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却依然温和的劝说道:“我倒是不怕什么,就怕耽误了大汗的大事,我等可不是前来游玩的啊。
至于那个范长信,你却不必如此担心。他身上的罪行可比我们两人多的多了,要是被明国朝廷知道了,他有十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范文程拿黄台吉的名头压了他一下,让马国柱心里颇为不忿,不过他很快便被范文程转移了注意力,倒是同他谈论起范永斗这些年干了些什么的话题。
两人正有一搭没一搭的的交谈的时候,突然脚下的道路变得平坦开阔了起来。两人抬头往前看去,发觉在两座山头的中间,耸立着一道关门,关门两侧则是高大而又延绵不绝的城墙。
在这关门之前,车队中的人马真是显得极为渺小,果然不愧是大明北方的第一道防线,**长城。
这道关门叫做小境门,乃是张家口出入长城的主要通道。虽然这里是张家口最主要的贸易通道,但是这门开的又狭又矮,人不能骑马,宽度也只能二马并行。
车队过小境门时倒是没有遇到什么阻拦,但是穿过了长城之后,距小境门30米处便耸立了一座城堡。
这座城堡的北墙同长城平行,同小境门相对的城墙上还开了一个堡门,但是东西两侧各100米的城墙夹道,让此处成为了一个人为要塞。
东行一百多米是宽阔的清水河河床,而往西去则又被山崖挡住了去路,显然修建这座城堡的人,是想要把来侵犯的敌人都歼灭在这夹道之内了。
这座城堡建于万历四十一年,是当时的宣府巡抚汪道亨所建,他还取"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意,将此堡命名为:来远堡。不过可惜的是,自从建成之后,便重来没有用到过。
按照商队贸易的规则,从塞外进来的牲口贩子,进入长城后就要进行人牲分离,牲口往西赶入清水河岸边的空地上,而人和货物进入来远堡接受检验和交纳税收。
范永斗此次并没有携带牲口,因此商队便直接进入了来远堡内,但是在这里却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意外。
范家商号传到范永斗已经七代,他家在张家口经营几乎超过了150年,同本地的守关边军可谓交情深厚。
更何况,自从他联络了张家口八家本地商号,并同三德堂等山西大商号搭上关系,开始经营同后金之间的违禁生意后,这宣化府的军将有那个没有收过他打点过的金银。
商队上插着的范家商号的旗子,便是他家的通关文书。但是今天,他家的商队却被几名不晓事的兵丁给拦了下来,说是要核对出关人员,并核查报关的货物。
这次商队中带回来的货物,价值最高的是2000斤上好的人参。这些人参有1500斤是范永斗替黄台吉发卖,然后替后金购买物资的经费。
这人参一向是后金垄断的货物,大明虽然同后金达成了和约,并开放了贸易。但是交易地点是锦州和营口两地,并不包括张家口。
若是让这些兵丁搜出这许多人参,就算是傻子也知道他们并不是从蒙古草原回来,而是从辽东回来的。这可同商队开出的商条不符,完全可以把他们当做通敌的奸商给查办了。
更何况他们的队伍中还有两个不能盘查的外人,这两人可真的不容有失,要是出了问题,范永斗觉得自己的身家性命也要不保了。
商队的管事和范永斗本人离开上前拦住了兵丁,一边好言相劝,一边往带头的小旗手里塞了一些金银,希望这些兵丁不要把事情搞大。
范永斗的侄子则在范永斗的吩咐下,赶紧跑去寻找相熟的来远堡参将,过来解决这件事。
这一小队拦路检查的兵丁,最终在匆匆赶来的来远堡参将的训斥下,让开了道路,看着范永斗等人带着商队扬长而去了。
那名大腹便便的参将同范永斗交谈了一会之后,便走到这队兵丁面前,将带队的小旗拉到一边说了许久,离开时往他怀中塞了一个沉甸甸的皮革小囊,这才心情愉快的离去了。
注视着这位参将远去的背影,这名小旗掂了掂手中皮囊的重量,脸上却浮起了一个嘲讽的笑容。
他想了想,便把皮囊纳入了怀里,然后返回队伍中去,对着同伴吩咐了一声。便向着东北角上的戍楼走去了,戍楼上一名穿着锦衣百户服饰的军将,也正好收起了自己手中的千里镜。
戍楼外的几名兵丁对这位小旗视而不见,就这么让他上了戍楼。这名小旗见到楼上的百户后,顿时单膝跪下行礼,把事情的经过汇报了一遍,并把怀里的皮囊交给了百户。

章节目录

挽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恩星小说只为原作者苏长清王承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苏长清王承恩并收藏挽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