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的政体虽然多处效仿大明,但是也依然留存着许多部落习俗。黄台吉解决了四大贝勒共治的多头政治之后,就开始着手建立**集权的政体,并仿效中原王朝设立六部管理国内大小事务,从而转变天命时代诸贝勒议政的部族传统。
这一点从其改元崇德以来,把临朝听政的地方从东路的大政殿转移到中路的崇政殿,即可见一斑。努尔哈赤所建的大政殿,按照满语的意思应当叫做大衙门,与其说大政殿是努尔哈赤临朝听政的地方,倒不如说这里是努尔哈赤办理公事的官署。
因此大政殿议事,其实更着重于一个议字,诸贝勒、诸大臣在大政殿内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对国家大政形成公论,而一旦形成了公论,即便是汗王本人也无权否定。
但是崇政殿则不同,这里就是黄台吉临朝听政处理国事的所在,一切大小事务的最后决断权力都在于黄台吉一人手中,诸贝勒、诸大臣在未得到黄台吉的允许之前,连发表意见的权力都没有。
所以,崇德改元之后,大政殿基本就被荒废了,一年开不了几次门。国中大小事务,基本上都决断于崇政殿。这种政治体制上的变革,有效的加强了黄台吉手中的权力。但是这同样也使得黄台吉把精力浪费在了许多琐碎的小事上面,令其精疲力竭,难以面面俱到。
黄台吉今日所做的一切,其实明太祖朱元璋都干过,但黄台吉不及朱元璋多矣,毕竟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前,曾经在底层沉浮了几十年,对于官僚基层的弊端可谓是了如指掌。而黄台吉不仅没有朱元璋的阅历,作为边疆少数民族的出身,更是让他难以对中原的官僚体制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
因此黄台吉对于后金的**,只能是一边学习大明,一边摸索修改,从而找出一条适合于满人治理国家的道路来。应该来说,在范永斗逃跑之前,满清的国势还是鲜花着锦,不管谁来看,这都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新兴强国。
但是当范永斗逃跑之后,黄台吉所建立的这套体制的弊端就暴露了出来。由于一切权力都集中到了黄台吉手中,因此下面的人遇到这样的大事都不敢负责,只会把问题上交,等待黄台吉做出一个决定。
英俄尔岱虽然在处理这一事件时怀有私心,但他在程序上却并没有犯错。自崇德改元以来,黄台吉一直在给大小贝勒和八旗重臣们立规矩,就连牛录章京管理本牛录事务,如果没有向刑部汇报,都要对其进行处罚,更何况是范永斗逃亡这等大事了。
而黄台吉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他在政治和军事上天分,还不足以让他无师自通的了解什么叫做货币战争,什么叫做金融危机。因此在大清元和股市双双下挫时,黄台吉的第一反应和户部的官员没什么区别,先捂住金银和物资,不能拿它们去兑换不值钱的纸张。
但是当沈阳的市面上开始萧条起来,商户们纷纷关门结业,中下阶层的八旗家庭变的一贫如洗,人人怨气满腹时,他此时又有些醒悟了过来,拒绝兑换大清元将直接损害到他的声誉,和动摇满清的根基,八旗子弟对于这个国家的忠诚。
这令他不得不召集诸贝勒和六部满汉重臣在崇政殿进行商议,讨论如何应对此事。这几天的大清元贬值,除了一些有内幕消息的贝勒和大臣之外,一些小贝勒和大臣们也纷纷中了招。事实上他们本来是不亏损的,但是因为没有渠道把股市中获利的大清元换成金银、大明元或是物资,使得他们只能看着自己的财富打了水漂。
因此在黄台吉召集众人开会时,这些损失惨重的贝勒和大臣们首先就将矛头对准了户部,认为这都是户部停止兑换大清元造成的恶果。户部承政英俄尔岱既不能在事前监管好银行,事后又应对失措,应当予以重罚。
对于这些怨气满腹的贝勒和大臣们,就连黄台吉也难以阻止,他只能好言安抚了一番,然后说道:“今日我们只讨论如何解决市面萧条、大清元贬值和股票暴跌的问题,至于责任问题,今日暂时不讨论。英俄尔岱,你是户部承政,这些天也应该对事件有所了解了,你先说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英俄尔岱倒也不是白得了理财能臣的称号,他这些日子里东奔西走,又不断的找人谈话,总算是明白了大清究竟面临了一个什么问题。
因此,见黄台吉询问后,便先告了一声罪,才斟词酌句的说道:“臣惭愧,虽然这些日子查找了许多典籍,也询问了许多商人,但是对于我大清面临的问题,依然还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并未全然掌握。
就目前来看,我大清面临的问题和受到自然灾害时遇到的问题并不类似。虽然看起来症状倒是很相似,市面上的商铺纷纷关门,物价飞涨到普通百姓难以忍受。
但是我们现在手中的物资其实并不匮乏,特别是粮食完全可以满足百姓的需求。唯一的问题是百姓买不起,因为他们手中没有钱,确切的说是没有除了大清元之外的钱。
因为各家商户都不肯收取大清元,这就使得百姓手中的大清元变成了废纸。在范永斗逃亡之前,大清元和大明元的官方兑换比是1:1,民间兑换比是0.85:1。<

章节目录

挽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恩星小说只为原作者苏长清王承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苏长清王承恩并收藏挽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