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完全不明白孙承宗的意思,就算不给他南直隶副总兵的官衔,可是全国这么多地方,无论是哪一个地方的副总兵好像都不太合适,刘毅现在的问题就是不听调遣,而且手下人对朝廷有多少忠心的成分,崇祯也没有把握,显然把刘毅调往边远的地方是不现实的,不说刘毅答不答应,恐怕手下的兵将就会闹事。君不见当年戚家军北调那是因为有戚继光镇着才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可是戚继光一死,戚家军立刻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最终因为军饷的事情发生哗变,然后朝廷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定了他们,如果将戚家军换成青弋军呢,有哪支朝廷军队有把握去平叛,不要最后反被人家包了饺子才好。而且当年的戚继光跟现在的刘毅可是完全不一样,如果刘毅带头的话,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崇祯反问道:“阁老,朕听你说了半天,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究竟给刘毅一个什么官职才比较恰当?总兵不可,副总兵也不可,要知道,他已经是参将,再往上升,不是副总兵还能是什么?”
“漕运协同!”孙承宗冷不丁的蹦出这么一个词。
“你说什么?”崇祯一时间脑子没有转过弯来,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朝堂上一片哗然,孙承宗说的是什么,漕运协同?甚至有的低级官员一时半会还真没想起来这个官职。“肃静!”王承恩吼了一嗓子道,王承恩除了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之外,在朝会之时也有着维持朝堂秩序的任务,眼见下面的大臣一片议论,嗡嗡之声接二连三的响起,王承恩立刻站出来让大家肃静。众臣听见了王承恩的声音,这才纷纷安静下来。
崇祯的脑子也才反应过来,不错,是有漕运协同这么一个官职。说起漕运,这还要从头讲起。永乐年间,平江伯陈瑄建议设立漕运衙门,统一管理全国的漕运事务,永乐皇帝便同意了他的建议,设立了漕运衙门,这陈瑄便成为了第一任漕运总督。陈瑄此人是当时的水利专家,对于漕运的事情把控可谓是术业有专攻。所以永乐皇帝也非常放心的将漕运事务全部交给他处理。并且定下了一个规矩,那就是漕运总督必须由勋爵来担任。而陈瑄的爵位正好是平江伯,所以由他来担任是更加合适不过。
漕运古已有之,自从隋炀帝杨广建立京杭大运河开始,漕运就成了中原王朝一项重要的事务,简单点说漕运就是将各地的粮食通过河流进行转运的事务,只不过后来发展到除了粮食之外,其他的物资转运也归漕运衙门管。要说漕运衙门,这是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官职。如果是碰到灾年或者是有战争的年份,漕运衙门的权力就要大上很多,毕竟一般都是南粮北调,南边的粮食要想顺利的从长江经过京杭大运河调至黄河沿线,那都是漕运衙门需要协调的事情,这时候粮食的分配,到达的日期就成了关键,也是受灾省份官员升迁的重要考核指标。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陕西受灾,需要苏州的粮食救济,要是没有疏通好漕运衙门,给你晚上那么两天,激起了民变,那可是要丢乌纱帽的。同理,军队也是如此,要是得不到粮食引起哗变那也是不得了的大事。而漕运衙门的头是勋爵,本来就是超品的存在,这样的人即便是军队的人想要推卸责任也很困难。所以漕运衙门没人敢得罪。
可是若是平常年份或者是王朝末期,那漕运就是茅厕里的破石头,没人看没人问,虽说平常时候多少能有一些油水,但是跟一省大员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没事也就没人找你,天天就看着长江,京杭大运河,黄河的水面上船只来来往往,也没什么事情做,有时候漕运衙门会在江上设卡,拦截过往的船只,要他们交过路钱,这样一来,漕运衙门又被文人百姓们骂的体无完肤。要是王朝的末年,那漕运衙门更是属于五军都督府一样的闲置衙门,水面上盗匪横行,谁还买你漕运衙门的帐,而且无一例外的,一到王朝的末年漕运一定是瘫痪。哪里还会有人关心漕运衙门的事情。
就比如现在,崇祯这才想起来,漕运总督好像是新建伯王先通

章节目录

逆天明末三十年免费阅读笔趣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恩星小说只为原作者萨尔浒刘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萨尔浒刘綎并收藏逆天明末三十年免费阅读笔趣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