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大势已去中 (2/2)
如果不为自己谋个出路,日后又该怎么办呢?当然,对吴三桂来说,恐怕投降清军不是最优选择,毕竟清军跟大明是世仇,而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吴三桂这么干肯定会千夫所指。可投降流贼他也不愿意,李自成是个什么东西,一个驿卒,难道要让自己这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屈居人下?可要是跟着朝廷一条路走到黑,下场估计也好不了,自己没得选,吴三桂仰天长叹一声,心一横,翻身下马喊道:“吴三桂,吴三桂愿降。”
“哈哈哈哈!”放肆的笑声从清军阵中传来,豪格根本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彼得洛维奇虽然不懂这些东方人的弯弯绕,但是眼见明国的将领投降,自己的小伙子们不用继续拼杀,也是很高兴,至少他们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利益。豪格策动战马,正黄旗马队跟在他的后面前行,他来到了吴三桂的身前,也是翻身下马,一把托起了吴三桂,学着中原汉人的样子对吴三桂道:“将军快快请起,我的将军,犹如猛虎添翼,游鱼入水,将军放心,本太子保证,一定不会亏待了将军。”吴三桂也是顺势起身道:“太子殿下,罪将别无他求,只是身后的弟兄们都跟着我多年,不能亏待了他们。”豪格哈哈大笑道:“小事情,你的部下我们一定会妥善处理,每个人五两银子的安家费,这是我给你的承诺。”
“完了,辽东完了。”宁远城中,接到前线战报的洪承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锦州城竟然这么快就丢了,自己寄予厚望的吴襄和吴三桂父子竟然投降了,是,他们投降确实有苦衷,毕竟清军十几万主力大军还携带着罗刹重炮突然发起攻击,确实是措手不及,吴襄守不住锦州城也是情理之中,可是吴三桂是他洪承畴寄予厚望的年轻将领,手握重兵,还有着辽东军最精锐的骑兵队伍,难道他不知道忠君爱国这几个字是什么写的吗?自己在平日的军事会议上强调了多次要精忠报国,吴三桂怎么看也不像是投降之人,即便是清兵以吴襄的性命做了威胁,吴三桂难道不应该拼死一战吗?即便是战死,恐怕也比现在的局面要好吧?吴三桂降清,清军平添了几万兵马,辽东军阵已经不具备坚守的条件,王廷臣和马科的队伍刚到宁远以西二十里的位置,问题是现在麻烦了。
从地图上看,锦州失陷,吴三桂投降,那么从锦州到宁远城这一线可以说是被清兵清空了,他们的军队将会急速南下进攻宁远,而马科和王廷臣的人是进不得退不得,他们是步兵居多,军队目前集中在小团山一带,距离宁远最近的有规模的城池就是广宁,如果这时候叫他们返回退到广宁,一旦豪格侦知他们的情况,派出骑兵追击,恐怕二人的队伍还来不及退回广宁就在半道被截击了,如果让他们按照原定计划进入宁远,那么豪格肯定会兵围宁远城,将他们一锅端了,一旦宁远完了,马科、王廷臣和自己全完蛋的话,辽东军镇事实上就不复存在了,没了辽东,皇太极大军陈兵山海关,就靠曹变蛟蓟镇的队伍防守山海关,能守得住吗?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从其他地方入关去抄蓟镇的后路,反正这一招皇太极不是没用过,而且炉火纯青。
洪承畴感觉自己的脑袋都要炸了,吴三桂投降事先没有一点预警,洪承畴也万万想不到吴三桂会降清,这将他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和余地,调兵也来不及了,锦州距离宁远很近,清军骑兵转瞬即到,王廷臣和马科没有第二条路,要不就地防御,要不就抢先进宁远城,现在回去来不及了。洪承畴抽出一支令箭,强装镇定对自己的亲卫道:“你去马科和王廷臣那里传令,告诉他们急行军立刻进城,前线局势有重大变化。”亲卫传令去了,洪承畴有气无力的跌坐在椅子上,辽东军阵要是完了,后面又该怎么办呢?自己当年临危受命从陕西调来辽东,不希望能成为力挽狂澜的名臣,最起码也想做个守成之臣,可是辽东历任那么多督师,眼看着就要在自己的手上丢了,这种背负巨大历史骂名的感觉压得洪承畴就要喘不过气来。
