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对大唐的认可
这就是在培养天下人的爱国之心吗
陈平安回道:是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
又接着说起了自己对于看完靖康耻的见解。
李世民对于靖康耻的看法和世人多少有一些不同。
对于皇帝而言。
李世民最在意的还是李唐天下。
而如今陈平安给他看的是赵宋的天下。
李世民并不觉得这靖康耻又是一个多大的耻辱。
第一个是他没有经历过。
这是史册上的事情,又是未来的史册上的事情。
或许,五胡进入中原的时候,对于李世民来说,算是会有一些感慨。
因为这是在他现在所在的历史上发生过的。
靖康耻并未发生。
以后还会不会发生。
他也不知道。
第二点,他又不是千年之后的人。
背负着这样的靖康耻的历史。
多多少少有一些意难平。
他没有这种意难平的感觉。
他只有感慨和可惜。
感慨于赵宋这种王朝衰败的时候,也是来自于外敌。
感慨于就算是有着好几位帝王励精图治,就算是帝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就算是这北宋盛世,也逃不过王朝周期律。
感慨于岳飞这样的忠勇名将,最后却逃不过一个文臣的诬陷。
更可惜,岳飞、韩世忠、吴玠等这样的名将,为了赵宋的江山国祚,为了民族大义而浴血奋战。
最后的下场都不怎么好。
若说韩世忠善终。
但是作为一个武将,眼睁睁地看着岳飞这样的人被莫须有。
看着赵宋的江山被秦桧这些人祸害。
他就真的安心当一个闲云野鹤之人吗
不甘心。
应该是到死都无法瞑目。
算不得什么善终。
可惜了这些名将,若是能为他所用。
必定可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东征,又或者是轰轰烈烈的西征。
说到底,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帝王无能。
若是赵匡胤坐在那个位置上,哪里有什么北宋六贼哪里还有什么靖康耻
辽人会要赔偿
金人还敢南下
也就只有宋徽宗、宋钦宗、赵构这样的帝王,软弱无能、昏庸至极,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我还记得你说过,明朝开国皇帝尽心尽力培养太子的故事。
若是每一位帝王都能明白,太子之位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出来一个文治武功的太子,对于国祚的重要性。
必然不会有什么靖康耻。
李世民似乎又联想到了什么,接着说道:更不会有安史之乱!
唐玄宗李隆基一日杀三子。
这也是史册上少有了。
故此,嘲笑赵构这种帝王,也没有什么意义。
五十步笑百步。
大家都是彼此彼此。
陈平安说道:陛下,这一点,就又要讲到另一个点,那就是在炎黄时期,也就是尧舜禹那个时代。
这中原的继承,从一开始的公·天下到后来的家·天下了。
当年,中原之地还都是部落,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是最大的两个部落,最终为了生存,合并成为一个。
黄帝打败了蚩尤,建立一个非常大的统一的部落。
人类社会开始慢慢地发展。
再后来,尧成为了部落的首领,再到后来,舜因为能力突出,也被选拔出来,接替了尧,成为了部落首领。
而大禹治水也算是家喻户晓。
大禹治水有功,也是同样的能力出众,接替了舜。
这就是公·天下。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想要坐在那个位置上,就必须有大功,还要有能力,可以服众。
只不过,等到了启开始。
部落首领的位置,只传给自己的儿子。
这就是家天下了。
在那时,一切财产都是公共所有,也就是天下为公,首领依其才能选举产生,且选贤与能。
禹以后的社会时,指出国家财产成了一家私产,也就是天下为家,私有制已成合法,父死子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有了禹传子,家天下的制度。
所以,家天下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到了西周时期,进一步提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口号,把天下的土地、臣民都当成君王一家的私产。
至此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一点,陈平安也不过是浅显地讲了一下。
毕竟,讲多了。
李世民可能还会怀疑他的目的性。
更有一些担忧自己的李唐天下,说不定,哪一天就变了。
怎么说,自己坐下的位置,那是通过玄武门之事,得来的,算得上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越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就越是舍不得。
而如今,陈平安算得上是完全取得了李世民的新任。
有一些话,有一些看法,也是可以说一说的。
李世民听完。
也就明白陈平安说这一番话的意思。
父死子继成。
那么,谁有能够保证,皇子们一个一个都是英明神武之人
他李世民的儿子中还有李承乾和李治。
赵宋那边似乎就好像是被诅咒了一样,要么皇帝死的早,直接把皇位给了弟弟,要么就是黄帝膝下无子,只能是过继宗室亲王之子。
不管是大唐还是大宋,既然是这种制度,也就逃不过王朝周期律。
除非……有着英雄之姿的人,坐在这个位置上。
可是,皇权传承已经深入人心。
谁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盛世,结果转手就交给了别人。
这天下,还是自家的血脉坐在上面。
那才算是自己的功绩。
陈平安也是话锋一转,说道:只不过,如今这家·天下的君·主·制,已经是深入人心。
不可能改的。
李世民也是点了点头。
今天颁布了令法。
明天就可能有人揭竿而起,招兵买马,想要夺得天下。
你不想当皇帝了。
有的是人想要当皇帝。
不过,宋朝的制度也不是完全就没有可取之处。
内圣外王,如何做到内圣,又该如何做到外王,其实结合着唐史和宋史,还是能够悟出来一些道理的。
大唐如今缺少的就是这内圣,科举制度并未深入人心。
李世民觉得自己要能拥有着如今的军事实力,再有着北宋时期那么多的读书人,以及那般文化程度。
应该是可以做到内圣外王了。
陈平安也支持道:陛下英明,若能取长补短,应该能够让大唐之国运再一次提升。
