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并没有被吴养性的解释所说服,他还是坚定的对着两人说道:“朕明白你们的确有困难,但是朕今天不是来听你们解释,为什么短时间内培育不出医生的原因的。
朕想知道的是,要怎么做,医学院才能扩大招生,并源源不断的给朕提供可用的人手。
朕相信两位应当知道,推广牛痘种植需要医生,要建立起一个广泛的医疗防疫体系,及时发现各地的疫病并阻断这些疫病向周边地区扩散,同样需要大量的医生。”
吴养性思考了一会便回答道:“陛下对于大明医疗体系的设想,臣已经仔细研究过了。陛下想要在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分别成立一个疾病控制中心,一旦发生了瘟疫就尽量隔离在疫源地区内,最不济也要隔离在省内,避免向大明其他地区扩散。
臣以为如果只是想要达成疾病控制的话,不必要求所有的疾病控制人员都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只需要一部分合格的医生,搭配以具备普通医学知识的学徒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对于合格医生的需求。
此外,臣以为对于医生的培养最好进行区分,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解剖学这门课程。如果能够区分内科和外科两类医学课程,那么愿意进入医学院学习的人员就会大大增加。
臣还希望能够加入这次南下的防治血吸虫小组,趁着这次去南方,臣可以替陛下招揽一些,有实际行医经验的大夫作为医学院的老师。
且南方文风鼎盛,不但读书人众多,就算是普通百姓也鲜有不认识字的。如果能够在南方招募一批学员,想必应该可以缓解陛下急需医生的要求。”
朱由检只是稍稍考虑了下,并点头说道:“行,朕同意你参加南下的小组,另外除了在南方招募人员之外,你也可以在南方办一个医学院分校,地址可以设在松江地区。
另外,既然暂时满足不了合格医生的缺口,朕希望医学院能够组织人员,编写一本常见疾病和常见中草药的医疗手册。
朕希望从下半年开始,抽调一部分识字的农人到医学院进行培训,完成培训后让他们在村子担任不脱产的医学工作者。”
吴养性顿时吃了一惊,“陛下,这样培训出来的人员,大多数是庸医,他们很有可能会造成误诊,而导致病人的病情加重…”
朱由检打断了他说道:“就算是你,在治疗病人时,十个人里面能治愈几人呢?”
吴养性老实的回答道:“回陛下,也就5、6人罢了。”
朱由检有些无奈的说道:“是啊,十个人里面能够活上7、8人,那已经是国手的水准了。
但是我大明真正能称得上是国手的医生又有几人?就算是太医院内,滥竽充数的也大有人在。
而大明看得起病的百姓,大多都是居住在城市之内。那些居于乡下的农人,有多少人生病之后会去看医生呢?
得了小病他们就是硬抗着,真到了生死关头,又岂是一两剂药能够解决的。
我大明的农人所担忧的问题,不是误不误诊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治疗的问题。即便是有一两个病人误诊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值得的。
此外,这些农村医学工作者的水准,取决于医学院编辑的这本医疗手册的普遍性和可靠性上,只要你们把这本手册编辑的简单易懂。朕相信,他们还是可以减轻一些百姓的苦痛的。”
吴养性沉默了一会,便站起来端正的对着崇祯躬身行礼说道:“臣一定会完成陛下的要求,编辑出一本简单易懂的医疗手册出来…”
从象房走出来时,朱由检感觉大大的松了口气,他对于明末的灾害虽然记得不太清楚,但是明亡时北方鼠疫的大爆发,他还是有所印象的。
消灭鼠疫什么的他就不敢想了,但是能够及时发现瘟疫,并把疫情限制在一个区域之内,他觉得还是有点指望的。
回到了乾清宫后,朱由检开始翻阅王承恩、吕琦送上来的奏章,王承恩特意把一封奏章单独拿出来,放在了皇帝面前。
朱由检一边拿起奏章,一边随口问道:“这是谁的奏章,值得你这么看重?”
