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永胜救场 (1/2)
淮土镇很快就恢复到了往日的平静,街上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喧闹与嘈杂。
淮土镇镇政府大院里,依然还是那样的冷清。这里没有因为少了一个洪麻子而发生怎么样的改变。
新任代理镇长陈宏,今天穿着格外的讲究,一身的西服套装,让人觉得看上去好像换了一个人似地。于是,人就是这样,不是身上的衣服怎么样新,是因他现在是新任镇长了,是他头上的乌纱帽,给他带来了权利的魔力。
李翰林今天来到了镇里,他首先到了镇长办公室,这是一个新办公室,原来洪麻子的办公室他没有搬进去,而是把那间镇长办公室改成了档案室。
镇办室主任老张,就把陈宏的这间副镇长室的门牌取了下来,到街上找广告门市部,有重新做个“镇长室”的招牌,给他换上了。
陈宏坐在办公室里,桌子上重新做了布置,有心购买了一台电脑。镇办室的老张就跟陈宏开玩笑说:“咿呀,新镇长啊,这下子你看上去就显得很神秘了,没想到才几天,你就一下子变成了镇长了,这下好了,你由副职扶正了,可要感谢洪麻子啊,是他提前给你腾个位置。这人啊,要有官运的,没官运怎么都不行,人走运,那是吃石子都是面面的,不矼牙。”
“是啊,老张,我这叫‘憨人自有憨福’啊!论能力在这个镇比我能力强的人大有人在啊。比如像镇团委书记就比我有能力的多啊!”陈宏倒是有点说话带着几分的洋洋得意之感。
他们正说着话的时候,李翰林带着小赵小徐他们俩走了进来。
陈宏见了就主动站了起来,跟李翰林热情的握手打招呼。
李翰林就笑着说:“陈镇长,好啊,恭喜你!荣升镇长一职。这下可是此镇长不比彼镇长啊,这可是要承担很大的责任的。哈哈——”
陈宏就说:“你看,李书记,我这也没想到,洪镇长这么快就出事儿了。我是白捡来一个镇长干干,其实本人能力很有限,今后还是希望李书记你们多多指导啊。”
李翰林就说:“不敢!不敢!指导谈不上,在一起共同把工作干好就是对组织的最好的回报。”
陈宏就说:“听说明天,王晓昌书记要陪同宁波的外商来我们镇考察办加工厂的的事儿。李书记,你看我们这里要怎么样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这里的人们观念一直很守旧,没有接受新思想。怕这里的村民不理解,可能要实施征地建厂。”
李翰林就说:“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只要群众的思想工作做好了,一切都可以解决。这样既可以解决一部分镇里的剩余劳动力,又可以带动这里的经济发展,一举两得的事儿有什么不好啊!”
陈宏点头称赞,李翰林说得对。
在淮土镇呆上的这段时间,李翰林心里其实也很焦虑,他人虽说是在淮土乡下,但心还是留在了淮河市城里,他心里始终有着一种说出的牵挂,对妻子的一种牵挂,对淮河市政府的一种留恋。他先下午的时候,会家看看,在快吃午饭的时候,赵登的电话打了过来。
他问:“怎么样?乡下基层很艰苦吧?”
李翰林说:“我看你是好多年没下乡了吧?”
赵登说:“我下乡是走马观花,坐车上走走看看,开个座谈会了解情况,然后吃吃喝喝就回来了,说不定,还弄点土特产什么的。你不一样,你可是扎下去了。”
李翰林说:“这扎下来才发现,和我们青年那会下乡完全不一样了。你以为还要挽高裤脚下田干体力活??和在城里还不是一样,只是换了一个地点,住的面积小了点,睡的床窄了点。可有一点城里是比不了的,吃饭不用自己掏钱,吃的都是绿色食品。”
赵登说:“晚上怎么过?那里可没有美人鱼,更没有女人,闷死你。”
李翰林说:“自己管自己还怕闷?觉得闷就走人,一个小时的路程,眨下眼就到了。”
赵登说:“不如让我组织个慰问团,带上美女去慰问慰问你?”
