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年润四月,抵挡了暹罗王国、葡萄牙人、阿拉干王国和中国海盗组成的雇佣军近一年多后的缅甸王国,在接到了大明云贵总督派出使者问责此前缅甸在**的种种冒犯之举后,意识到大明也可能参与到这场针对缅甸的战争来,终于选择了向大明使者屈服,承认了大明拥有居中调解这场战争的权力。
这场反缅同盟掀起的缅甸战争,终于在缅甸今年雨季到来之前结束了。五月到六月,他隆王的代表、大明云贵总督的代表、还有反缅同盟派出的代表,三方代表齐集于缅甸旧都勃固进行停战谈判。
面对反缅同盟的强大武力和大明使者施加的政治压力下,他隆王的代表不得不同意了反缅同盟提出的,将伊洛瓦底江下游三角洲割让给阿拉干王国,将清迈等地还给暹罗王国,沙廉附近地区开放为自由贸易港,大明、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拥有在勃固设立租借地经营商业的权力。
缅甸虽然失去了小半个下缅甸地区和上次战争中侵占的暹罗土地,但是这份和平协议无疑也是极大的打击了以勃固为中心的孟族势力,极大的稳固了迁都阿瓦的他隆王的政权。
大明这边虽然没有直接出兵,但也同样得到了极大的好处。缅甸不得不将孟养宣慰司还给大明,并承诺在孟养下方的木邦宣慰司为非军事区,大明百姓可以在这一地区自由往来和从事任何职业。
而沙廉附近设立的自由贸易港,也落入了大明的控制之下。钟斌、李魁奇把沙廉视为了前往印度大陆的前进基地,开始从国内和越南地区迁移民众前来开发此地。英国、荷兰虽然没有在缅甸战争中出力,但是却获得了不菲的好处。因此他们同葡萄牙人一般,都期望中国继续向印度大陆拓展势力,从而可以从中牟取利益,开始不断向中国人提供关于印度大陆的情报。
对于云贵总督洪承畴来说,缅甸王的服软,倒是给他增加了许多威望。缅北地区复杂的地形和茂密的原始森林,使得和缅甸交界的云南地方一直处于光挨打却难以还手的尴尬处境,即便中间大明朝廷偶尔奋起了一把,也最多打到阿瓦而不能打到王都勃固,因此难以迫使缅王屈服。等到明军一离开,缅军就去而复返了。
缅甸的这种不断蚕食的战略,使得大明原本设置在此地的三宣六慰体制,大多被毁坏了。而失去了体制的庇佑之后,边界的诸多土司就不得不单独面对缅甸的入侵,这显然是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
于是在缅甸数十年成功的蚕食政策下,云南土司对于缅甸不免存在着一种莫名的恐惧。他们打不过缅甸人,而明军又奈何不了缅甸人,和缅甸交界地区的土司便不得不向缅王私下沟通往来,在大明和缅甸之间摇摆不定了。
但是这次大明没有出兵,只是用了一个使者就让缅王归还了好大一片土地,这是当年黔国公府都未能做到的事。几乎当同缅甸的和约传回昆明时,云南各地的土司便已经纷纷前往昆明,向洪承畴再次庆贺效忠了。黔国公府在云南根深蒂固的影响力,第一次被朝廷的权威所真正盖住了。
而趁着这些土司的态度软化,洪承畴再一次推动了沟通云南各地的交通设施建设,并加强了对于一些土司地区的控制,让朝廷的影响力真正渗入到普通民众之中去了,从而让云南真正成为朝廷的云南。
就在大明的南方边疆因为缅甸战争而进行着改变的时候,东协对于巴达维亚的战争的结果也在深刻的改变着大明和日本。
在从前,除了东南沿海那些长久保持着传统贸易习惯的海商家庭外,内陆的大明商人们对于海外贸易都是持着畏惧的心态的。不仅仅是因为海上多风浪等自然灾害,而是离开了大陆之后,他们缺乏保卫自己财产的能力。
但是随着战胜巴达维亚的消息传回国内,各种对于南洋富饶资源的描述,和大明海军在该地保护自家商民的事迹在报纸上就流行了起来。这样的宣传后果,便是让不少内陆地区的商人开始接受,南洋地区其实和广东等地的安全程度是差不多的,在南洋也是有着朝廷可以进行依靠的。
于是在海禁开放后出现的海外贸易热潮后,出现了第二波的海外热潮。和第一波以东南沿海地区商人为主的海外贸易热潮不同,这一波以湖广、四川等地商人为主的出海热潮,却是奔着前往海外圈占土地发展种植园经济去的。
