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重要,他不仅连接着西亚、中亚和南亚,而且境内多山地,形势险要之处比比皆是,正是所谓的形胜之地。
中亚、西亚王国若是控制住了阿富汗,就能进入富庶的印度大陆。而印度大陆上的王朝若是掌握了阿富汗,就等于扼制住了北面强敌的入侵。
因此,自从古尔王朝被覆灭之后,阿富汗人就再也没能掌握住自己的命运过。
自帖木儿的子孙巴布尔在巴特纳打败比哈尔的阿富汗族首领和伊卜拉欣·洛迪的嗣君,建立了莫卧儿王朝之后,阿富汗人就再次陷入了分裂之中。此时阿富汗的大部分领土正为莫卧儿帝国和萨法维王朝所分割,剩下的一部分则归于布哈拉汗国。
在这些强大邻国的交替统治下,阿富汗人看不到任何未来,直到明国率领联军进驻了费尔干纳盆地,轻松利落的把布哈拉人赶出了这一区域。
兴都库什山下的阿富汗部族,在观察了明人的动向将近一年之后,终于忍不住派人翻过群山向明军示好,希望能够获得这个刚刚出现在中亚的强大势力的支持,从而恢复阿富汗人的独立地位。
至于另一拨自称希瓦汗国的使者,实际上是前希瓦汗阿拉布·穆罕默德汗之子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的使者。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虽然都是乌兹别克人统治的王国,但是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
一直以来,布哈拉汗国就希望能够吞并希瓦汗国组织一个疆域更大的乌兹别克王国,而希瓦汗则通过引入土库曼人来对抗布哈拉汗国的势力入侵。这种引狼入室的手段终于为希瓦汗国带来了灾祸。
1622年,在土库曼贵族的支持下,阿拉布·穆罕默德汗被其子哈巴什和伊里巴尔斯废黜。长子伊斯芬迪亚尔虽然起兵讨伐两个发动叛变的弟弟,但是为了获得汗位,最终还是向土库曼人屈服了。原本站在兄长伊斯芬迪亚尔一边讨伐两个兄长的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对此大失所望,于是离开了祖国避居波斯。
虽然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离开希瓦汗国,但并非对于国内事务毫不关心。只不过此时的希瓦汗国北部为土库曼贵族所控制,南部为布哈拉汗国所驻军,面对如此强大的两个敌人,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只能选择隐忍。
不过随着明国联军和布哈拉汗国之间的战争爆发,失去了费尔干纳盆地的布哈拉人不得不将驻扎在希瓦汗国南部的军队撤离,以对付南方的明国联军,这就让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看到了机会。
虽然希瓦汗国的土地上只剩下了土库曼人这一只恶狼,但是掌握了伊斯芬迪亚尔正统名义统治希瓦汗国的土库曼人,依然不是单枪匹马且久居国外的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能够独立应付的。
如果较为稳妥一些的话,自然是等希瓦汗伊斯芬迪亚尔的去世,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的胜算会更大一些。但是他此时已经无法等待这么久,因为他担心一旦明人同布哈拉人媾和,布哈拉汗国的军队就会重新回到希瓦汗国的土地上,那么那时他就更没有什么机会了。
再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选择游说明人,只要活得了明人的支持,他不仅不必再担心布哈拉汗国从后方进攻他,也不必再担心单独面对土库曼人的军事压力了。
而相比起临近的恶狼,远方的猛虎显然更适合作为希瓦人的盟友。正是抱着这一想法,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才派出了自己最为忠诚的部下,穿过了布哈拉军的严密封锁,来到了安集延城。
经过仔细衡量之后,樊一蘅还是决定尽力扶持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而不是地理位置更近的阿富汗人。虽然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但是明军却不能翻越群山进入阿富汗,而必须绕道布哈拉汗国西部的图兰低地。
双方在地图上看起来近,事实上却相当的远,明军实在是难以支援对方。但是希瓦汗国就不同了,只要明军冲出费尔干纳盆地的西部边境,就距离希瓦汗国不远了。
有了希瓦汗国这样一个盟友,不仅让明军在中亚找到了一个支点,同时还控制住了南面的撒马尔罕和东面的哈萨克草原,更是让大明的商队可以直接通往里海和黑海,这是大明真正所需要的盟友。
樊一蘅于是叫过了自己的幕僚,让其去见那些阿富汗人的代表,给予他们一些口头上的支援。而他则亲自接见了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的使者,想要确定这位希瓦汗国的王子究竟有没有这个资格和实力成为大明所需要的盟友。