“哈哈哈哈!”放肆的笑声从清军阵中传来,豪格根本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彼得洛维奇虽然不懂这些东方人的弯弯绕,但是眼见明国的将领投降,自己的小伙子们不用继续拼杀,也是很高兴,至少他们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利益。豪格策动战马,正黄旗马队跟在他的后面前行,他来到了吴三桂的身前,也是翻身下马,一把托起了吴三桂,学着中原汉人的样子对吴三桂道:“将军快快请起,我的将军,犹如猛虎添翼,游鱼入水,将军放心,本太子保证,一定不会亏待了将军。”吴三桂也是顺势起身道:“太子殿下,罪将别无他求,只是身后的弟兄们都跟着我多年,不能亏待了他们。”豪格哈哈大笑道:“小事情,你的部下我们一定会妥善处理,每个人五两银子的安家费,这是我给你的承诺。”
“完了,辽东完了。”宁远城中,接到前线战报的洪承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锦州城竟然这么快就丢了,自己寄予厚望的吴襄和吴三桂父子竟然投降了,是,他们投降确实有苦衷,毕竟清军十几万主力大军还携带着罗刹重炮突然发起攻击,确实是措手不及,吴襄守不住锦州城也是情理之中,可是吴三桂是他洪承畴寄予厚望的年轻将领,手握重兵,还有着辽东军最精锐的骑兵队伍,难道他不知道忠君爱国这几个字是什么写的吗?自己在平日的军事会议上强调了多次要精忠报国,吴三桂怎么看也不像是投降之人,即便是清兵以吴襄的性命做了威胁,吴三桂难道不应该拼死一战吗?即便是战死,恐怕也比现在的局面要好吧?吴三桂降清,清军平添了几万兵马,辽东军阵已经不具备坚守的条件,王廷臣和马科的队伍刚到宁远以西二十里的位置,问题是现在麻烦了。
从地图上看,锦州失陷,吴三桂投降,那么从锦州到宁远城这一线可以说是被清兵清空了,他们的军队将会急速南下进攻宁远,而马科和王廷臣的人是进不得退不得,他们是步兵居多,军队目前集中在小团山一带,距离宁远最近的有规模的城池就是广宁,如果这时候叫他们返回退到广宁,一旦豪格侦知他们的情况,派出骑兵追击,恐怕二人的队伍还来不及退回广宁就在半道被截击了,如果让他们按照原定计划进入宁远,那么豪格肯定会兵围宁远城,将他们一锅端了,一旦宁远完了,马科、王廷臣和自己全完蛋的话,辽东军镇事实上就不复存在了,没了辽东,皇太极大军陈兵山海关,就靠曹变蛟蓟镇的队伍防守山海关,能守得住吗?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从其他地方入关去抄蓟镇的后路,反正这一招皇太极不是没用过,而且炉火纯青。
洪承畴感觉自己的脑袋都要炸了,吴三桂投降事先没有一点预警,洪承畴也万万想不到吴三桂会降清,这将他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和余地,调兵也来不及了,锦州距离宁远很近,清军骑兵转瞬即到,王廷臣和马科没有第二条路,要不就地防御,要不就抢先进宁远城,现在回去来不及了。洪承畴抽出一支令箭,强装镇定对自己的亲卫道:“你去马科和王廷臣那里传令,告诉他们急行军立刻进城,前线局势有重大变化。”亲卫传令去了,洪承畴有气无力的跌坐在椅子上,辽东军阵要是完了,后面又该怎么办呢?自己当年临危受命从陕西调来辽东,不希望能成为力挽狂澜的名臣,最起码也想做个守成之臣,可是辽东历任那么多督师,眼看着就要在自己的手上丢了,这种背负巨大历史骂名的感觉压得洪承畴就要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