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最大的。
京城舆论的导向,正深刻的影响着外地的舆论,而且还掩盖了许多正在悄悄改变大明政治格局的事项。比如平息了衮楚克台吉之乱的首功之臣,丰大总督袁崇焕被任命为海外总督区总督的消息,就这样被舆论所淹没了,基本没有引起什么波澜来。
袁崇焕自然是不甘心就这么被流放到海外去的,不管是他还是其他人,都认为这是一种流放而不是什么委以重任。但是,在他极力试图寻找门路自救的时候,他的同年好友此时却对他表示了无能为力,毕竟大家的视线都集中在了铸币法案和今年抗旱救灾的事务上,对于一位海外总督的任命,实在是无心关注,也无力关心。
许多官员都在担心,在这一轮抗旱救灾事务的问题上,他们是否要面临再次站队的问题。在过去的十来年中,每次朝廷想要推动什么大事件时,总是先放风出来,然后根据舆论的导向对那些坚持己见的官员进行清洗。
因此到了崇祯十三年,当朝廷以抗旱赈灾的名义推出铸币法案时,底层的大多数官员想的不是法案究竟可不可行,而是自己应当选择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才不会被朝廷再次清洗掉。
这些官员连自己的位子都有些摇摇欲坠了,如何还能够想着去替袁崇焕发声。就连一向和袁崇焕交好的清流刘斯琜,也劝说其还是接受任命出海,待时局好转再设法联络众人为其说情,使之调回国内。
袁崇焕听后顿时不悦的说道:“静海城距离中国有**之遥,据说一来一去就需要一年半以上的的时间。我现在都已经五十六了,待到回来时,起码也得六十。到了那个时候,我回来还能做什么?”
袁崇焕和刘斯琜等人终究还是没能谈妥,这场宴席最终还是不欢而散了。等袁崇焕离开了酒楼之后,便对着左右叹息道:“钱尚书退仕之后,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君子就不多了啊…”
处处碰壁的袁崇焕甚至一度想过要走一走内务府的门路,不过在王承恩和吕琦客气的送还了礼物和拜帖之后,他知道这条路也还是走不通了。
迫不得已之下,袁崇焕只能再次前去拜见孙承宗,希望能够借助师徒之情,令这位座师帮自己一把。袁崇焕跑回京城的第一日就去拜见了孙承宗,只是当时就被拒之于门外了。
此刻他无路可走,也只能再次来到了孙承宗的府邸。三月下旬的北京原本应当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了,但是因为今年开春以来雨水稀少,就连探出墙头的几株杏花都有些无精打采的,找不到几分春天的气息。
心中焦虑不安的袁崇焕更是无心观赏这挑出墙外来的春色,只是一心盘算着见到孙承宗后自己该说什么。只不过他虽然花费了不小的心思组织了言辞,却依然没有任何用武之地。孙承宗依然拒绝见他。
袁崇焕真是有些不相信,这位平日里一向支持和关照自己的老师,今日会如此绝情。他不由不上前对着出来传话的孙承宗四子孙镐再次询问道:“老师真的对我如此绝情吗?连一面都不愿见?”
比袁崇焕稍稍年轻了几岁的孙镐,也只能苦笑着拱手回道:“去年入冬之后,父亲就一直卧病在床。若不是宫内派出的医生精心料理,恐怕…
因此,实在不是父亲不愿意见你,而是无法见你啊。袁师兄,你的事情父亲已经无能力再管,还请师兄见谅。”
见到孙镐死活不让自己进府,袁崇焕也是有些心灰意懒了,不过就在他预备离去时,却又抬头向着孙镐小心问道:“老师就算不见我,难道连一句话也没留给我吗?”
