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青天大老爷 (1/2)
金河田荣升知府,还要到京城吏部领委任状,之后才能走马上任,成为真正的知府。
他走时,将大印等工作交接给杨殿城,只带走了师爷一个人,其他人一个没带,全部留给杨殿城。
这些县丞啊,主薄啊,典史啊,教谕啊,全是杨殿城的熟人,不只一次见过杨殿城,知道杨殿城是伯爵,深受皇上的重视,觉得跟着杨殿城干事,比跟金河田更有前途。
所以,干起活来十分卖力。
杨殿城告诉他们,只要好好干活,只要出力或出好点子,自己给的报酬只比金县令在时给得多,不会比他给得少。
自己当县令只是一个过渡,将来肯定会当更大的官。
谁若是不长眼,在自己任内,收别人的钱,办冤假错案,使正义不得倡,使公平无法实现,往自己脸上抹黑,统统清出官吏队伍,永不录用。
以前你什么样,收不收钱,我不管,在我当县令时,你还不知道收手,对百姓吃拿卡要,中饱私囊,坏我名声。
对不起,大牢不仅是给犯罪们设的,你也可以进去尝尝滋味。
大家知道杨殿城说到做到,言出必行,不敢大意,都收起那点小心思,认真干活。
毕竟,杨殿城没当县令时,就把张典史给逼死了,现在当了县令,再逼死一两个小官吏,还不跟玩似的?
杨殿城在县令任上只是渡一层金,马上就要高升而去,将来会有什么成就,用大拇脚趾思考也知道,杨殿城前途不可限量。
再看不清形势,得罪这样的大官,那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杨殿城也确实说到做到,在原有基础上,给每个小官吏涨了一两银子的俸禄。办好差事,将来还有重赏。
金河田走后,杨殿城派官吏下乡,张贴告示,凡是以前受过冤屈的,积压多年的案子,没有得到申张的,统统可以在三个月内提起诉讼。
本县令一定给大家秉公办理,还大家一个朗朗乾坤,海清河晏。
广大百姓看到告示,激动得奔走相告,纷纷到县衙上诉。
于是,短短一个月,就收到近千个诉状,要求县令秉公办理。
金河田在任时,也算是个好官,虽然贪了些,还是给百姓办实事的。没想到,他一走,所有的毛病全部暴露出来,竟然有近千个冤案等着申张。
可见百姓们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
杨殿城集中精力,加足马力,全力审案。
看完他们的诉状,杨殿城乐了,真是奇形怪状,什么案子都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不过这些案子都不大,都是鸡毛蒜皮小事。
乡里乡亲的,在一起住久了,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龌龊。有时候,只是为几百个钱的问题,有时候连几百个钱也不值,只是为了一口气。
杨殿城升堂,给所有受冤枉的人出气!
第一个案子,是王五家的葡萄藤,翻过院墙,长到邻居王六家。王六没经王五同意,摘了藤上的葡萄。
王五不乐意,到县衙告状。
不知是办案的小吏收了钱,还是出于什么原因,县令判王六以葡萄的原价,对王五进行赔偿。
王六不服,现在
他走时,将大印等工作交接给杨殿城,只带走了师爷一个人,其他人一个没带,全部留给杨殿城。
这些县丞啊,主薄啊,典史啊,教谕啊,全是杨殿城的熟人,不只一次见过杨殿城,知道杨殿城是伯爵,深受皇上的重视,觉得跟着杨殿城干事,比跟金河田更有前途。
所以,干起活来十分卖力。
杨殿城告诉他们,只要好好干活,只要出力或出好点子,自己给的报酬只比金县令在时给得多,不会比他给得少。
自己当县令只是一个过渡,将来肯定会当更大的官。
谁若是不长眼,在自己任内,收别人的钱,办冤假错案,使正义不得倡,使公平无法实现,往自己脸上抹黑,统统清出官吏队伍,永不录用。
以前你什么样,收不收钱,我不管,在我当县令时,你还不知道收手,对百姓吃拿卡要,中饱私囊,坏我名声。
对不起,大牢不仅是给犯罪们设的,你也可以进去尝尝滋味。
大家知道杨殿城说到做到,言出必行,不敢大意,都收起那点小心思,认真干活。
毕竟,杨殿城没当县令时,就把张典史给逼死了,现在当了县令,再逼死一两个小官吏,还不跟玩似的?
杨殿城在县令任上只是渡一层金,马上就要高升而去,将来会有什么成就,用大拇脚趾思考也知道,杨殿城前途不可限量。
再看不清形势,得罪这样的大官,那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杨殿城也确实说到做到,在原有基础上,给每个小官吏涨了一两银子的俸禄。办好差事,将来还有重赏。
金河田走后,杨殿城派官吏下乡,张贴告示,凡是以前受过冤屈的,积压多年的案子,没有得到申张的,统统可以在三个月内提起诉讼。
本县令一定给大家秉公办理,还大家一个朗朗乾坤,海清河晏。
广大百姓看到告示,激动得奔走相告,纷纷到县衙上诉。
于是,短短一个月,就收到近千个诉状,要求县令秉公办理。
金河田在任时,也算是个好官,虽然贪了些,还是给百姓办实事的。没想到,他一走,所有的毛病全部暴露出来,竟然有近千个冤案等着申张。
可见百姓们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
杨殿城集中精力,加足马力,全力审案。
看完他们的诉状,杨殿城乐了,真是奇形怪状,什么案子都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不过这些案子都不大,都是鸡毛蒜皮小事。
乡里乡亲的,在一起住久了,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龌龊。有时候,只是为几百个钱的问题,有时候连几百个钱也不值,只是为了一口气。
杨殿城升堂,给所有受冤枉的人出气!
第一个案子,是王五家的葡萄藤,翻过院墙,长到邻居王六家。王六没经王五同意,摘了藤上的葡萄。
王五不乐意,到县衙告状。
不知是办案的小吏收了钱,还是出于什么原因,县令判王六以葡萄的原价,对王五进行赔偿。
王六不服,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