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三年元月30日,孙承宗带着战时大本营和新军抵达了京城北郊。虽然内阁几位学士已经带着百官出城迎接了返回的胜利之师,但崇祯依然换上了便服跑出城外,在北郊大营内先同孙承宗等战时大本营官员碰了次面,商议了下如何举办凯旋仪式的事务。
虽然内阁大部分成员都反对让军队入城举办什么凯旋仪式,他们一是担心这只上过战场的军队入城后会骚扰京城百姓;二来他们则是希望能够淡化这场胜利,从而避免抬高军队和皇帝在百姓心中的声望。
不过回京后一直没什么动作的崇祯,却给了这些官员们一次迎头痛击。他以快刀斩乱麻的速度作出了决定,绕过了内阁,让内务府和北京市政厅联手操办了入城凯旋仪式。
二月一日,从前线返回的各支军队被分成了七只队伍,从德胜门入城,然后绕紫禁城一周,通过东西长安街,再从德胜门返回北郊大营解散队伍,以表示军队已经完成了出征的任务,将他们的指挥权交还给了朝廷。
不管是新军也好,还是御前亲军和其他明军也罢,大军得胜归来入德胜门夸耀军功的凯旋仪式,也已经是上百年没有举行过的了。
虽然万历年间也有三大征的胜利,但因为都是边军立下的功劳,和京军没有什么关系,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入京的凯旋仪式了。
这一次却不同,在京营基础上建立的新军和御前亲卫改编的近卫军,都可算是京城出身的军队。当他们返回京城之后,京城之中参与这场凯旋式,向**军士欢呼的百姓,可谓人山人海。
平生第一次接受如此欢迎的大明军士,自然努力挺起了胸膛,竭力将自己最为勇武的样子,表现在这些京城百姓面前。宽阔的街道两侧,一些百姓笨拙的挥舞着市政厅发下来的红色小旗。而大部分没有获得旗帜的百姓,则激动的挥舞着他们能找到的各种能飘动的物品,比如女子的手帕、身上的围巾一角等等。
站在承天门上观礼的崇祯和文武官员们,他们所见的军队却同百姓眼中的军队大有区别。没能将分列式、鹅步、近代军服弄出来,朱由检觉得下面通过的明军总是缺少了几分气势。
而站在他右边的孙承宗等**谋部官员,对于下面经过的明军,都觉得军容齐整,算是大明少有的强军了。
站在崇祯左手的内阁及六部官员们,却对下面这些军人有些心生忌惮。这样一只不能掌握在内阁和文官手上的军队驻扎在京城,对于他们来说,总感到有种莫名的压力。以前京营虽然没什么战斗力,但是有文官控制的戎政府管束着,所以大家晚上都可以睡的很安稳。
然而今日,下面这只军队他们根本无从插手,这只军队也只听从于**谋部和皇帝的命令,要是京中真出了什么事,到时候说话算数的岂不是成了**谋部的这些武人,这实在有些让他们难以接受。
听着下面一群群军士经过承天门时,不断向城楼高喊万岁的声音,不少人的脸色就更黑了。而在某些官员的眼中,长安大街上被拆除的两道宫墙,就像是两张巨大豁口,实在是难看的要命。
不过第一次看着东西长安街全貌的朱由检却并不这么看,他觉的拆除了宫墙之后,眼前的风景倒是颇有几分后世天安门广场的风采了。
朱由检不停的向城楼下方经过的部队挥手,这为他迎来的更大的欢呼万岁的声音。孙承宗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思考了许久,觉得自己应当作出一项决定来了。
京城以内针对他的风暴,孙承宗自然不会是一无所知的,他在朝中的门生故吏早就将这些变故写信传达给了他。
对于一些官员们想要将他赶下参谋**的位置,孙承宗对此并没有感到过于愤怒,作为一名文官,他对于朝中那些同僚的担心和提防也是早有准备的。毕竟这并不是他经历的第一次,被朝中同僚猜忌而想要解除他的军权。
作为天启最为信任的老师,当日他受命出关恢复关外防线,也是关外的局势才开始稳定下来,朝堂上便有人担忧他的权势过大,带兵返京逼宫搞清君侧,便天天在天启面前上书攻击他,在朝中掀起了偌大的风波,最终以他主动辞职而平息了朝中的争议。
当然,当时正是党争最为激烈的时候,所以魏忠贤不放心他这个掌握了兵权的东林党人。而现在京城之内却还算平静,并没有闹到朝堂上两派官员势不两立的地步。只要他不愿意,并不需要再次主动请辞。