孙镐迟疑了下,方才犹豫着说道:“父亲最近说话颠三倒四的,我实在不知他这句话是传给你的,还是一贯的胡言乱语。”
袁崇焕的精神顿时一振,他赶紧说道:“你且说来听听,我自会分辨老师的用意。”
孙镐回想了下,才慢吞吞的说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且好自为之吧。
怎么说师兄现在都是封疆大吏,还有什么需要好自为之的。因此我觉得这话未必是说给师兄听的…”
孙镐还在絮絮叨叨的解释时,袁崇焕却突然沉默了下去,对于他后边的话语并没有如何听取。从孙承宗府上返回之后,袁崇焕终于停下了四处找门路,试图留在国内的举动,开始安静的待在家中准备,等待出海日子的到来。
京城舆论的导向,正深刻的影响着外地的舆论,而且还掩盖了许多正在悄悄改变大明政治格局的事项。比如平息了衮楚克台吉之乱的首功之臣,丰大总督袁崇焕被任命为海外总督区总督的消息,就这样被舆论所淹没了,基本没有引起什么波澜来。
袁崇焕自然是不甘心就这么被流放到海外去的,不管是他还是其他人,都认为这是一种流放而不是什么委以重任。但是,在他极力试图寻找门路自救的时候,他的同年好友此时却对他表示了无能为力,毕竟大家的视线都集中在了铸币法案和今年抗旱救灾的事务上,对于一位海外总督的任命,实在是无心关注,也无力关心。
许多官员都在担心,在这一轮抗旱救灾事务的问题上,他们是否要面临再次站队的问题。在过去的十来年中,每次朝廷想要推动什么大事件时,总是先放风出来,然后根据舆论的导向对那些坚持己见的官员进行清洗。
因此到了崇祯十三年,当朝廷以抗旱赈灾的名义推出铸币法案时,底层的大多数官员想的不是法案究竟可不可行,而是自己应当选择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才不会被朝廷再次清洗掉。
这些官员连自己的位子都有些摇摇欲坠了,如何还能够想着去替袁崇焕发声。就连一向和袁崇焕交好的清流刘斯琜,也劝说其还是接受任命出海,待时局好转再设法联络众人为其说情,使之调回国内。
袁崇焕听后顿时不悦的说道:“静海城距离中国有**之遥,据说一来一去就需要一年半以上的的时间。我现在都已经五十六了,待到回来时,起码也得六十。到了那个时候,我回来还能做什么?”
袁崇焕和刘斯琜等人终究还是没能谈妥,这场宴席最终还是不欢而散了。等袁崇焕离开了酒楼之后,便对着左右叹息道:“钱尚书退仕之后,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君子就不多了啊…”
处处碰壁的袁崇焕甚至一度想过要走一走内务府的门路,不过在王承恩和吕琦客气的送还了礼物和拜帖之后,他知道这条路也还是走不通了。
迫不得已之下,袁崇焕只能再次前去拜见孙承宗,希望能够借助师徒之情,令这位座师帮自己一把。袁崇焕跑回京城的第一日就去拜见了孙承宗,只是当时就被拒之于门外了。
此刻他无路可走,也只能再次来到了孙承宗的府邸。三月下旬的北京原本应当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了,但是因为今年开春以来雨水稀少,就连探出墙头的几株杏花都有些无精打采的,找不到几分春天的气息。
心中焦虑不安的袁崇焕更是无心观赏这挑出墙外来的春色,只是一心盘算着见到孙承宗后自己该说什么。只不过他虽然花费了不小的心思组织了言辞,却依然没有任何用武之地。孙承宗依然拒绝见他。
袁崇焕真是有些不相信,这位平日里一向支持和关照自己的老师,今日会如此绝情。他不由不上前对着出来传话的孙承宗四子孙镐再次询问道:“老师真的对我如此绝情吗?连一面都不愿见?”
比袁崇焕稍稍年轻了几岁的孙镐,也只能苦笑着拱手回道:“去年入冬之后,父亲就一直卧病在床。若不是宫内派出的医生精心料理,恐怕…
因此,实在不是父亲不愿意见你,而是无法见你啊。袁师兄,你的事情父亲已经无能力再管,还请师兄见谅。”
见到孙镐死活不让自己进府,袁崇焕也是有些心灰意懒了,不过就在他预备离去时,却又抬头向着孙镐小心问道:“老师就算不见我,难道连一句话也没留给我吗?”
孙镐迟疑了下,方才犹豫着说道:“父亲最近说话颠三倒四的,我实在不知他这句话是传给你的,还是一贯的胡言乱语。”
袁崇焕的精神顿时一振,他赶紧说道:“你且说来听听,我自会分辨老师的用意。”
孙镐回想了下,才慢吞吞的说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且好自为之吧。
怎么说师兄现在都是封疆大吏,还有什么需要好自为之的。因此我觉得这话未必是说给师兄听的…”
孙镐还在絮絮叨叨的解释时,袁崇焕却突然沉默了下去,对于他后边的话语并没有如何听取。从孙承宗府上返回之后,袁崇焕终于停下了四处找门路,试图留在国内的举动,开始安静的待在家中准备,等待出海日子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