审视徐志道。
他心想只要你别捣乱就行,这平乱之事本就棘手,朝廷上下已经为此事争论不休,若这小子再提出些不靠谱的想法,那可真是添乱。
“哦?你有何见解?
说来听听,若讲不出个所以然,定不轻饶。”
朱祐樘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警告,他需要徐志道给出合理的解释,否则,按照朝堂规矩,可不能轻易放过他。
徐志道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缓缓开口道。
“陛下,派御史王宪前往彻查贪腐,这固然没错,这是朝廷公正执法、整治吏治的重要举措。
王宪大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是陛下的得力臣子。
可陛下试想,如今潮州局势已然失控,百姓因不堪忍受贪腐等诸多问题,已然杀官造反。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朝廷官员怕是早已丧失了信任。
王宪大人孤身前往,面对的是对朝廷充满愤怒和怀疑的百姓,他即便有再大的能力,也恐难以获取百姓真心,甚至可能陷入险境。
潮州百姓如今视朝廷官员为仇敌,王宪大人此去,就如同羊入虎口,不但无法完成彻查贪腐的使命,反而可能会激起更大的民愤。”
刘健一向以稳重和传统著称,听到徐志道这番言论,眉头不禁一皱。
他目光如炬地盯着徐志道,眼神中带着几分不满和质疑。
“哼,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朝廷的威严不可侵犯,王宪大人代表的是朝廷的律法和公正,他去彻查贪腐是天经地义之事。
难道就因为有危险,我们就要退缩吗?”
徐志道看向刘健,又恭敬地望向弘治皇帝,不卑不亢地说道。
“陛下,臣以为可从民间选拔几位德高望重、深受百姓爱戴之人,与王宪一同前往。
这些人在当地有一定的声望和影响力,他们熟悉当地的民情民俗,了解百姓的疾苦和诉求。
他们可以作为朝廷与百姓之间的桥梁,为朝廷发声,向百姓解释朝廷彻查贪腐、解决问题的决心。
这样一来,百姓能够看到朝廷并非只是一味地打压,而是真心想要解决问题,或许能消除一些百姓对朝廷的误解,从而更好地配合王宪大人的工作。”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他觉得徐志道的话有几分道理,在处理这种复杂的民乱问题上,或许需要一些新的思路。
“再者,令附近卫所出兵围困,这或许会让百姓误解朝廷要武力镇压。
臣以为,可先派出小股精锐,乔装成普通百姓潜入其中,探听百姓真实想法和需求,再依据情况调整策略,而非一味围困。
大军压境只会让百姓更加恐慌,觉得朝廷要对他们赶尽杀绝,这样反而会加剧矛盾。
而小股精锐乔装潜入,可以在不引起百姓大规模反抗的情况下,获取最真实的情报,了解他们造反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贪腐问题严重,还是有其他的苦衷。
只有了解了这些,朝廷才能制定出更合适的平乱策略,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地动用武力。”
李东阳听到这里,皱起了眉头。
他是朝廷的重臣,一向秉持着维护朝廷威严的理念,对于造反这种大逆不道之事,他的态度向来坚决。
“你当这是什么?
他们杀官造反,这是公然挑战朝廷的权威,是对陛下的不敬,是对我大明律法的践踏。
你还想感化那些乱臣贼子不成?
造反就是造反,必须诛九族。否则日后天下人纷纷效仿,朝廷威严何在?
我大明的律法岂不成了一纸空文?”
徐志道心中猛地一惊,这才回过神来,此处是封建王朝大明,并非他熟悉的现代世界。
他前世不过是个普通百姓,生活在人人平等、生命至上的时代,那是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人权是社会的根基,每一条生命都如同璀璨的星辰,备受珍视。
在那个世界里,人们通过和平、公正的方式解决问题,暴力和杀戮被视为最不可取的手段。
可如今,他在大明已生活了十几年,灵魂深处却依然留存着前世的观念。
大明:从东宫侍读到活着的异姓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恩星小说只为原作者万里秋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万里秋风并收藏大明:从东宫侍读到活着的异姓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