但孙承宗却不愿意被这些同僚拿封赏爵位来恶心自己,作为大明朝进士出身
虽然内阁大部分成员都反对让军队入城举办什么凯旋仪式,他们一是担心这只上过战场的军队入城后会骚扰京城百姓;二来他们则是希望能够淡化这场胜利,从而避免抬高军队和皇帝在百姓心中的声望。
不过回京后一直没什么动作的崇祯,却给了这些官员们一次迎头痛击。他以快刀斩乱麻的速度作出了决定,绕过了内阁,让内务府和北京市政厅联手操办了入城凯旋仪式。
二月一日,从前线返回的各支军队被分成了七只队伍,从德胜门入城,然后绕紫禁城一周,通过东西长安街,再从德胜门返回北郊大营解散队伍,以表示军队已经完成了出征的任务,将他们的指挥权交还给了朝廷。
不管是新军也好,还是御前亲军和其他明军也罢,大军得胜归来入德胜门夸耀军功的凯旋仪式,也已经是上百年没有举行过的了。
虽然万历年间也有三大征的胜利,但因为都是边军立下的功劳,和京军没有什么关系,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入京的凯旋仪式了。
这一次却不同,在京营基础上建立的新军和御前亲卫改编的近卫军,都可算是京城出身的军队。当他们返回京城之后,京城之中参与这场凯旋式,向**军士欢呼的百姓,可谓人山人海。
平生第一次接受如此欢迎的大明军士,自然努力挺起了胸膛,竭力将自己最为勇武的样子,表现在这些京城百姓面前。宽阔的街道两侧,一些百姓笨拙的挥舞着市政厅发下来的红色小旗。而大部分没有获得旗帜的百姓,则激动的挥舞着他们能找到的各种能飘动的物品,比如女子的手帕、身上的围巾一角等等。
站在承天门上观礼的崇祯和文武官员们,他们所见的军队却同百姓眼中的军队大有区别。没能将分列式、鹅步、近代军服弄出来,朱由检觉得下面通过的明军总是缺少了几分气势。
而站在他右边的孙承宗等**谋部官员,对于下面经过的明军,都觉得军容齐整,算是大明少有的强军了。
站在崇祯左手的内阁及六部官员们,却对下面这些军人有些心生忌惮。这样一只不能掌握在内阁和文官手上的军队驻扎在京城,对于他们来说,总感到有种莫名的压力。以前京营虽然没什么战斗力,但是有文官控制的戎政府管束着,所以大家晚上都可以睡的很安稳。
然而今日,下面这只军队他们根本无从插手,这只军队也只听从于**谋部和皇帝的命令,要是京中真出了什么事,到时候说话算数的岂不是成了**谋部的这些武人,这实在有些让他们难以接受。
听着下面一群群军士经过承天门时,不断向城楼高喊万岁的声音,不少人的脸色就更黑了。而在某些官员的眼中,长安大街上被拆除的两道宫墙,就像是两张巨大豁口,实在是难看的要命。
不过第一次看着东西长安街全貌的朱由检却并不这么看,他觉的拆除了宫墙之后,眼前的风景倒是颇有几分后世天安门广场的风采了。
朱由检不停的向城楼下方经过的部队挥手,这为他迎来的更大的欢呼万岁的声音。孙承宗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思考了许久,觉得自己应当作出一项决定来了。
京城以内针对他的风暴,孙承宗自然不会是一无所知的,他在朝中的门生故吏早就将这些变故写信传达给了他。
对于一些官员们想要将他赶下参谋**的位置,孙承宗对此并没有感到过于愤怒,作为一名文官,他对于朝中那些同僚的担心和提防也是早有准备的。毕竟这并不是他经历的第一次,被朝中同僚猜忌而想要解除他的军权。
作为天启最为信任的老师,当日他受命出关恢复关外防线,也是关外的局势才开始稳定下来,朝堂上便有人担忧他的权势过大,带兵返京逼宫搞清君侧,便天天在天启面前上书攻击他,在朝中掀起了偌大的风波,最终以他主动辞职而平息了朝中的争议。
当然,当时正是党争最为激烈的时候,所以魏忠贤不放心他这个掌握了兵权的东林党人。而现在京城之内却还算平静,并没有闹到朝堂上两派官员势不两立的地步。只要他不愿意,并不需要再次主动请辞。
但孙承宗却不愿意被这些同僚拿封赏爵位来恶心自己,作为大明朝进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