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不要封赏上 (2/2)
他们,很多人还是朝廷的官员,至少从出身上来说是这样的,现在都督府在做什么他们心里明白,只是心照不宣罢了。况且他们在青弋军这里工作多年,早就对青弋军有了深厚的情感。
就以史可法举例子,史可法算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当初派到太平府下面当县令,也是因为他就是崇祯年间的进士,如果按照大明的观点来看,史可法可是天子门生,现在都督府干的可都是对抗朝廷的事情,正好是恰逢乱世,才没有人追究,或者说没有人敢捅破这层窗户纸说刘毅谋反,但是实际上,史可法只要不傻,应该已经知道都督府青弋军未来跟朝廷肯定是要分道扬镳的,兵戎相见也许不至于,但是若华夏只剩下青弋军和朝廷两股势力的话,他们一定会分个高下,史可法就是内心再纠结,也只能选择一边,而现在史可法已经在都督府的阵营中了,不管怎么样都只能绑在青弋军的战车上,可真的到了那一步,史可法恐怕也不想做个谋反的逆臣。当然,青弋军干的事情并不能说是谋反,他们是站在整个华夏的高度上,而不是朱家王朝的层面,可这种先进的观念,又有多少开明之士能理解呢?
但是该说的还是要说,成康知道,这个天下,只有都督府胜了,青弋军的观念传遍华夏,才有可能重新焕发生机。成康起身对刘毅拱手道:“此次我们取得如此大的胜利,按理说应该是崇祯年间可以比肩全歼张献忠的大胜,并且是青弋军独立取得,如果按照惯例,朝廷势必要进行封赏,可是细细想来,朝廷会怎么封赏呢?”史可法这才恍然大悟,他明白成康的意思了,原来说跟朝廷有联系是体现在这里,是啊,朝廷已经不可能再给刘毅更大的封赏了,因为刘毅现在是辽国公,国公爷已经是大明异姓人士所能取得的最高职位了,当然,大明不是没有异姓王,像是开国的徐达、常遇春等大功臣都是被封了异姓王的,但那是死后的荣誉,他们活着的时候也只是被封为国公。就算是云南的沐王府,那也是百姓的爱称,实际上沐天波的爵位也是世袭国公,要不然大家怎么会叫他小公爷。
现在问题来了,刘毅自从组建青弋军之后取得了无数的功劳,每取得一次大功,朝廷都不得不硬着头皮给刘毅升一级,可是现在怎么办,再往上可就是王爷了,难道大明要首次破例封一个活着的异姓王?刘毅如此年轻,才三十岁不到啊,大明出现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异姓王?这是史可法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旦朝廷这么干了,恐怕是天下哗然。可是朝廷会这么干吗?这么干的话,刘毅的影响力将会成倍上升,现在青弋军和朝廷虽然已经基本上撕破脸了,但是那层窗户纸没有捅破,表面上,青弋军还是朝廷军队序列中的一支,但是一旦刘毅当上了王爷,那么南直隶就会变成刘毅的封地,就算他们不愿意承认,但是事实上就是如此,那中军都督府的合法性更是毋庸置疑,崇祯皇帝会这么傻,将刘毅亲手送到一个不可撼动的位置上吗?不,他们肯定不会,可如果不封王,他们又拿什么来犒赏刘毅?本来朝廷就没钱,前面的功劳也都是象征性的弄点布匹银两意思意思,主要还是靠加官进爵,可这一次加官进爵不能用,布匹银两又没有,朝廷会怎么办?难道只给刘毅手下人升官,将刘毅本人排除在外吗?那就等于朝廷自己捅破了窗户纸,刘毅下面的这些军将,哪个稀罕朝廷的虚职,朝廷早就沦为了动口不动手的摆设了。
可如果朝廷装聋作哑,恐怕天下更是哗然,这么大的功劳都没动静,这如何能服众?功高震主这四个字现在史可法是完全体会到了,朝廷现在已经被青弋军逼到了墙角,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不封赏的话,青弋军以后就可以明着不听朝廷的调遣了。
刘毅回应成康道:“军师,你想的复杂了,本督希望朝廷不要封赏咱们,他们只要找个理由就行,比如我们不听号令,擅自出兵江西就可以了,只要朝廷不封赏,以后咱们做事就更方便了,还可以让金圣叹的报社发挥一下作用,炒作一番。
就以史可法举例子,史可法算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当初派到太平府下面当县令,也是因为他就是崇祯年间的进士,如果按照大明的观点来看,史可法可是天子门生,现在都督府干的可都是对抗朝廷的事情,正好是恰逢乱世,才没有人追究,或者说没有人敢捅破这层窗户纸说刘毅谋反,但是实际上,史可法只要不傻,应该已经知道都督府青弋军未来跟朝廷肯定是要分道扬镳的,兵戎相见也许不至于,但是若华夏只剩下青弋军和朝廷两股势力的话,他们一定会分个高下,史可法就是内心再纠结,也只能选择一边,而现在史可法已经在都督府的阵营中了,不管怎么样都只能绑在青弋军的战车上,可真的到了那一步,史可法恐怕也不想做个谋反的逆臣。当然,青弋军干的事情并不能说是谋反,他们是站在整个华夏的高度上,而不是朱家王朝的层面,可这种先进的观念,又有多少开明之士能理解呢?
