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可是有着亡国之祸的。
特别是这北京城靠近边关,蒙古人破大同、宣府两镇之后,就可以直入北京城下。过去几百年来,蒙古人一旦势大,就会毫不犹豫的顺着这条线路攻到北京城下。
因此当崇祯准备在大同关外和蒙古察哈尔部作战的消息传开之后,京城百姓顿时就把目光关注到了这场战争身上。
他们甚至于忘记了,陕西、近畿旱灾,户部贪墨赈灾钱粮一案,西南地区的奢安之乱,还有最近越演越烈的河南义民**事件。
说起河南义民**事件,这完全就是河南一部分官绅自己作死。同陕西不同,今年河南除了极个别地区,并没用遇到旱情,可以说是一个正常年份。
但是因为朝廷颁发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和废止高利贷命令,让一部分河南地方士绅大为不满。他们认为前者是朝廷在与民争利,而后者则违反了皇权不下乡的潜规则。
河南位居中原,地处平原地区,又有着大量的河流经过,原本就是大明中部的产粮大省。
自古以来,河南就是人烟稠密之地,因此官员士绅之家自然也多。而大明宗室封在河南的数量,更是位居前列了。
大明承平2百余年,这位于腹地的河南,自然就更是人口繁密了。而士绅、宗室的人口繁衍,必然是超过那些底层百姓的家庭的,毕竟他们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手段。
这么一来,日子长久之后,士绅、宗室自己的土地必然不够分配,他们就必然要为自家越来越多的子弟,谋求额外的田产房舍。
这种谋求方式,不外乎巧取豪夺罢了。毕竟在农业社会,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活路了,要不就是卖身为仆,要不就是成为四处游荡的流民。
青黄不接时抬高粮价,秋收之时压低粮价。或是饥年收地,丰年收银。正是这些士绅豪族采用的,最为温和的剥削农民的手段了。
现在朝廷一纸命令,就想迫使他们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放弃他们自以为天公地道的获利手段。在他们看来,这实在是有些过于霸道了。
如果不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上注明了,只是为期一年的临时性政策,恐怕河南早就先于陕西发生民变了。
但是即便是如此,一些在高利贷业务上涉入较深的地方豪族,依然对于朝廷的政策异常的愤慨。他们在自家地面上经营了上百数十年,就算是本地的县令上任,也要先去上门拜访他们,否则就是寸步难行。
这些骄横的地方豪族,早就失去了对于朝廷的敬畏。甚至于在他们心里,存在着这样一个念头,他们又不是想要造反,只是想要在自家这一亩三分地上说了算,难道皇帝还能不讲道理,非要同他们过不去不成。
不过这些地方豪族们,很快就发觉,这次朝廷颁发的命令,并不是一纸空文。不管是河南府知府孙传庭,还是现在的河南巡抚,都不是好糊弄的。
尤其是孙传庭接任河南知府并兼职河南兵备道副使,一身兼任民政、军政大权之后,就对洛阳附近的田地进行了清理,清出了被侵占的卫所良田七千倾,组建了一只八千余人的河南新军。
孙传庭花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上述事务,自然是用了一些较为激进的措施。也因此,一些河南籍贯官员,就把主要矛头对准他。
对于孙传庭的弹劾大约也有数十本了,但是崇祯的反应却有些让人出乎意料。
几乎这些弹劾本章刚刚送入宫内,针对弹劾官员的训斥、贬官、免职的命令,就在短时间内出笼了。
皇帝这种激烈的应对方式,顿时让已经清洗过几遍的言官们迅速沉默了下去。而随后崇祯亲自下令提拔了几名,因为推动朝廷方针政策而被弹劾的地方官员。
终于让各地的官员们清醒了过来,这位少年登基的皇帝,并没打算同他们进行口舌之争,而只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表明,谁阻挡他推行的政策,谁就要自己负担后果。
皇帝的举动虽然不能让大多数官员服气,但是却相当的有效果。特别是对于户部贪墨案,一次性抓捕数十名官吏,但是户部居然还能正常运行,这就有些让人耐人寻味了。
但是朝中官员们的沉默,并不代表河南地方士绅豪族也一并偃旗息鼓了。
不少在地方上骄横惯了的地方豪族,干脆玩起了养贼自重的把戏。他们派出了自己的亲信家丁,联络地方上的盗匪,假托反对朝廷新政的义民,把下乡宣布新政的衙役官吏赶回了县城去。