中亚、西亚王国若是控制住了阿富汗,就能进入富庶的印度大陆。而印度大陆上的王朝若是掌握了阿富汗,就等于扼制住了北面强敌的入侵。
因此,自从古尔王朝被覆灭之后,阿富汗人就再也没能掌握住自己的命运过。
自帖木儿的子孙巴布尔在巴特纳打败比哈尔的阿富汗族首领和伊卜拉欣·洛迪的嗣君,建立了莫卧儿王朝之后,阿富汗人就再次陷入了分裂之中。此时阿富汗的大部分领土正为莫卧儿帝国和萨法维王朝所分割,剩下的一部分则归于布哈拉汗国。
在这些强大邻国的交替统治下,阿富汗人看不到任何未来,直到明国率领联军进驻了费尔干纳盆地,轻松利落的把布哈拉人赶出了这一区域。
兴都库什山下的阿富汗部族,在观察了明人的动向将近一年之后,终于忍不住派人翻过群山向明军示好,希望能够获得这个刚刚出现在中亚的强大势力的支持,从而恢复阿富汗人的独立地位。
至于另一拨自称希瓦汗国的使者,实际上是前希瓦汗阿拉布·穆罕默德汗之子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的使者。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虽然都是乌兹别克人统治的王国,但是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
一直以来,布哈拉汗国就希望能够吞并希瓦汗国组织一个疆域更大的乌兹别克王国,而希瓦汗则通过引入土库曼人来对抗布哈拉汗国的势力入侵。这种引狼入室的手段终于为希瓦汗国带来了灾祸。
1622年,在土库曼贵族的支持下,阿拉布·穆罕默德汗被其子哈巴什和伊里巴尔斯废黜。长子伊斯芬迪亚尔虽然起兵讨伐两个发动叛变的弟弟,但是为了获得汗位,最终还是向土库曼人屈服了。原本站在兄长伊斯芬迪亚尔一边讨伐两个兄长的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对此大失所望,于是离开了祖国避居波斯。
虽然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离开希瓦汗国,但并非对于国内事务毫不关心。只不过此时的希瓦汗国北部为土库曼贵族所控制,南部为布哈拉汗国所驻军,面对如此强大的两个敌人,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只能选择隐忍。
不过随着明国联军和布哈拉汗国之间的战争爆发,失去了费尔干纳盆地的布哈拉人不得不将驻扎在希瓦汗国南部的军队撤离,以对付南方的明国联军,这就让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看到了机会。
虽然希瓦汗国的土地上只剩下了土库曼人这一只恶狼,但是掌握了伊斯芬迪亚尔正统名义统治希瓦汗国的土库曼人,依然不是单枪匹马且久居国外的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能够独立应付的。
如果较为稳妥一些的话,自然是等希瓦汗伊斯芬迪亚尔的去世,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的胜算会更大一些。但是他此时已经无法等待这么久,因为他担心一旦明人同布哈拉人媾和,布哈拉汗国的军队就会重新回到希瓦汗国的土地上,那么那时他就更没有什么机会了。
再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选择游说明人,只要活得了明人的支持,他不仅不必再担心布哈拉汗国从后方进攻他,也不必再担心单独面对土库曼人的军事压力了。
而相比起临近的恶狼,远方的猛虎显然更适合作为希瓦人的盟友。正是抱着这一想法,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才派出了自己最为忠诚的部下,穿过了布哈拉军的严密封锁,来到了安集延城。
经过仔细衡量之后,樊一蘅还是决定尽力扶持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而不是地理位置更近的阿富汗人。虽然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但是明军却不能翻越群山进入阿富汗,而必须绕道布哈拉汗国西部的图兰低地。
双方在地图上看起来近,事实上却相当的远,明军实在是难以支援对方。但是希瓦汗国就不同了,只要明军冲出费尔干纳盆地的西部边境,就距离希瓦汗国不远了。
有了希瓦汗国这样一个盟友,不仅让明军在中亚找到了一个支点,同时还控制住了南面的撒马尔罕和东面的哈萨克草原,更是让大明的商队可以直接通往里海和黑海,这是大明真正所需要的盟友。
樊一蘅于是叫过了自己的幕僚,让其去见那些阿富汗人的代表,给予他们一些口头上的支援。而他则亲自接见了阿布勒哈兹·巴哈杜尔的使者,想要确定这位希瓦汗国的王子究竟有没有这个资格和实力成为大明所需要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