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如果每个都知道了这个事实,就会人人都想弄红烧肉吃,没人愿意吃糠咽菜了。
红烧肉一共就这么多,白米饭也只够一小部分人食用,大部分人平日里只能吃糠咽菜。如果人人都想吃红烧肉白米饭,不愿意吃糠咽菜,岂不是天天都要进行斗争。就算有人一时侥幸吃到了红烧肉和白米饭,但是下一顿是不是还有的吃,谁也没有把握。
于是吃着红烧肉的士大夫们认为,只要让大部分人不知道红烧肉是什么滋味,甚至于认为红烧肉白米饭同糠菜窝头没什么区别,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这么多纠纷了。
而为了能够长久保持自己吃红烧肉白米饭的权力,他们又制造了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由上至下给最下层的民众带上了从肉体到思想上的枷锁。
只要民众保持对于封建礼教的敬畏,对于外部世界和社会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他们就必然会依附和尊崇于本地的地主、缙绅和读书人,这也就构成了大明的统治秩序,也是千年以来每一个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之道。
毕自严作为大明士大夫中间的佼佼者,他能看出大明目前存在的问题,但是却无法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只能从中国历史的典籍中去寻找救治之途。他认为今天的大明之所以矛盾重重,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吏治**。而地方上缙绅的道德败坏,导致奸民群起而世风日下。
想要挽救大明的气运,还是在于重整人心,竖立道德上的标杆,希图恢复国初时政治清明的局面。但是他也并不认同,对活跃的民间商业进行全面的压制,恢复到某些道学先生推崇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纯粹农业社会中去。
毕竟他担任了亲民官这么久,比这些空谈阔论的道学先生们更为了解,今天的大明已经不能没有商业的存在了。南北经济发展的悬殊差距,使得北方失去了南方的粮食、布匹等货物,就会让百姓陷入到衣食无着的地步中去。
而且这一年来京城的变化,也让他重新树立了对于商业的认识,商业不仅仅在于互通有无,还能够给地方上带来大笔的税收,从而使得田不加赋而国用足。
毕自严所反对的是,崇祯过于抬高商人的地位,比如让商人自己探讨商业法律,并准许商人参与商业法庭的裁判,这无疑已经触动了士人的传统权力范围。
另一方面则是,政府过多的干预百姓的生活,把原本缙绅和读书人维持社会基层稳定的权力全部收归朝廷,这不仅大大的增加了朝廷治理地方的成本,还会破坏原本地方上的权力平衡,让朝廷和地方缙绅、读书人形成了对立的局面。
毕自严当然清楚,现在地方缙绅道德败坏,不少原本应当是维持地方稳定的缙绅,现在已经成为了引起社会矛盾激化的对象。这些缙绅蓄养着那些游手好闲的青皮流氓,鱼肉乡里,夺人产业,甚至于连同一阶层的士大夫们都不放过。
皇帝的质问,实在是让他难以回答。他明明知道皇帝说的也许是正确的,但是长久以来被灌输的儒家教育,又让他很难认同崇祯的说法。
看着毕自严默然不语,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毕卿既然现在还难以决断,那么就不妨先看着吧。左右京城都是在朕和朝廷的眼皮底下,就算是出了什么岔子,总还是可以再改回来的么…”
本就心思不怎么坚定的毕自严终于还是被崇祯给说服了,决定先让市政厅全面管理京城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送走了毕自严之后,崇祯让王承恩将山东巡抚沈宏所、同鲁肃王右长史张耀芳召了进来。待这两位官员进来之后,朱由检抬头细细打量了一眼。其中一位官员尚算年富力强,但是另一位却是头发花白,带着一副西洋眼睛,看起来身体颇为虚弱。
看起来年轻些的是山东巡抚沈宏所,而年老体弱的那位却是鲁肃王右长史张耀芳,接受了两人的行礼后,朱由检开门见山的对他两人说道:“朝廷准备对发源于山东境内的沂沭泗流域的季节性洪水进行治理。
初步设想是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蓄水,从骆马湖打通往灌河入海口的通道,从而分流洪水出海,保卫骆马湖周边、沂南、沂北的百姓家园和耕地,还可以把黄海夺淮后,此地因洪水荒废的土地重新开发出来。
虽然沂沭泗河流域涉及到山东、河南、南直隶三地,但是主要还是以山东为主。所以朕希望山东能够负担起治理河流的主要任务,不过沈巡抚向朕推荐了张长史,说你曾经对沂沭河进行过考察,并向他建议过治理的计划,所以朕请你来京城,想要听听你对治理这片流域的想法…”

章节目录

挽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恩星小说只为原作者苏长清王承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苏长清王承恩并收藏挽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