李翰林不想再和赵登闹扯说:“吃饭了。这乡下吃饭比城里早。”
由于是工作组下来吃的第一餐饭,大家都很齐。镇委王书记问李翰林喝不喝酒?李翰林说,上午就不喝了。
镇委王晓昌书记接着说:“下午,我有个会要回城里,就不陪你了。有什么需要的,你和李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也可以直接给我电话。”
李翰林说:“安排得很好,你就放心忙你的吧。”
代镇长陈宏一直不说话。
李翰林问党办政主任老张:“下午的人安排好没有?”
党办政主任老张说:“都安排好了。”
李翰林问:“能不能安排到晚上?我下午想四处看看。他说的四处看看,主要是想看看镇委王书记的三大基地和代镇长陈宏的工业园区。他想先有了直观认识,再谈起来,会更明确。只是,他不想明说。
镇委王书记说:“晚上就不要谈了吧。”
李翰林说:“反正晚上在这也是闲着,就劳烦大家辛苦辛苦了。”
大家说:“李秘书长都不嫌辛苦,我们那还敢说辛苦啊!”
淮土镇是被一条叫颍水的河流半环绕着,颍水一个分界岭,水的东岸是淮土镇,河对岸那一边就是另一个县的地界了。
确切地说,淮土镇是一个高高的土丘,淮土镇镇政府所在地便是在这个高丘之上。高丘中的西北部一块洼地。洼地阳光充沛,水份充足,万物生长,但是就是很容易发大水,只要能够疏通水路,这里会是一个很好的一块湿地,完全可以开发利用。
按本地人的话说,这块湿地只要洒下种子,就能发芽,就能生长开花结果。只要勤劳肯干,一日三餐温饱不成问题。
镇委王书记的三大基地之一的果蔬基地就在这盆地里,涉及两个村委会三千多家农户。这些年,在镇委、镇政府精心打造下,这里种植的花皮西瓜已远近闻名,赶上收获季节,每天至少有十多辆集装车聚在这里,且那车牌号显示他们来自全国各省市。此时,正是花皮西瓜开始上市的季节,身边就常常“轰隆隆”驶过一辆大型集装车。
小赵说:“这西瓜一斤才卖多少钱?跑这么远来收购,路油费也不够。”
李翰林说:“那不亏本了?亏本的生意谁做?”
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这西瓜在我们这贱,一斤才三两角,听说,到了上海等大城市每斤好几块。”
小赵问:“当初,是怎么宣传的?这么远都知道了?”
司机说:“代镇长陈宏上网宣传的。”
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那时候,这个陈宏刚下来挂职副镇长,成天跟在镇委王书记身后,什么都听镇委王书记的。开口闭口也镇委王书记怎么怎么说,镇委王书记指示怎么怎么做。所以,他紧跟镇委王书记搞了一个淮土镇网页,就把这花皮西瓜宣传出去了。”
李翰林见路边堆了一堆花皮西瓜,几个农民坐在一旁的树荫下搧草帽乘凉,就叫司机停车,就过去和他们聊天,问他们:“这一季能收多少瓜?能赚多少钱?你们除了种花皮西瓜,其他季节还种什么蔬菜吗?”
他们一一答了。李翰林又问:“老乡,是种水稻赚得多,还是种蔬菜赚得多。”
他们肯定地说:“当然是种蔬菜赚得多,钱也来得快。”
李翰林还问了几个外地的司机,问他们跑这条线跑了多长时间了,有的说跑了好几年了,有的说第一次来,今年才跟别人来跑。
李翰林问:“跑一车能赚多少?”
他们笑笑不说,李翰林又问:“总比种瓜赚得多吧?”
他们忙摆手,说:“没那么多,没那么多。”
李翰林就笑着说:“你们没说实话。”
他们问:“你们是税务局的吗?”
李翰林“哈哈”笑,说:“你们看我们像吗?”
