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阮富平、阮富金兄弟的起义很快就引来了附近县城派兵的**,但是攻破了当地大地主阮氏庄园的农民起义军获得了大量的物资后,迅速招揽起了一只数千人的大军,当这数百越南官军前来平乱时,反而被颇有谋略的阮富平设伏围攻了。
击退了这只官军之后,阮氏兄弟率领的义军顿时名声大噪,四里八乡的贫困农民纷纷来投,几乎旬日之间就让这只义军增长到了上万人。当地县城的县官在惊惧之下,赶紧连夜逃往府城去求援去了。
这也使得阮氏兄弟的起义消息开始从当地向南北越地区传播了出去,一些衣食无着的贫民于是开始学习阮氏兄弟起义。这些年来,不管是北郑还是南阮,为了偿还明国的贷款和加强自身的军备,对于底层百姓的压榨几乎已经到了尽头。
虽然南北双方执政的阮、郑当家都知道,这样压榨民力实际上是长久不了的,但是为了保住自身家族的地位和生存,他们却只能干着这等饮鸩止渴的政策,而不能与民休息。
南方阮氏当家的虽然是阮福澜,但是其兄弟阮福渶等在明朝的支持下也割据了一地,对其国主之位虎视眈眈。而北方郑主郑梉所面临的局势则更为恶劣,虽然此前他在升龙府一役击败了南方阮氏大军,恢复了南北对立的局面。
但是为了让大明放弃帮助南阮攻打升龙府,郑梉不仅默认了大明将高平莫氏纳入治下的举动,还同大明签订了许多出卖国内经济权益的条约,并拿北越海关为抵押向大明借了一笔军费。
郑梉同大明签订的庸宪条约,很快就引起了朝野上下的非议,认为其签订的条约简直和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做法没什么区别,都是拿着大越国的权益去换取自家的权力巩固。
虽然郑梉极力打压把他比作石敬瑭的言论,为此不惜流放和绞杀了朝中的一些官员和民间的文人,但是反对他的声音不仅没有被压下去,反而渐渐扩散了开去。于是郑氏的权力开始渐渐萎缩于升龙府和一些距离升龙府较近的城市之中,至于远离升龙府的城市和军镇,则渐渐有了几分割据的意思。
这其中又以升龙府西北的宣光镇行事最为跋扈,宣光镇本身就是一个半独立的藩镇,现在宣光镇的保主是武公悳,封号是少傅宗郡公。武公悳年少气盛,此时不过20出头的岁数,因为从小受到其父之影响,对于被权臣控制的后黎朝并无多少忠诚之心。
再加上之前他作为宣光镇的人质送去了明军军中,在明军中目睹了后黎郑氏军队在明军的攻打下不堪一击的情形,更是失去了对于后黎朝的敬畏。
而战后武公悳还去昆明晋见了大明云贵总督洪承畴,在昆明期间很得洪承畴另眼看待。这让武公悳不免觉得,获得了明朝大臣认可的自己,未必不能取黎郑而代之的,至不济割据一方同阮氏例也是应该的。
于是武公悳一边积极向昆明靠拢,不但派出了大量的宣光镇军将子弟前往昆明求学,更是从昆明延请了军事顾问帮助自己训练军队,其对升龙府的不诚之心也就昭然若揭了。但是对于武公悳的举动,郑梉居然是一筹莫展。
一方面宣光镇有山川之险,郑氏不调动大军是难以攻入宣光镇的,可若是调动大军去进攻宣光镇,郑氏又担心南阮联合其他藩镇进攻升龙府。郑氏现在的声望可谓是衰落以极,若不是占据着升龙府,控制着黎氏王族,郑氏恐怕是难以再继续把持北方的政权了。
另一方面则是大明的态度微妙,驻于升龙府的大明使节林岳山对于郑梉的试探始终不肯做出明确的答复,这使得郑梉终究不敢冒险举兵前去攻打宣光镇。
于是在这样的局势下,南北阮、郑和各地大小藩镇都在积极的扩军备战,可谁也不敢先挑起战争,结果便是越南各地百姓先受不了,发动了起义。越南百姓对于现状的不满已经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在阮氏兄弟起义之后,地方上一个农民自称是阮氏兄弟派来带领大家杀官造反的,便迅速有路人围上去响应,说要跟着一起去攻打县衙。
虽然此时南北阮、郑政权并没有出现王朝末期的衰败气像,各地的官员和军将还是有着几分能力的,但是架不住各地农民起义接二连三的爆发,这使得阮、郑控制下的主要城市和一些藩镇割据的城市之外,近三分之二的农村地区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义军。
一开始郑梉并不打算立即对付阮氏兄弟,虽然阮氏兄弟的口号是要打到朝廷,但是这只义军首先对付的却是城外那些和明人勾结的地主豪强。这样的场面对于郑梉来说可谓是一举两得,不管是起义军还是这

章节目录

挽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恩星小说只为原作者苏长清王承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苏长清王承恩并收藏挽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