特别是这北京城靠近边关,蒙古人破大同、宣府两镇之后,就可以直入北京城下。过去几百年来,蒙古人一旦势大,就会毫不犹豫的顺着这条线路攻到北京城下。
因此当崇祯准备在大同关外和蒙古察哈尔部作战的消息传开之后,京城百姓顿时就把目光关注到了这场战争身上。
他们甚至于忘记了,陕西、近畿旱灾,户部贪墨赈灾钱粮一案,西南地区的奢安之乱,还有最近越演越烈的河南义民**事件。
说起河南义民**事件,这完全就是河南一部分官绅自己作死。同陕西不同,今年河南除了极个别地区,并没用遇到旱情,可以说是一个正常年份。
但是因为朝廷颁发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和废止高利贷命令,让一部分河南地方士绅大为不满。他们认为前者是朝廷在与民争利,而后者则违反了皇权不下乡的潜规则。
河南位居中原,地处平原地区,又有着大量的河流经过,原本就是大明中部的产粮大省。
自古以来,河南就是人烟稠密之地,因此官员士绅之家自然也多。而大明宗室封在河南的数量,更是位居前列了。
大明承平2百余年,这位于腹地的河南,自然就更是人口繁密了。而士绅、宗室的人口繁衍,必然是超过那些底层百姓的家庭的,毕竟他们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手段。
这么一来,日子长久之后,士绅、宗室自己的土地必然不够分配,他们就必然要为自家越来越多的子弟,谋求额外的田产房舍。
这种谋求方式,不外乎巧取豪夺罢了。毕竟在农业社会,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活路了,要不就是卖身为仆,要不就是成为四处游荡的流民。
青黄不接时抬高粮价,秋收之时压低粮价。或是饥年收地,丰年收银。正是这些士绅豪族采用的,最为温和的剥削农民的手段了。
现在朝廷一纸命令,就想迫使他们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放弃他们自以为天公地道的获利手段。在他们看来,这实在是有些过于霸道了。
如果不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上注明了,只是为期一年的临时性政策,恐怕河南早就先于陕西发生民变了。
但是即便是如此,一些在高利贷业务上涉入较深的地方豪族,依然对于朝廷的政策异常的愤慨。他们在自家地面上经营了上百数十年,就算是本地的县令上任,也要先去上门拜访他们,否则就是寸步难行。
这些骄横的地方豪族,早就失去了对于朝廷的敬畏。甚至于在他们心里,存在着这样一个念头,他们又不是想要造反,只是想要在自家这一亩三分地上说了算,难道皇帝还能不讲道理,非要同他们过不去不成。
不过这些地方豪族们,很快就发觉,这次朝廷颁发的命令,并不是一纸空文。不管是河南府知府孙传庭,还是现在的河南巡抚,都不是好糊弄的。
尤其是孙传庭接任河南知府并兼职河南兵备道副使,一身兼任民政、军政大权之后,就对洛阳附近的田地进行了清理,清出了被侵占的卫所良田七千倾,组建了一只八千余人的河南新军。
孙传庭花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上述事务,自然是用了一些较为激进的措施。也因此,一些河南籍贯官员,就把主要矛头对准他。
对于孙传庭的弹劾大约也有数十本了,但是崇祯的反应却有些让人出乎意料。
几乎这些弹劾本章刚刚送入宫内,针对弹劾官员的训斥、贬官、免职的命令,就在短时间内出笼了。
皇帝这种激烈的应对方式,顿时让已经清洗过几遍的言官们迅速沉默了下去。而随后崇祯亲自下令提拔了几名,因为推动朝廷方针政策而被弹劾的地方官员。
终于让各地的官员们清醒了过来,这位少年登基的皇帝,并没打算同他们进行口舌之争,而只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表明,谁阻挡他推行的政策,谁就要自己负担后果。
皇帝的举动虽然不能让大多数官员服气,但是却相当的有效果。特别是对于户部贪墨案,一次性抓捕数十名官吏,但是户部居然还能正常运行,这就有些让人耐人寻味了。
但是朝中官员们的沉默,并不代表河南地方士绅豪族也一并偃旗息鼓了。
不少在地方上骄横惯了的地方豪族,干脆玩起了养贼自重的把戏。他们派出了自己的亲信家丁,联络地方上的盗匪,假托反对朝廷新政的义民,把下乡宣布新政的衙役官吏赶回了县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