就解释说:“我也是外地人,过来看看,也想做这买卖。”
离开的时候,李翰林问镇农办怎么不统起来,统购统销?这样,或许能把价钱抬起来。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刚开始那两年也是这么做的,但农民不愿意,总觉得政府插一手,得了他们的利益。快到收获季节,就自己直接和购货商联系,省掉了中间环节。”
李翰林说:“这也是市场规律,一旦成了气候,有条件了,就各显神通,政府的职能就逐渐谈化了。”
他们去工业园区。
那工业园区就在路边,但不是通往本县的路边,而是建在通往另一个县的路边。李翰林觉得这位置选得合理。因为从这里到另一县的城区只有几十公里,比县城近约一半的路程。
这里和蔬菜基地比,就显得冷清许多,只有两台推土机在工作,几乎不见人影。工业园区的三通一平已初显规模,百多亩的平地插满彩旗,还有两幅大型的招商广告画。
李翰林说:“到底是县委大机关出来的,这势造得很像那么回事。”
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现在担心的是,能不能招来商还成问题呢?”
李翰林问:“还没有洽谈对象吗?”
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有倒是有,来过好几拨人,看了吃了喝了,就是没见签合同。”
李翰林想找开发商老板说说话,但那老板不在。管工地的人说:“老板很少到这边来。多在城里。”
李翰林问:“老板在城里做什么生意?”
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是搞房地产的,也不是什么大老板。”
李翰林问:“他怎么跑到这来搞这工程?”
管工地的说:“老板说,是被洪麻子骗来的,很义气,就是来帮洪麻子一把,没想到他命如此短,却突然死了,把我们留在这儿怎么办?可把我们给害苦了。”
李翰林问:“这些地原来都是耕地吗?”
管工地的说:“大都是山坡地,这几个丘陵,都是赵登泥土的,铲平了,有两三千亩。”
回来之后,李翰林问小赵:“印象如何?”
小赵说:“反差太大,蔬菜基地那边人气旺,一片热闹景象,很迷惑人。”
李翰林说:“听你话里的意思,你还是看好工业园区?”
小赵说:“这是必然的,别看现在冷清,但他的潜力是无穷的,一旦引来一两家企业,就会爆发,就会带出一大片。
淮土镇镇政府大院里,依然还是那样的冷清。这里没有因为少了一个洪麻子而发生怎么样的改变。
新任代理镇长陈宏,今天穿着格外的讲究,一身的西服套装,让人觉得看上去好像换了一个人似地。于是,人就是这样,不是身上的衣服怎么样新,是因他现在是新任镇长了,是他头上的乌纱帽,给他带来了权利的魔力。
李翰林今天来到了镇里,他首先到了镇长办公室,这是一个新办公室,原来洪麻子的办公室他没有搬进去,而是把那间镇长办公室改成了档案室。
镇办室主任老张,就把陈宏的这间副镇长室的门牌取了下来,到街上找广告门市部,有重新做个“镇长室”的招牌,给他换上了。
陈宏坐在办公室里,桌子上重新做了布置,有心购买了一台电脑。镇办室的老张就跟陈宏开玩笑说:“咿呀,新镇长啊,这下子你看上去就显得很神秘了,没想到才几天,你就一下子变成了镇长了,这下好了,你由副职扶正了,可要感谢洪麻子啊,是他提前给你腾个位置。这人啊,要有官运的,没官运怎么都不行,人走运,那是吃石子都是面面的,不矼牙。”
“是啊,老张,我这叫‘憨人自有憨福’啊!论能力在这个镇比我能力强的人大有人在啊。比如像镇团委书记就比我有能力的多啊!”陈宏倒是有点说话带着几分的洋洋得意之感。
他们正说着话的时候,李翰林带着小赵小徐他们俩走了进来。
陈宏见了就主动站了起来,跟李翰林热情的握手打招呼。
李翰林就笑着说:“陈镇长,好啊,恭喜你!荣升镇长一职。这下可是此镇长不比彼镇长啊,这可是要承担很大的责任的。哈哈——”
陈宏就说:“你看,李书记,我这也没想到,洪镇长这么快就出事儿了。我是白捡来一个镇长干干,其实本人能力很有限,今后还是希望李书记你们多多指导啊。”
李翰林就说:“不敢!不敢!指导谈不上,在一起共同把工作干好就是对组织的最好的回报。”
陈宏就说:“听说明天,王晓昌书记要陪同宁波的外商来我们镇考察办加工厂的的事儿。李书记,你看我们这里要怎么样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这里的人们观念一直很守旧,没有接受新思想。怕这里的村民不理解,可能要实施征地建厂。”
李翰林就说:“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只要群众的思想工作做好了,一切都可以解决。这样既可以解决一部分镇里的剩余劳动力,又可以带动这里的经济发展,一举两得的事儿有什么不好啊!”
