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散伙 (1/2)
这些领教了李翰林厉害的乡镇长们,在河西地方势力的核心枢纽人物章勋仁那儿,未能得到救赎。他们就掉转方向,立刻想到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常务副县长朱景文。他们立刻就一起约了朱景文到一个很私密的地方去诉苦。而现在,常务副县长朱景文面对李翰林铁一样的手腕,以及县长王强能躲则躲的狡猾做法,他心里也很不平静。以至于在这些下属面前不得不露出了他的软弱,而且软弱的无可救药。
朱景文之所以示弱,并不是他真的怕了李翰林,他是不想引火烧身。你想想,李翰林正在为河西乡镇起死回生而奋不顾身,正在为笼络那些拿不到工资的乡镇干部不惜一切代呢,这关键的时候,他却向这些乡镇长妥协了,不就等于在李翰林的背后捅刀子吗?万一事后哪个嘴巴不严谨的人一不小心说了出去,那他朱景文就会吃不完抖着走了。就凭李翰林的性格,怎肯罢休?换句话说,就算是李翰林不跟他计较,偃旗息鼓不和他斗,他若是一生气把乡镇那些烂摊子往他这个常务副县长身上一推。还不把他揉碎了?那样的话,他这一阶段所有的韬光隐晦,暗度陈仓的做法都付诸东流了,更何况他也不得安生,从此那逍遥自在的日子也不复存在了,他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超脱了。所以,朱景文必须继续韬光隐晦不能暴露自己。
朱景文心想这个李翰林是一个一心想干大事儿的人,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用那些官场就是战场这一套呢。现在是和谐社会了,他不懂得如何运用老祖宗留下来的官场不变的权术——中庸之道,更不懂得官场的潜规则,只知道自己有权利就用,老牛不喝水硬按头,不会培养自己的人脉。朱景文还是按照章勋仁的教导去做,继续等待,等待伺机而发,等到李翰林踢完了前三脚之后,就该知道啥叫众叛亲离的滋味了。
朱景文对于这些前来诉苦的乡镇长没有表示任何态度,问他啥,他都不知道,就那一句话:“希望诸位各安天命,好自为之吧。”
这些乡镇长在朱景文这里也没有得到他的任何支持,更没有讨到朱副县长对他们心灵上的安慰,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也明白了他们的位置岌岌可危。于是,就都灰溜溜的都撤退了。有的慌了阵脚,赶忙去筹款,各自都想办法自救去。有的乡镇长哭天抹泪,求助无门却立刻妥协了,寻找出路。也有的乡镇长心一横,反正就这一堆儿这一块儿了,大半辈子都过来了,也不求进步了。干脆硬在那儿挺着,死猪不怕开水烫,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爱咋地咋地吧。
李翰林不会给这些乡镇长们以喘息的机会,三天过后,李翰林在内心里早已酝酿出来了如何解决这一个摊子的计策,他准备接下来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李翰林之所以能敢这样做,是因为他已经从市里请来了尚方宝剑,允许他大刀阔斧的进行一番人事改革。他向市长黄振江破天荒提出来了一个让整个淮河市官场都很震惊的人事改革思路,允许尝试在全市的范围内公开招聘项目乡镇长,企业老板也可以前来应试,只要能够给河西县的乡镇带来资金,彻底摆脱贫困乡镇财政危机,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谁能够把那堆烂帐给弄干净,谁能让乡镇运行到新的财政体制上来,就录用谁。
李翰林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已经下定,就想到了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开始实施,在没有开始自己这一动作之前,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得到市里领导的支持,最起码要得到新市长黄振江的支持,于是,就马不停蹄到市政府跟市里主要领导汇报一下自己的这种做法。
就在李翰林在对乡镇的这些官油子乡镇长们动手术之前,他来到了淮河市新市长黄市长的办公室,说了自己的想法,黄市长对于李翰林的这些做法很满意,拍着李翰林的肩膀说:“哈哈,翰林同志啊,你的这些想法很好,现在从地方到中央都在强调精简机构,消减内耗,创造性的发展,我看呀,就在你们河西县先拉开一个序幕,做个试点吧!”
