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安给李世民写史册的原因,就在于借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他们现在就在以赵宋历史为镜,讨论着赵宋王朝为何会衰败。
结束了唐朝末年的五代十国的乱世,建立了一个统一的赵宋王朝,又杯酒释兵权,让皇权集中。
然而,等到赵光义登基为帝以后,一个高梁河之战,让赵宋王朝再也没能抬起头来。
从此之后。
赵宋王朝对外的战争,少有大胜。
唐朝时期的天可汗之威严,也再也无法实现了。
不过,就算是一个弱宋。
却也有着可取之处。
比如其文化的发展就比唐朝要好很多。
宋朝时期有着不少的学派。
泰山学派、安定学派、高平学派、洛学、荆公学派、关学等等。
其中,也有着最著名的四大学派——濂、洛、关、闽。
濂学的创始人名叫周敦颐。
他从《周易》和《中庸》悟道。
以《中庸》之诚形容《周易》乾道变化,创立了乾元、太极、诚道创生的宇宙论体系与主静立人极的修身模式。
把自然观、认识论、思想方法以及伦理道德等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哲学体系。
相较于以前的儒家学说更为精细且富有理论特色。
其为学方向与义理架构对宋明理学不同派别均有重要影响,就此而称其为道学宗主亦不为过。
其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等。
陈平安也看过北宋四大学派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听过讲坛,对于这些也比较了解。
他虽然是理科生,但是从学习历史开始,就对于历史非常感兴趣。
当年的历史老师也是一位很有风趣的人,影响着陈平安。
程颐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
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
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
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宣扬气禀说。
李世民一听,就直接蹙眉。
摸着胡子。
沉思片刻。
直接摇头道:去人欲,存天理。此理不可取也。
陈平安对于这北宋四大学派有一些了解,却也不是那么的深刻,具体的很多相关知识点。
那得要买一本书来看,才能了解其四大学派的相关学问。
他对历史感兴趣。
但是对于这些学问也就不是那么感兴趣了。
读着这些学问,那还不如去实验室做一场实验。
而关学就是张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关学的影响力还是比较深远的,就算是到了明清时期,也有一些关学的弟子。
最后就是朱熹的理学,也被称之为闽学。
因为朱熹乃是二程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故此,闽学算是以洛学为基础,又融合了佛学、道学,形成了另类理学。
朱熹的主要主张还是‘灭人欲、存天理’。
不过嘛。
朱熹大力推崇《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使三者与《论语》相并合为四书,并将其提高到经的地位,与五经并列。
这也是四书五经的由来。
明清之后的皇帝对于程朱理学也是奉为圭皋。
然而,就是‘灭人欲、存天理’这六个字。
李世民听了就直摇头。
俗语云人心不足蛇吞象,想要灭人欲,谈何容易
在我看来,这些人从圣贤书中悟道,从中摘取一段,或者是一句话,然后就奉为圭皋,开始了讲学。
或许,并非是为了天下苍生吧
他们自己都有着私心,所谓的学问,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
陈平安称赞道:陛下所言不错,就算是说出了为天地立心的张载,也没能做到如自己所言的那般,为生民立命。
而朱熹此人,其目的在于树立一个由孔子经过曾参、子思传到孟子的儒家道统,而把自己表现为这一道统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以此来博一个美名。
有人弹劾他是伪学魁首,不为过也。
真正做学问的人是什么样的
在陈平安看来,必然是王阳明那般人。
上马可定邦,下马可安国。
倡导知行合一,从内心去体察天理。
何为天理
暨,你观察到的天理,便是天理。
认为‘良‘知’既‘天理’。
这要比那什么灭人欲、存天理好多了,也科学多了。
更是符合人的基本价值观念。
人若是没有了欲,也就没有了情。
而忽略了人本身的发展,也就忽略了自然发展规律。
肯定是不可取的。
李世民听了,都是连连摇头。
然而,后世的帝王却总觉得自己要是能够灭人欲、存天理,就没有人会想着造反了。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是王阳明在五十多岁,经历了起起落落之后的感悟。
也算是王阳明的心学代表之一。
李世民听完,只觉得眼前一亮。
颇为赞同。
便迫不及待地让陈平安讲述了王阳明的一生,以及他的心学。
陈平安也觉得大唐需要一个官学。
如今有了大唐邸报、有了舞台剧、有了诗赋,还不够。
当初的科举制度规定的《中庸》、《论语》、《大学》、《孟子》,还有五经,也算是科举制定用书。
毕竟四书五经这种科举指定用书,沿用了千年之久。
而且,这里面囊括的知识点也非常多,只要是读了这些书的人,必然也能明事理了。
若是直接换成其他书籍。
以大唐如今的文化程度来看。
也不太可能。
李世民也不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文学上的改革。
当初,陈平安还讲述了韩愈的一生。
如今,再细致地讲述了北宋四大学派,还有明朝时期的王阳明心学。
带给李世民的启发还是非常大的。
他也希望大唐能够有这么多的人,能够提出来这么多的学问。
道理越辩越明。
可是连提出道理的读书人都没有,又怎么去辩理呢
贞观公务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恩星小说只为原作者余秦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余秦唐并收藏贞观公务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