陈宏点头称赞,李翰林说得对。
在淮土镇呆上的这段时间,李翰林心里其实也很焦虑,他人虽说是在淮土乡下,但心还是留在了淮河市城里,他心里始终有着一种说出的牵挂,对妻子的一种牵挂,对淮河市政府的一种留恋。他先下午的时候,会家看看,在快吃午饭的时候,赵登的电话打了过来。
他问:“怎么样?乡下基层很艰苦吧?”
李翰林说:“我看你是好多年没下乡了吧?”
赵登说:“我下乡是走马观花,坐车上走走看看,开个座谈会了解情况,然后吃吃喝喝就回来了,说不定,还弄点土特产什么的。你不一样,你可是扎下去了。”
李翰林说:“这扎下来才发现,和我们青年那会下乡完全不一样了。你以为还要挽高裤脚下田干体力活??和在城里还不是一样,只是换了一个地点,住的面积小了点,睡的床窄了点。可有一点城里是比不了的,吃饭不用自己掏钱,吃的都是绿色食品。”
赵登说:“晚上怎么过?那里可没有美人鱼,更没有女人,闷死你。”
李翰林说:“自己管自己还怕闷?觉得闷就走人,一个小时的路程,眨下眼就到了。”
赵登说:“不如让我组织个慰问团,带上美女去慰问慰问你?”
李翰林不想再和赵登闹扯说:“吃饭了。这乡下吃饭比城里早。”
由于是工作组下来吃的第一餐饭,大家都很齐。镇委王书记问李翰林喝不喝酒?李翰林说,上午就不喝了。
镇委王晓昌书记接着说:“下午,我有个会要回城里,就不陪你了。有什么需要的,你和李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也可以直接给我电话。”
李翰林说:“安排得很好,你就放心忙你的吧。”
代镇长陈宏一直不说话。
李翰林问党办政主任老张:“下午的人安排好没有?”
党办政主任老张说:“都安排好了。”
李翰林问:“能不能安排到晚上?我下午想四处看看。他说的四处看看,主要是想看看镇委王书记的三大基地和代镇长陈宏的工业园区。他想先有了直观认识,再谈起来,会更明确。只是,他不想明说。
镇委王书记说:“晚上就不要谈了吧。”
李翰林说:“反正晚上在这也是闲着,就劳烦大家辛苦辛苦了。”
大家说:“李秘书长都不嫌辛苦,我们那还敢说辛苦啊!”
淮土镇是被一条叫颍水的河流半环绕着,颍水一个分界岭,水的东岸是淮土镇,河对岸那一边就是另一个县的地界了。
确切地说,淮土镇是一个高高的土丘,淮土镇镇政府所在地便是在这个高丘之上。高丘中的西北部一块洼地。洼地阳光充沛,水份充足,万物生长,但是就是很容易发大水,只要能够疏通水路,这里会是一个很好的一块湿地,完全可以开发利用。
按本地人的话说,这块湿地只要洒下种子,就能发芽,就能生长开花结果。只要勤劳肯干,一日三餐温饱不成问题。
镇委王书记的三大基地之一的果蔬基地就在这盆地里,涉及两个村委会三千多家农户。这些年,在镇委、镇政府精心打造下,这里种植的花皮西瓜已远近闻名,赶上收获季节,每天至少有十多辆集装车聚在这里,且那车牌号显示他们来自全国各省市。此时,正是花皮西瓜开始上市的季节,身边就常常“轰隆隆”驶过一辆大型集装车。
小赵说:“这西瓜一斤才卖多少钱?跑这么远来收购,路油费也不够。”
李翰林说:“那不亏本了?亏本的生意谁做?”
