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告诉他将会停止顺义县的土地改革,这让冯铨心里终于松了口气。作为涿州最大的地主,他自然对于这种激进的土地改革方式充满了厌恶。
更何况冯家作为顺天府的世家大族,又是官宦豪门,同当地士绅多有姻亲关系,可谓是北直隶一带的士绅领袖。
锦衣卫在顺天府清理侵占卫所土地的行动,自然损害到了这些士绅的利益,作为当地士绅的领袖,冯铨原本就有这个责任向朝廷提出反对的意见。
只不过冯铨当初依附魏忠贤平步青云的时候,意气风发之下得罪的人太多,现在还在朝中任官的仇家实在不少。
他要是隐居乡间不问政事,这些官员们也不好向他出手,这也是大明官场的一种潜规则。
但要是他出头替本地士绅上疏评议土地改制之事,那么朝中仇家就找到了向他报复的机会了。
且土地改革是新皇登基后推出的第一项政见,冯铨那里敢冒着被新皇帝厌恶的风险去上这个书。
他宴请了许显纯之后,从这位锦衣卫官员口中获得了足够多的情报。虽然他没有找到,为同乡士绅们消除受到土地改革的影响,但是他却似乎找到了,让自己重新起复的道路。
以献出3000亩土地的大手笔,他终于获得了这个同皇帝见面的机会。
他不过是想要委婉的劝说下皇帝,希望崇祯能够把视线从士绅的土地上移开,转而关注士绅在地方上所起到的支柱作用。让皇帝治政时不要过于言利,恢复到以尊重礼制为核心的治国道路上来。
然而崇祯虽然部分同意了他的意见,赞成锦衣卫在顺义的土地改革过于粗暴了。但是崇祯对于如何治理这个国家的方式,却没有任何想要改变的意思。
皇帝毫不隐瞒的在他面前表示了,要限制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状况。现在暂时停止土地改制,并不意味着永远会停止下去。
冯铨的心里顿时患得患失了起来,他知道皇帝也许并不是在针对他。但是作为涿州最大的地主,如果他现在选择站在皇帝这边,那么显然日后要准备接受土地减少的损失。
但是如果他对皇帝的问题保持沉默,那么很显然他的起复之路,就会变的艰难无比。
是保住自己的家业,还是赢取皇帝的好感,重新回到大明的权力中心去。一时之间,冯铨心里犹豫不决,对这个问题实在是难以取舍。
朱由检双手抱着胸看着一脸纠结的冯铨,口中突然说道:“事实上,朕一直都觉得,这朝堂上的南方官员实在是多了一些。
这些南方人虽然谈起诗词歌赋来头头是道,但是对于治理国家却显得太过精明,且毫无远见。
叶淇变开中之制,令淮商以银代粟,盐课骤增至百万,但是边储粮食不济却由此开始了。可见南人治政只图一时之利,而全无统筹全局的远见。
河北是京畿的根本,又是拱卫京城的要地,然而朝中籍贯河北的官员,却大多是外地挂籍京城的官宦子弟。这实在是有违太祖重根本、抑枝叶的治政理念啊。”
冯铨先是一愣,继而心中大喜,他试探着对皇帝说道:“南人的文章虽然花团锦绣,但一涉及到实务就变得一窍不通,常**过于人。
而北人质朴,虽然文章略无文采,但是做事严整认真。陛下亲政以来,事必躬亲,又时时心系百姓,将来必为尧、舜之君。
陛下为圣君,自然要简拔任用贤才。而所谓贤才者,自然是文章行事都好,才称的上是贤才。”
朱由检似笑非笑的看着冯铨说道:“除了文章行事都好,起码他还要拥护朝廷的政策。跟朝廷政策对着干的人,是成不了朕的贤人的,你说是吗?冯学士。”
冯铨低下头暗暗盘算了一会,才不自觉的小声说道:“陛下若是能够稍稍照顾京畿地区的士子一二,想来同朝廷政策对着干的人应该不会多。”
朱由检沉默了一会便开口说道:“事实上,朕按照省份分配会试名额,已经给予了京畿地区士子的照顾。如果再继续向京畿地区倾斜的话,恐怕南方的士子就更不满了。”
冯铨对此也无言以对,他当然知道,崇祯能够让朝廷内的官员们同意,按照省份分配一半的会试名额,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因为这个事情,不少南方的士子都感到非常的不满,但是因为北方官员和士子的支持,加上皇帝的坚强决心,这些南方士子们最终还是妥协了。
如果皇帝继续给予京畿地区的士子进行照顾的话,冯铨想也知道,那些南方士子们恐怕就不会这么善罢甘休了。

章节目录

挽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恩星小说只为原作者苏长清王承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苏长清王承恩并收藏挽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