这就是在培养天下人的爱国之心吗
陈平安回道:是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
又接着说起了自己对于看完靖康耻的见解。
李世民对于靖康耻的看法和世人多少有一些不同。
对于皇帝而言。
李世民最在意的还是李唐天下。
而如今陈平安给他看的是赵宋的天下。
李世民并不觉得这靖康耻又是一个多大的耻辱。
第一个是他没有经历过。
这是史册上的事情,又是未来的史册上的事情。
或许,五胡进入中原的时候,对于李世民来说,算是会有一些感慨。
因为这是在他现在所在的历史上发生过的。
靖康耻并未发生。
以后还会不会发生。
他也不知道。
第二点,他又不是千年之后的人。
背负着这样的靖康耻的历史。
多多少少有一些意难平。
他没有这种意难平的感觉。
他只有感慨和可惜。
感慨于赵宋这种王朝衰败的时候,也是来自于外敌。
感慨于就算是有着好几位帝王励精图治,就算是帝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就算是这北宋盛世,也逃不过王朝周期律。
感慨于岳飞这样的忠勇名将,最后却逃不过一个文臣的诬陷。
更可惜,岳飞、韩世忠、吴玠等这样的名将,为了赵宋的江山国祚,为了民族大义而浴血奋战。
最后的下场都不怎么好。
若说韩世忠善终。
但是作为一个武将,眼睁睁地看着岳飞这样的人被莫须有。
看着赵宋的江山被秦桧这些人祸害。
他就真的安心当一个闲云野鹤之人吗
不甘心。
应该是到死都无法瞑目。
算不得什么善终。
可惜了这些名将,若是能为他所用。
必定可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东征,又或者是轰轰烈烈的西征。
说到底,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帝王无能。
若是赵匡胤坐在那个位置上,哪里有什么北宋六贼哪里还有什么靖康耻
辽人会要赔偿
金人还敢南下
也就只有宋徽宗、宋钦宗、赵构这样的帝王,软弱无能、昏庸至极,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我还记得你说过,明朝开国皇帝尽心尽力培养太子的故事。
若是每一位帝王都能明白,太子之位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出来一个文治武功的太子,对于国祚的重要性。
必然不会有什么靖康耻。
李世民似乎又联想到了什么,接着说道:更不会有安史之乱!
唐玄宗李隆基一日杀三子。
这也是史册上少有了。
故此,嘲笑赵构这种帝王,也没有什么意义。
五十步笑百步。
大家都是彼此彼此。
陈平安说道:陛下,这一点,就又要讲到另一个点,那就是在炎黄时期,也就是尧舜禹那个时代。
这中原的继承,从一开始的公·天下到后来的家·天下了。
当年,中原之地还都是部落,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是最大的两个部落,最终为了生存,合并成为一个。
黄帝打败了蚩尤,建立一个非常大的统一的部落。
人类社会开始慢慢地发展。
再后来,尧成为了部落的首领,再到后来,舜因为能力突出,也被选拔出来,接替了尧,成为了部落首领。
而大禹治水也算是家喻户晓。
大禹治水有功,也是同样的能力出众,接替了舜。
这就是公·天下。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想要坐在那个位置上,就必须有大功,还要有能力,可以服众。
只不过,等到了启开始。
部落首领的位置,只传给自己的儿子。
这就是家天下了。
在那时,一切财产都是公共所有,也就是天下为公,首领依其才能选举产生,且选贤与能。
禹以后的社会时,指出国家财产成了一家私产,也就是天下为家,私有制已成合法,父死子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有了禹传子,家天下的制度。
所以,家天下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到了西周时期,进一步提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口号,把天下的土地、臣民都当成君王一家的私产。
至此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一点,陈平安也不过是浅显地讲了一下。
毕竟,讲多了。
李世民可能还会怀疑他的目的性。
更有一些担忧自己的李唐天下,说不定,哪一天就变了。
怎么说,自己坐下的位置,那是通过玄武门之事,得来的,算得上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越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就越是舍不得。
而如今,陈平安算得上是完全取得了李世民的新任。
有一些话,有一些看法,也是可以说一说的。
李世民听完。
也就明白陈平安说这一番话的意思。
父死子继成。
那么,谁有能够保证,皇子们一个一个都是英明神武之人
他李世民的儿子中还有李承乾和李治。
赵宋那边似乎就好像是被诅咒了一样,要么皇帝死的早,直接把皇位给了弟弟,要么就是黄帝膝下无子,只能是过继宗室亲王之子。
不管是大唐还是大宋,既然是这种制度,也就逃不过王朝周期律。
除非……有着英雄之姿的人,坐在这个位置上。
可是,皇权传承已经深入人心。
谁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盛世,结果转手就交给了别人。
这天下,还是自家的血脉坐在上面。
那才算是自己的功绩。
陈平安也是话锋一转,说道:只不过,如今这家·天下的君·主·制,已经是深入人心。
不可能改的。
李世民也是点了点头。
今天颁布了令法。
明天就可能有人揭竿而起,招兵买马,想要夺得天下。
你不想当皇帝了。
有的是人想要当皇帝。
不过,宋朝的制度也不是完全就没有可取之处。
内圣外王,如何做到内圣,又该如何做到外王,其实结合着唐史和宋史,还是能够悟出来一些道理的。
大唐如今缺少的就是这内圣,科举制度并未深入人心。
李世民觉得自己要能拥有着如今的军事实力,再有着北宋时期那么多的读书人,以及那般文化程度。
应该是可以做到内圣外王了。
陈平安也支持道:陛下英明,若能取长补短,应该能够让大唐之国运再一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