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这西瓜在我们这贱,一斤才三两角,听说,到了上海等大城市每斤好几块。”
小赵问:“当初,是怎么宣传的?这么远都知道了?”
司机说:“代镇长陈宏上网宣传的。”
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那时候,这个陈宏刚下来挂职副镇长,成天跟在镇委王书记身后,什么都听镇委王书记的。开口闭口也镇委王书记怎么怎么说,镇委王书记指示怎么怎么做。所以,他紧跟镇委王书记搞了一个淮土镇网页,就把这花皮西瓜宣传出去了。”
李翰林见路边堆了一堆花皮西瓜,几个农民坐在一旁的树荫下搧草帽乘凉,就叫司机停车,就过去和他们聊天,问他们:“这一季能收多少瓜?能赚多少钱?你们除了种花皮西瓜,其他季节还种什么蔬菜吗?”
他们一一答了。李翰林又问:“老乡,是种水稻赚得多,还是种蔬菜赚得多。”
他们肯定地说:“当然是种蔬菜赚得多,钱也来得快。”
李翰林还问了几个外地的司机,问他们跑这条线跑了多长时间了,有的说跑了好几年了,有的说第一次来,今年才跟别人来跑。
李翰林问:“跑一车能赚多少?”
他们笑笑不说,李翰林又问:“总比种瓜赚得多吧?”
他们忙摆手,说:“没那么多,没那么多。”
李翰林就笑着说:“你们没说实话。”
他们问:“你们是税务局的吗?”
李翰林“哈哈”笑,说:“你们看我们像吗?”
就解释说:“我也是外地人,过来看看,也想做这买卖。”
离开的时候,李翰林问镇农办怎么不统起来,统购统销?这样,或许能把价钱抬起来。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刚开始那两年也是这么做的,但农民不愿意,总觉得政府插一手,得了他们的利益。快到收获季节,就自己直接和购货商联系,省掉了中间环节。”
李翰林说:“这也是市场规律,一旦成了气候,有条件了,就各显神通,政府的职能就逐渐谈化了。”
他们去工业园区。
那工业园区就在路边,但不是通往本县的路边,而是建在通往另一个县的路边。李翰林觉得这位置选得合理。因为从这里到另一县的城区只有几十公里,比县城近约一半的路程。
这里和蔬菜基地比,就显得冷清许多,只有两台推土机在工作,几乎不见人影。工业园区的三通一平已初显规模,百多亩的平地插满彩旗,还有两幅大型的招商广告画。
李翰林说:“到底是县委大机关出来的,这势造得很像那么回事。”
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现在担心的是,能不能招来商还成问题呢?”
李翰林问:“还没有洽谈对象吗?”
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有倒是有,来过好几拨人,看了吃了喝了,就是没见签合同。”
李翰林想找开发商老板说说话,但那老板不在。管工地的人说:“老板很少到这边来。多在城里。”
李翰林问:“老板在城里做什么生意?”
镇委副书记李立群说:“是搞房地产的,也不是什么大老板。”
李翰林问:“他怎么跑到这来搞这工程?”
管工地的说:“老板说,是被洪麻子骗来的,很义气,就是来帮洪麻子一把,没想到他命如此短,却突然死了,把我们留在这儿怎么办?可把我们给害苦了。”
李翰林问:“这些地原来都是耕地吗?”
管工地的说:“大都是山坡地,这几个丘陵,都是赵登泥土的,铲平了,有两三千亩。”
回来之后,李翰林问小赵:“印象如何?”
小赵说:“反差太大,蔬菜基地那边人气旺,一片热闹景象,很迷惑人。”
李翰林说:“听你话里的意思,你还是看好工业园区?”
小赵说:“这是必然的,别看现在冷清,但他的潜力是无穷的,一旦引来一两家企业,就会爆发,就会带出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