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斯部同宁夏、陕西交战多年,额磷臣对于陕西三边总督史永安的承诺不能信任,要求大明朝廷派出一位正式的使者商议此事。
以上就是我大明西边蒙古部族的现状,先生以为,朕当如何处理眼下的局面呢?”
黄立极思考了许久,才对着崇祯说道:“这鄂尔多斯部提出的要求并不高,臣以为可以派遣一位得力人士,前去磋商此事。如果能够谈妥,那么到是可以缓解陕西现在旱灾严重的状况。
但是对于林丹汗和顺义王卜石兔之间的纠纷,我大明倒是不妨口头上支援顺义王,这蒙古人之间打生打死,我大明又何必去插上一脚。
不管他们谁胜谁败,对于我大明来说,都是蒙古人的势力衰落了,这是一件好事啊…”
虽然黄立极已经是朝中最有实干精神的官员了,但是对于边墙之外的游牧民族,始终还是没有把他们当成是大明未来的百姓。因此,依然还是代表着,朝中官员的主流看法,蒙古人、建奴都是夷人,可利用而不可亲近。
黄立极说了半天,但是看着崇祯似乎并不赞成自己的主张,他不由截断了话头,转而征求崇祯心里究竟是如何考虑的了。
朱由检想了许久才理清了思路说道:“朕以为,大明以往对蒙古各部的市赏之策,已经不适合于现在的关外形势了。”
黄立极未曾想到,崇祯想了半天居然憋出了这么一句话,他下意识的说道:“陛下,蒙古部族虽然在大明和建奴之间摇摆不定,但是有这个市赏之策,他们贪恋财物之下,还未必能全面倒向建奴。
可若是取消了市赏之策,臣可以肯定,这些蒙古部落一定会加入建奴,于我大明为敌的。”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朕是说市赏之策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了,而不是说直接取消市赏之策,也不是说取消了市赏之策就什么也不做了。”
黄立极迟疑的询问道:“那么陛下究竟想要如何取代市赏之策呢?”
朱由检踌躇了一会便说道:“昔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富国强兵,方在战国七雄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且古人也曾经说过,海不择细流,故成其大;山不择微尘,故成其高。
我大明以市赏之策,而蒙古各部依然是朝叛而夕归,对我大明并无敬畏之心。建奴虽然起于穷乡僻壤,但是他们以恩养之策结恩于蒙古各部,再以八旗制度编制驾驭之,蒙人却少有背叛的。
可见,建奴的恩养之策要强于我大明现在的市赏之策。与其每年花上数十万两的赏赐,而蒙古各部依然与我大明离心离德,不如学习建奴,实施恩养之策,限制蒙古各部自相吞并,不使一部独大,然后纳蒙古于大明版图之内。”
黄立极顿时大吃了一惊,赶紧劝说道:“陛下,胡人想来朝三慕四,昔日光武帝优待诸羌于关内,而有五胡之乱。唐太宗优待草原各部,方有安史之乱。
少量的接纳蒙人以为鹰犬,倒是不妨。但是如果大量的接纳他们,恐怕会有居心叵测者,窥探关内啊。”
朱由检不以为意的说道:“时代已经不同了,现在的蒙古已经不是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了。连区区建奴都敢于接纳比自己人口更多的蒙古人,难道我大明还不及建奴吗?”
黄立极劝说了几次都没能说服皇帝,只能请崇祯说说他想要实施的恩养之策,准备从中找出破绽来。
朱由检思考了一会便说道:“蒙古各部居无定所,所以我们才能以控制他们。如果一个部族整天脱离我们的视野,我们又怎么能够管束他们呢?
如果是以往,我们想要对蒙古人实施恩养之策,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现在建奴在辽东击破察哈尔部,而西迁的林丹汗又打乱了河套的蒙古各部。
可以说此时正是蒙古最为虚弱的时候,林丹汗原本在名义上统治着蒙古各部,但是他一味凭借武力,倒是使得他在蒙古各部中的威望大大下降了。
昔日成吉思汗以武力征伐蒙古各部,那是因为当时的蒙古草原上没有共同的主人。成吉思汗乃是以武力结束了蒙古草原上的混乱,建立了蒙古草原上的秩序。
而林丹汗本就是北元之后,拥有统治全蒙古部族的名义。他不想着如何去维护草原上的秩序,却学起了成吉思汗武力征伐的路子,实在是东施效颦啊。
林丹汗舍弃了他对于蒙古各部的责任,但是我大明却不能放弃对于蒙古右翼三万户的职责。
我大明应当做上两件事,第一、收拢那些被战争打散的小部族,如果他们愿意接受我大明的管制,就选择地方安置他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
收拢的部族以千户为最大单位,禁止各千户之间拥有互相统属的关系。每个千户都必须建立一所汉文学校,并选择优秀者入京深造。
第二、加强宣府、大同地区的防御,调拨足够的军粮,并选调一只骑兵作为机动兵力驻扎在大同。同时要求林丹汗、顺义王之间停战,以谈判解决林丹汗同左翼三万户之间的矛盾。
如果林丹汗还是不肯罢休,那么就让顺义王将其部族的妇孺百姓移到关内进行庇护,然后帮助顺义王击退林丹汗的攻击。”
以上就是我大明西边蒙古部族的现状,先生以为,朕当如何处理眼下的局面呢?”
