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弘遇等两人被引入殿内之后,便在一旁的王承恩的指点下,对崇祯行了礼。
在肃穆的大殿内,加上周围陌生人员的注视,另一位江氏董事浑身发抖,满头的大汗,根本不敢抬头和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对视,这无疑让崇祯有些失望。
不过和他站在一起的田弘遇倒是镇静多了,朱由检便将注意力转到了田弘遇身上,对他说道:“叫你们过来参加这次会议,是朝廷有需要四海贸易公司协助的地方,所以朕希望作为公司代表的你们两人,待会可以毫无隐瞒的回答朕和郭尚书的提问,你们可有问题吗?”
田弘遇小心翼翼的扯了扯同伴,然后才对着崇祯回答道:“当然没有问题,四海贸易公司既是大明治下的商行,其中也有陛下的财产,听从陛下的命令,乃是理所当然的事。”
听了田弘遇得体的回答,朱由检心里也还是满意的,就这番回答来看,自己这位岳父可比另一位强多了。他不由笑了笑说道:“那么朕先说第一件事,以去年和后金作战消耗的各项物资为基准,你和郭尚书一起核对一下。朕想知道,户部仓库和四海商行拥有的物资相加起来,究竟能不能满足这个物资储备的标准数量…”
在崇祯的命令下,郭允厚带着两名户部官员拿着一份册子,开始和田弘遇两人核对了起来。
当殿内的讨论转变为对账模式之后,田弘遇身边的同伴终于慢慢恢复了正常。不管是田弘遇还是这位江氏,都是正经的商人出身,相比起还要依靠账本的几位户部官员,他们只是光凭记忆力,就能从嘴里吐出一连串的数字了。
原本看着那位在陛下面前瑟瑟发抖的江氏,心里还有些鄙夷心态的户部官员,在两人展现出来的数字记忆力上,态度终于有了一些改变。特别是在对数字时,对方还善意的提醒了下,两名户部官员拿着账本临时计算数字时出现的错误,这让他们更是收敛起了刚刚的轻视。
花费了将近小半个钟头,郭允厚终于拿着一张刚刚核对出来的物资清单对着皇帝说道:“陛下,就目前来看,户部和四海贸易商行仓库内的物资汇总后,大约还有30万石大米的缺口和30万石以下物资的缺口…”
听着郭允厚报完了物资缺口的数量之后,朱由检想了一会问道:“30万石大米的缺口,先生有没有把今年应当解到的南方漕粮计算进去?”
郭允厚看了看周边的人员,上前走的崇祯身边小声的说道:“臣没有计算在内,虽然按照往年的惯例,每年要从南方解400万石漕粮入京,万历朝时漕粮的运输数目尚能落实,加上京营和辽西、蓟州边镇吃空额的数目不少,因此漕粮足用,只是户部银两不足。
不过万历朝之后,因为关外后金国的建立,使得辽西边军大量招募人手,使得户部储备的粮食和银两都不满足。不过京城百姓所需口粮,还是优先获得保证的。
自陛下登基之后,先是整顿京营,接着又极力在京城、天津开设工坊,以吸纳辽东难民和近畿流民,因此这两地的人口数目大增。
以前民用口粮和官吏、军队所需的俸禄,大约是1:1。但是到了今日,已经是民占300万石口粮,而官吏、军队需要120万石口粮的状况。现在的一石重量又比过去的一石稍高,乃是规定为每市石为200斤,因此每年的户部官仓都存在着粮食不足的问题。
好在河北地方对海河和滩涂进行了治理,提高了本地的粮食产量,加上海上捕捞业的兴起,特别是捕鲸业的发展,算是补充了漕粮不足的问题。
因此,以现在的漕粮,光是解决京、津两地的民用,已经有所不足,如何还能再挪用到作战口粮中去?这30万石大米,必须另外设法从南方购买运来京城。”
朱由检虽然心里有些小失望,但是他还是很平静的问道:“那么先生以为,这30万石大米应当如何购买?中间可有什么难题吗?”
郭允厚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边上的田弘遇,这才对着崇祯回道:“臣以为购买这30万石大米和其他物资都不难,今年太湖、和两湖地区收成还算不错,加上朝廷在当地兴修水利,推广轮作和旱改水,因此粮食增产已经可以预料的了。
而台湾今年除了甘蔗大丰收之外,水稻的播种面积也比去年增加了50%以上,台湾地区大约就有近5万石大米要运往大陆。因此今年江南粮价应当不会高于8毛5分,若是直接到乡村大户手中收取,价格也许还要更低一些。
30万石大米连运费加在一起,抵达天津港,所需应当不会超过30万元。这笔钱光是用今年南方收取的酒税支付,大约就应当足够了。
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户部手中的运力不足,内河漕运大约还能挤出15万石运力
在肃穆的大殿内,加上周围陌生人员的注视,另一位江氏董事浑身发抖,满头的大汗,根本不敢抬头和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对视,这无疑让崇祯有些失望。
不过和他站在一起的田弘遇倒是镇静多了,朱由检便将注意力转到了田弘遇身上,对他说道:“叫你们过来参加这次会议,是朝廷有需要四海贸易公司协助的地方,所以朕希望作为公司代表的你们两人,待会可以毫无隐瞒的回答朕和郭尚书的提问,你们可有问题吗?”