李翰林一听市长对自己的这些做法很支持,又突然觉得有些顾虑,李翰林所顾虑的事情很有道理,因为他怕市委书记洪炳南那边通不过,就接着说道:“黄市长,要不要跟市委那边洪书记
朱景文之所以示弱,并不是他真的怕了李翰林,他是不想引火烧身。你想想,李翰林正在为河西乡镇起死回生而奋不顾身,正在为笼络那些拿不到工资的乡镇干部不惜一切代呢,这关键的时候,他却向这些乡镇长妥协了,不就等于在李翰林的背后捅刀子吗?万一事后哪个嘴巴不严谨的人一不小心说了出去,那他朱景文就会吃不完抖着走了。就凭李翰林的性格,怎肯罢休?换句话说,就算是李翰林不跟他计较,偃旗息鼓不和他斗,他若是一生气把乡镇那些烂摊子往他这个常务副县长身上一推。还不把他揉碎了?那样的话,他这一阶段所有的韬光隐晦,暗度陈仓的做法都付诸东流了,更何况他也不得安生,从此那逍遥自在的日子也不复存在了,他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超脱了。所以,朱景文必须继续韬光隐晦不能暴露自己。
朱景文心想这个李翰林是一个一心想干大事儿的人,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用那些官场就是战场这一套呢。现在是和谐社会了,他不懂得如何运用老祖宗留下来的官场不变的权术——中庸之道,更不懂得官场的潜规则,只知道自己有权利就用,老牛不喝水硬按头,不会培养自己的人脉。朱景文还是按照章勋仁的教导去做,继续等待,等待伺机而发,等到李翰林踢完了前三脚之后,就该知道啥叫众叛亲离的滋味了。
朱景文对于这些前来诉苦的乡镇长没有表示任何态度,问他啥,他都不知道,就那一句话:“希望诸位各安天命,好自为之吧。”
这些乡镇长在朱景文这里也没有得到他的任何支持,更没有讨到朱副县长对他们心灵上的安慰,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也明白了他们的位置岌岌可危。于是,就都灰溜溜的都撤退了。有的慌了阵脚,赶忙去筹款,各自都想办法自救去。有的乡镇长哭天抹泪,求助无门却立刻妥协了,寻找出路。也有的乡镇长心一横,反正就这一堆儿这一块儿了,大半辈子都过来了,也不求进步了。干脆硬在那儿挺着,死猪不怕开水烫,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爱咋地咋地吧。
李翰林不会给这些乡镇长们以喘息的机会,三天过后,李翰林在内心里早已酝酿出来了如何解决这一个摊子的计策,他准备接下来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李翰林之所以能敢这样做,是因为他已经从市里请来了尚方宝剑,允许他大刀阔斧的进行一番人事改革。他向市长黄振江破天荒提出来了一个让整个淮河市官场都很震惊的人事改革思路,允许尝试在全市的范围内公开招聘项目乡镇长,企业老板也可以前来应试,只要能够给河西县的乡镇带来资金,彻底摆脱贫困乡镇财政危机,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谁能够把那堆烂帐给弄干净,谁能让乡镇运行到新的财政体制上来,就录用谁。
李翰林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已经下定,就想到了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开始实施,在没有开始自己这一动作之前,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得到市里领导的支持,最起码要得到新市长黄振江的支持,于是,就马不停蹄到市政府跟市里主要领导汇报一下自己的这种做法。
就在李翰林在对乡镇的这些官油子乡镇长们动手术之前,他来到了淮河市新市长黄市长的办公室,说了自己的想法,黄市长对于李翰林的这些做法很满意,拍着李翰林的肩膀说:“哈哈,翰林同志啊,你的这些想法很好,现在从地方到中央都在强调精简机构,消减内耗,创造性的发展,我看呀,就在你们河西县先拉开一个序幕,做个试点吧!”
李翰林一听市长对自己的这些做法很支持,又突然觉得有些顾虑,李翰林所顾虑的事情很有道理,因为他怕市委书记洪炳南那边通不过,就接着说道:“黄市长,要不要跟市委那边洪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