黄立极思考了许久,才对着崇祯说道:“这鄂尔多斯部提出的要求并不高,臣以为可以派遣一位得力人士,前去磋商此事。如果能够谈妥,那么到是可以缓解陕西现在旱灾严重的状况。
但是对于林丹汗和顺义王卜石兔之间的纠纷,我大明倒是不妨口头上支援顺义王,这蒙古人之间打生打死,我大明又何必去插上一脚。
不管他们谁胜谁败,对于我大明来说,都是蒙古人的势力衰落了,这是一件好事啊…”
虽然黄立极已经是朝中最有实干精神的官员了,但是对于边墙之外的游牧民族,始终还是没有把他们当成是大明未来的百姓。因此,依然还是代表着,朝中官员的主流看法,蒙古人、建奴都是夷人,可利用而不可亲近。
黄立极说了半天,但是看着崇祯似乎并不赞成自己的主张,他不由截断了话头,转而征求崇祯心里究竟是如何考虑的了。
朱由检想了许久才理清了思路说道:“朕以为,大明以往对蒙古各部的市赏之策,已经不适合于现在的关外形势了。”
黄立极未曾想到,崇祯想了半天居然憋出了这么一句话,他下意识的说道:“陛下,蒙古部族虽然在大明和建奴之间摇摆不定,但是有这个市赏之策,他们贪恋财物之下,还未必能全面倒向建奴。
可若是取消了市赏之策,臣可以肯定,这些蒙古部落一定会加入建奴,于我大明为敌的。”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朕是说市赏之策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了,而不是说直接取消市赏之策,也不是说取消了市赏之策就什么也不做了。”
黄立极迟疑的询问道:“那么陛下究竟想要如何取代市赏之策呢?”
朱由检踌躇了一会便说道:“昔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富国强兵,方在战国七雄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且古人也曾经说过,海不择细流,故成其大;山不择微尘,故成其高。
我大明以市赏之策,而蒙古各部依然是朝叛而夕归,对我大明并无敬畏之心。建奴虽然起于穷乡僻壤,但是他们以恩养之策结恩于蒙古各部,再以八旗制度编制驾驭之,蒙人却少有背叛的。
可见,建奴的恩养之策要强于我大明现在的市赏之策。与其每年花上数十万两的赏赐,而蒙古各部依然与我大明离心离德,不如学习建奴,实施恩养之策,限制蒙古各部自相吞并,不使一部独大,然后纳蒙古于大明版图之内。”
黄立极顿时大吃了一惊,赶紧劝说道:“陛下,胡人想来朝三慕四,昔日光武帝优待诸羌于关内,而有五胡之乱。唐太宗优待草原各部,方有安史之乱。
少量的接纳蒙人以为鹰犬,倒是不妨。但是如果大量的接纳他们,恐怕会有居心叵测者,窥探关内啊。”
朱由检不以为意的说道:“时代已经不同了,现在的蒙古已经不是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了。连区区建奴都敢于接纳比自己人口更多的蒙古人,难道我大明还不及建奴吗?”
黄立极劝说了几次都没能说服皇帝,只能请崇祯说说他想要实施的恩养之策,准备从中找出破绽来。
朱由检思考了一会便说道:“蒙古各部居无定所,所以我们才能以控制他们。如果一个部族整天脱离我们的视野,我们又怎么能够管束他们呢?
如果是以往,我们想要对蒙古人实施恩养之策,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现在建奴在辽东击破察哈尔部,而西迁的林丹汗又打乱了河套的蒙古各部。
可以说此时正是蒙古最为虚弱的时候,林丹汗原本在名义上统治着蒙古各部,但是他一味凭借武力,倒是使得他在蒙古各部中的威望大大下降了。
昔日成吉思汗以武力征伐蒙古各部,那是因为当时的蒙古草原上没有共同的主人。成吉思汗乃是以武力结束了蒙古草原上的混乱,建立了蒙古草原上的秩序。
而林丹汗本就是北元之后,拥有统治全蒙古部族的名义。他不想着如何去维护草原上的秩序,却学起了成吉思汗武力征伐的路子,实在是东施效颦啊。
林丹汗舍弃了他对于蒙古各部的责任,但是我大明却不能放弃对于蒙古右翼三万户的职责。
我大明应当做上两件事,第一、收拢那些被战争打散的小部族,如果他们愿意接受我大明的管制,就选择地方安置他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
收拢的部族以千户为最大单位,禁止各千户之间拥有互相统属的关系。每个千户都必须建立一所汉文学校,并选择优秀者入京深造。
第二、加强宣府、大同地区的防御,调拨足够的军粮,并选调一只骑兵作为机动兵力驻扎在大同。同时要求林丹汗、顺义王之间停战,以谈判解决林丹汗同左翼三万户之间的矛盾。
如果林丹汗还是不肯罢休,那么就让顺义王将其部族的妇孺百姓移到关内进行庇护,然后帮助顺义王击退林丹汗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