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五日清晨,东方才蒙蒙发白的时候,忍字山口的中军大帐内已经人声鼎沸了。李宏元及东路军诸位将领都被召集到了此处,听从李宏元等参谋讲述他们昨晚彻夜计算出来的作战计划的结果。
听完了李宏远的汇报之后,朱由检敲了敲身边的案几,,让帐内的众人安静下来之后,便开口说道:“朕已经决定,分出一只偏师奔袭三屯营城,实施围点打援的作战计划。
带兵从滦河东岸出击的将领,朕决定选吴怀。至于祖大寿则跟随在朕身边,负责从滦河西岸的攻势。
由此处抵达三屯营城不过一天的路程,吴怀率领偏师直接突破至三屯营城下,然后遮蔽三屯营城同外部的联系。预计到了第三、四日,武纳格率领的后金军必然会有所动作。则吴怀率领的偏师即可挑选地方,伏击后金援救三屯营城的军队。
而从滦河西岸前进的我军主力,前两日将会放缓行军速度。第三日开始便会全力向前进攻,若是武纳格军不去救援三屯营城,则朕会给吴怀所部新的指示,让吴怀所部渡过滦河,从后方进攻武纳格军。
若是武纳格军真的出兵去救援三屯营城了,则祖大寿将会带领本部骑兵突击,争取从滦河西面进攻被吴怀伏击的武纳格军。
这一仗,我们争取歼灭武纳格率领的后金嫡系,对于那些蒙古附庸部族、关门36部、科尔沁部的人马,只要他们不坚持就地抵抗,能迫使投降的投降,不愿投降想要撤离的,也网开一面,由他自去。
但是对于武纳格率领的所谓兀鲁特蒙古旗,还有这只军队中督战的女真兵马,务必不能放跑一人。谁要是能够留下武纳格,不论生死,朕都会在诸军面前为他斟酒贺功。
只要击败了武纳格的本部,我军主力同长城各关口调集的人马,就能毫无阻碍的进攻三屯营城。此城一下,则遵化之围也就算是解开了。
后金军队绕道远袭,既无后方可以依托,也无关内的支持者,现在东西两面都受我大明军队的进攻,他们必然是要就此退却的。
因此,三屯营城便是这场战争的转折点,只要我们攻下了这座城池,那么这场战事我们已经赢了七分。朕希望诸位将士继续奋力向前,在接下来的这场战役中全力以赴,彻底扭转战局,将后金人逐出关外,结束这场战争。”
王在晋思考了许久,终于承认按照参谋本部计算出来的时间表,并重新调整过的作战计划,要比昨日那个不成熟的方案可行的多。最为重要的是,这个作战计划已经标出了所有的风险因素,因此只要按照这个计划实施,就算无法取得预想中的胜利,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如果不能取得完全的胜利,皇帝显然是不可能接受自己的劝告退回后方的。与其和对面连续失败的后金军队对峙下去,等到后金援军上来发生其他变数,倒是不如按照这个计划实施下去。
胜利则有三屯营城为倚靠,东路明军也就免去了要同后金主力野战的风险。遇到挫败,也正好退守忍字山口,依托此处营地抵抗后金骑兵。不管如何,皇帝的安全都是可以保证的。
王在晋确定了这一点之后,便出声支持了皇帝的决定。有了兵部尚书的支持,崇祯的决定就更不是东路明军将领们能够动摇的了。
祖大寿虽然有些不乐意让吴怀得到了指挥偏师的机会,但是也不敢出声质疑皇帝和兵部尚书的一致意见,反而满面堆笑的赞美了皇帝的英明决断。
当次日太阳高高升起之后,吴怀便带着数位参谋和近五千骑兵越过了滦河,从滦河东岸向着三屯营城直扑而去了。
吴怀离开大营不久,祖大寿也带着2000多名骑兵作为明军的前锋,扫荡着滦河西岸,通往迁西城的道路。
迁西虽然有一座城墙环绕的土城,但是此地却不是什么县治所在。不过迁西城东北相邻滦河,西面和南面都有大山阻隔,因此倒是成了遵化到山海关通道上一处商旅中途歇脚的地方,此处也因商旅和军队往来而逐渐繁华了起来,倒是比迁安城更是热闹一些。
不过经过了后金同明军的几次易手之后,迁西城内的住户除了一些老弱病残之外,青壮不是翻山逃向了丰润、唐山地区,便是被后金军队抓走,成了新附汉军或是工匠营的一员。
失去了忍字山口的

章节目录

挽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恩星小说只为原作者苏长清王承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苏长清王承恩并收藏挽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