但是该说的还是要说,成康知道,这个天下,只有都督府胜了,青弋军的观念传遍华夏,才有可能重新焕发生机。成康起身对刘毅拱手道:“此次我们取得如此大的胜利,按理说应该是崇祯年间可以比肩全歼张献忠的大胜,并且是青弋军独立取得,如果按照惯例,朝廷势必要进行封赏,可是细细想来,朝廷会怎么封赏呢?”史可法这才恍然大悟,他明白成康的意思了,原来说跟朝廷有联系是体现在这里,是啊,朝廷已经不可能再给刘毅更大的封赏了,因为刘毅现在是辽国公,国公爷已经是大明异姓人士所能取得的最高职位了,当然,大明不是没有异姓王,像是开国的徐达、常遇春等大功臣都是被封了异姓王的,但那是死后的荣誉,他们活着的时候也只是被封为国公。就算是云南的沐王府,那也是百姓的爱称,实际上沐天波的爵位也是世袭国公,要不然大家怎么会叫他小公爷。
现在问题来了,刘毅自从组建青弋军之后取得了无数的功劳,每取得一次大功,朝廷都不得不硬着头皮给刘毅升一级,可是现在怎么办,再往上可就是王爷了,难道大明要首次破例封一个活着的异姓王?刘毅如此年轻,才三十岁不到啊,大明出现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异姓王?这是史可法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旦朝廷这么干了,恐怕是天下哗然。可是朝廷会这么干吗?这么干的话,刘毅的影响力将会成倍上升,现在青弋军和朝廷虽然已经基本上撕破脸了,但是那层窗户纸没有捅破,表面上,青弋军还是朝廷军队序列中的一支,但是一旦刘毅当上了王爷,那么南直隶就会变成刘毅的封地,就算他们不愿意承认,但是事实上就是如此,那中军都督府的合法性更是毋庸置疑,崇祯皇帝会这么傻,将刘毅亲手送到一个不可撼动的位置上吗?不,他们肯定不会,可如果不封王,他们又拿什么来犒赏刘毅?本来朝廷就没钱,前面的功劳也都是象征性的弄点布匹银两意思意思,主要还是靠加官进爵,可这一次加官进爵不能用,布匹银两又没有,朝廷会怎么办?难道只给刘毅手下人升官,将刘毅本人排除在外吗?那就等于朝廷自己捅破了窗户纸,刘毅下面的这些军将,哪个稀罕朝廷的虚职,朝廷早就沦为了动口不动手的摆设了。
可如果朝廷装聋作哑,恐怕天下更是哗然,这么大的功劳都没动静,这如何能服众?功高震主这四个字现在史可法是完全体会到了,朝廷现在已经被青弋军逼到了墙角,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不封赏的话,青弋军以后就可以明着不听朝廷的调遣了。
刘毅回应成康道:“军师,你想的复杂了,本督希望朝廷不要封赏咱们,他们只要找个理由就行,比如我们不听号令,擅自出兵江西就可以了,只要朝廷不封赏,以后咱们做事就更方便了,还可以让金圣叹的报社发挥一下作用,炒作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