田弘遇小心翼翼的扯了扯同伴,然后才对着崇祯回答道:“当然没有问题,四海贸易公司既是大明治下的商行,其中也有陛下的财产,听从陛下的命令,乃是理所当然的事。”
听了田弘遇得体的回答,朱由检心里也还是满意的,就这番回答来看,自己这位岳父可比另一位强多了。他不由笑了笑说道:“那么朕先说第一件事,以去年和后金作战消耗的各项物资为基准,你和郭尚书一起核对一下。朕想知道,户部仓库和四海商行拥有的物资相加起来,究竟能不能满足这个物资储备的标准数量…”
在崇祯的命令下,郭允厚带着两名户部官员拿着一份册子,开始和田弘遇两人核对了起来。
当殿内的讨论转变为对账模式之后,田弘遇身边的同伴终于慢慢恢复了正常。不管是田弘遇还是这位江氏,都是正经的商人出身,相比起还要依靠账本的几位户部官员,他们只是光凭记忆力,就能从嘴里吐出一连串的数字了。
原本看着那位在陛下面前瑟瑟发抖的江氏,心里还有些鄙夷心态的户部官员,在两人展现出来的数字记忆力上,态度终于有了一些改变。特别是在对数字时,对方还善意的提醒了下,两名户部官员拿着账本临时计算数字时出现的错误,这让他们更是收敛起了刚刚的轻视。
花费了将近小半个钟头,郭允厚终于拿着一张刚刚核对出来的物资清单对着皇帝说道:“陛下,就目前来看,户部和四海贸易商行仓库内的物资汇总后,大约还有30万石大米的缺口和30万石以下物资的缺口…”
听着郭允厚报完了物资缺口的数量之后,朱由检想了一会问道:“30万石大米的缺口,先生有没有把今年应当解到的南方漕粮计算进去?”
郭允厚看了看周边的人员,上前走的崇祯身边小声的说道:“臣没有计算在内,虽然按照往年的惯例,每年要从南方解400万石漕粮入京,万历朝时漕粮的运输数目尚能落实,加上京营和辽西、蓟州边镇吃空额的数目不少,因此漕粮足用,只是户部银两不足。
不过万历朝之后,因为关外后金国的建立,使得辽西边军大量招募人手,使得户部储备的粮食和银两都不满足。不过京城百姓所需口粮,还是优先获得保证的。
自陛下登基之后,先是整顿京营,接着又极力在京城、天津开设工坊,以吸纳辽东难民和近畿流民,因此这两地的人口数目大增。
以前民用口粮和官吏、军队所需的俸禄,大约是1:1。但是到了今日,已经是民占300万石口粮,而官吏、军队需要120万石口粮的状况。现在的一石重量又比过去的一石稍高,乃是规定为每市石为200斤,因此每年的户部官仓都存在着粮食不足的问题。
好在河北地方对海河和滩涂进行了治理,提高了本地的粮食产量,加上海上捕捞业的兴起,特别是捕鲸业的发展,算是补充了漕粮不足的问题。
因此,以现在的漕粮,光是解决京、津两地的民用,已经有所不足,如何还能再挪用到作战口粮中去?这30万石大米,必须另外设法从南方购买运来京城。”
朱由检虽然心里有些小失望,但是他还是很平静的问道:“那么先生以为,这30万石大米应当如何购买?中间可有什么难题吗?”
郭允厚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边上的田弘遇,这才对着崇祯回道:“臣以为购买这30万石大米和其他物资都不难,今年太湖、和两湖地区收成还算不错,加上朝廷在当地兴修水利,推广轮作和旱改水,因此粮食增产已经可以预料的了。
而台湾今年除了甘蔗大丰收之外,水稻的播种面积也比去年增加了50%以上,台湾地区大约就有近5万石大米要运往大陆。因此今年江南粮价应当不会高于8毛5分,若是直接到乡村大户手中收取,价格也许还要更低一些。
30万石大米连运费加在一起,抵达天津港,所需应当不会超过30万元。这笔钱光是用今年南方收取的酒税支付,大约就应当足够了。
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户部手中的运力不足,内河漕运大约还能挤出15万石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