王承恩躬着身子,满面笑容的对着皇帝说道:“恭喜陛下,福王已经全部答应了陛下的条件,这就是福王今日派人送上来的奏章。”
朱由检顿时起了兴趣,他立刻打开了奏章翻阅着,跳过了之前一大段讲述孝道的文章,在最后一段文字里,福王交出了一半土地、还有
朕想知道的是,要怎么做,医学院才能扩大招生,并源源不断的给朕提供可用的人手。
朕相信两位应当知道,推广牛痘种植需要医生,要建立起一个广泛的医疗防疫体系,及时发现各地的疫病并阻断这些疫病向周边地区扩散,同样需要大量的医生。”
吴养性思考了一会便回答道:“陛下对于大明医疗体系的设想,臣已经仔细研究过了。陛下想要在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分别成立一个疾病控制中心,一旦发生了瘟疫就尽量隔离在疫源地区内,最不济也要隔离在省内,避免向大明其他地区扩散。
臣以为如果只是想要达成疾病控制的话,不必要求所有的疾病控制人员都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只需要一部分合格的医生,搭配以具备普通医学知识的学徒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对于合格医生的需求。
此外,臣以为对于医生的培养最好进行区分,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解剖学这门课程。如果能够区分内科和外科两类医学课程,那么愿意进入医学院学习的人员就会大大增加。
臣还希望能够加入这次南下的防治血吸虫小组,趁着这次去南方,臣可以替陛下招揽一些,有实际行医经验的大夫作为医学院的老师。
且南方文风鼎盛,不但读书人众多,就算是普通百姓也鲜有不认识字的。如果能够在南方招募一批学员,想必应该可以缓解陛下急需医生的要求。”
朱由检只是稍稍考虑了下,并点头说道:“行,朕同意你参加南下的小组,另外除了在南方招募人员之外,你也可以在南方办一个医学院分校,地址可以设在松江地区。
另外,既然暂时满足不了合格医生的缺口,朕希望医学院能够组织人员,编写一本常见疾病和常见中草药的医疗手册。
朕希望从下半年开始,抽调一部分识字的农人到医学院进行培训,完成培训后让他们在村子担任不脱产的医学工作者。”
吴养性顿时吃了一惊,“陛下,这样培训出来的人员,大多数是庸医,他们很有可能会造成误诊,而导致病人的病情加重…”
朱由检打断了他说道:“就算是你,在治疗病人时,十个人里面能治愈几人呢?”
吴养性老实的回答道:“回陛下,也就5、6人罢了。”
朱由检有些无奈的说道:“是啊,十个人里面能够活上7、8人,那已经是国手的水准了。
但是我大明真正能称得上是国手的医生又有几人?就算是太医院内,滥竽充数的也大有人在。
而大明看得起病的百姓,大多都是居住在城市之内。那些居于乡下的农人,有多少人生病之后会去看医生呢?
得了小病他们就是硬抗着,真到了生死关头,又岂是一两剂药能够解决的。
我大明的农人所担忧的问题,不是误不误诊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治疗的问题。即便是有一两个病人误诊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值得的。
此外,这些农村医学工作者的水准,取决于医学院编辑的这本医疗手册的普遍性和可靠性上,只要你们把这本手册编辑的简单易懂。朕相信,他们还是可以减轻一些百姓的苦痛的。”
吴养性沉默了一会,便站起来端正的对着崇祯躬身行礼说道:“臣一定会完成陛下的要求,编辑出一本简单易懂的医疗手册出来…”
从象房走出来时,朱由检感觉大大的松了口气,他对于明末的灾害虽然记得不太清楚,但是明亡时北方鼠疫的大爆发,他还是有所印象的。
消灭鼠疫什么的他就不敢想了,但是能够及时发现瘟疫,并把疫情限制在一个区域之内,他觉得还是有点指望的。
回到了乾清宫后,朱由检开始翻阅王承恩、吕琦送上来的奏章,王承恩特意把一封奏章单独拿出来,放在了皇帝面前。
朱由检一边拿起奏章,一边随口问道:“这是谁的奏章,值得你这么看重?”
王承恩躬着身子,满面笑容的对着皇帝说道:“恭喜陛下,福王已经全部答应了陛下的条件,这就是福王今日派人送上来的奏章。”
朱由检顿时起了兴趣,他立刻打开了奏章翻阅着,跳过了之前一大段讲述孝道的文章,在最后一段文字里,福王交出了一半土地、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