朝廷对于宗室土地的清理,显然已经引起了不少精明地主的警惕。而海外土地较少的税收及大明对于进口粮食的免税政策,让这些经营商业的地主意识到,他们卖掉国内的土地前往国外,起码能够购回五-十倍的土地,而这些国外的土地生产出来的粮食运回国内销售之后,获利显然比现在国内
这场反缅同盟掀起的缅甸战争,终于在缅甸今年雨季到来之前结束了。五月到六月,他隆王的代表、大明云贵总督的代表、还有反缅同盟派出的代表,三方代表齐集于缅甸旧都勃固进行停战谈判。
面对反缅同盟的强大武力和大明使者施加的政治压力下,他隆王的代表不得不同意了反缅同盟提出的,将伊洛瓦底江下游三角洲割让给阿拉干王国,将清迈等地还给暹罗王国,沙廉附近地区开放为自由贸易港,大明、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拥有在勃固设立租借地经营商业的权力。
缅甸虽然失去了小半个下缅甸地区和上次战争中侵占的暹罗土地,但是这份和平协议无疑也是极大的打击了以勃固为中心的孟族势力,极大的稳固了迁都阿瓦的他隆王的政权。
大明这边虽然没有直接出兵,但也同样得到了极大的好处。缅甸不得不将孟养宣慰司还给大明,并承诺在孟养下方的木邦宣慰司为非军事区,大明百姓可以在这一地区自由往来和从事任何职业。
而沙廉附近设立的自由贸易港,也落入了大明的控制之下。钟斌、李魁奇把沙廉视为了前往印度大陆的前进基地,开始从国内和越南地区迁移民众前来开发此地。英国、荷兰虽然没有在缅甸战争中出力,但是却获得了不菲的好处。因此他们同葡萄牙人一般,都期望中国继续向印度大陆拓展势力,从而可以从中牟取利益,开始不断向中国人提供关于印度大陆的情报。
对于云贵总督洪承畴来说,缅甸王的服软,倒是给他增加了许多威望。缅北地区复杂的地形和茂密的原始森林,使得和缅甸交界的云南地方一直处于光挨打却难以还手的尴尬处境,即便中间大明朝廷偶尔奋起了一把,也最多打到阿瓦而不能打到王都勃固,因此难以迫使缅王屈服。等到明军一离开,缅军就去而复返了。
缅甸的这种不断蚕食的战略,使得大明原本设置在此地的三宣六慰体制,大多被毁坏了。而失去了体制的庇佑之后,边界的诸多土司就不得不单独面对缅甸的入侵,这显然是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
于是在缅甸数十年成功的蚕食政策下,云南土司对于缅甸不免存在着一种莫名的恐惧。他们打不过缅甸人,而明军又奈何不了缅甸人,和缅甸交界地区的土司便不得不向缅王私下沟通往来,在大明和缅甸之间摇摆不定了。
但是这次大明没有出兵,只是用了一个使者就让缅王归还了好大一片土地,这是当年黔国公府都未能做到的事。几乎当同缅甸的和约传回昆明时,云南各地的土司便已经纷纷前往昆明,向洪承畴再次庆贺效忠了。黔国公府在云南根深蒂固的影响力,第一次被朝廷的权威所真正盖住了。
而趁着这些土司的态度软化,洪承畴再一次推动了沟通云南各地的交通设施建设,并加强了对于一些土司地区的控制,让朝廷的影响力真正渗入到普通民众之中去了,从而让云南真正成为朝廷的云南。
就在大明的南方边疆因为缅甸战争而进行着改变的时候,东协对于巴达维亚的战争的结果也在深刻的改变着大明和日本。
在从前,除了东南沿海那些长久保持着传统贸易习惯的海商家庭外,内陆的大明商人们对于海外贸易都是持着畏惧的心态的。不仅仅是因为海上多风浪等自然灾害,而是离开了大陆之后,他们缺乏保卫自己财产的能力。
但是随着战胜巴达维亚的消息传回国内,各种对于南洋富饶资源的描述,和大明海军在该地保护自家商民的事迹在报纸上就流行了起来。这样的宣传后果,便是让不少内陆地区的商人开始接受,南洋地区其实和广东等地的安全程度是差不多的,在南洋也是有着朝廷可以进行依靠的。
于是在海禁开放后出现的海外贸易热潮后,出现了第二波的海外热潮。和第一波以东南沿海地区商人为主的海外贸易热潮不同,这一波以湖广、四川等地商人为主的出海热潮,却是奔着前往海外圈占土地发展种植园经济去的。
朝廷对于宗室土地的清理,显然已经引起了不少精明地主的警惕。而海外土地较少的税收及大明对于进口粮食的免税政策,让这些经营商业的地主意识到,他们卖掉国内的土地前往国外,起码能够购回五-十倍的土地,而这些国外的土地生产出来的粮食运回国内销售之后,获利显然比现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