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廷扬参观了清江船厂之后,认为清江船厂虽大,但是没人会制作适合海上航行的船只。且主管船厂的官员们,也只是一群只知道克扣钱粮的无能之辈。因此他并没有听从崇祯的命令,从清江船厂调拨人员。
他直接给家中写了封书信,从族内经营的造船厂内,调来了几户船匠,和管理船厂的几位族人。
沈廷扬派人送出书信之后,就迅速赶到了金陵城接管了龙江船厂。他先去拜见了南京镇守太监曹化淳,从这位大太监手中借来了南京的卫所军,对宝船厂多年没有清淤过的4、5、6三个作塘,也就是船坞进行了清理。
随后,当管理船厂的族人抵达南京之后,就对龙江船厂的管理组织进行了调整。
沈廷扬首先废除了船厂的作头制度,还有坊厢制度,保证了这些工匠人身自由的权力。接着他裁汰了一些老弱而没有技术的工匠,并分给了他们可以维持生活的土地。
随后在族人沈乐嘉的建议下,除了造船的主要原料,其他不重要的原料和加工作房,统统被分包给了个人。
最终龙江船厂只保留了造船工匠579人,杂工927人。原本贫困潦倒的龙江船厂的工匠们,终于恢复了一些生气。
在调用了南京卫所军之后,进入2月不久,4号船坞也首先清理干净了,通往长江的水道也重新沟通了。剩下的5、6号船坞在月底之前也能清除完毕,接下来就是准备进入造船的实际业务了。
看着面前4号船坞恢复成了洁净宽敞的模样,沈廷扬心里也不由松了口气。造一艘载重1千石的沙船,需要用工2000个左右,也就是2个月左右就能下水。
4号船坞长约100丈,宽约10丈,足可以容纳10只中等船只同时建造。当然沈廷扬并不打算,一开始就造这么多船只。
上京不足数月,就被崇祯亲自简拔,负担重建龙江船厂及江南航运局筹备事宜,让刚刚30出头的沈廷扬,顿时意气风发了起来。
数千军民听从着他的指令,一点点的恢复宝船厂的旧模样,这种成就感是外人很难感受的到的。
正当他站在船坞上方自我感慨的时候,族兄沈乐嘉匆匆赶到了他身边,略带喜意的对他说道:“季明,五叔公来了,你赶快回去吧。”
“奥,家里这么快来人了?那么我们先回去。”沈廷扬有些意外的回头看了族兄一眼,便赶紧回道。
沈廷扬返回南京西城内的寓所后,就看到五叔公沈培同自己的妻兄正在客厅内叙话。
沈廷扬同沈培聊了几句家常,便有些迫不及待的切入了正题,“五叔公,族里对于投资龙江船厂的意见如何?”
沈培顿时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投资一个大船厂自然是好事,但是陛下要把龙江造船厂作价1百万两,这估价也黑了些。清江船厂这么大规模,一年造船也不过8、9万两。这龙江造船厂早就已经破落了,哪能值得百万两?除非估价降低一半还差不多。”
沈廷扬顿时有些焦虑的分辨道:“开放海禁,建立上海自由港之后,造船肯定会成为大家趋之若鹜的生意。我们沈家在崇明岛上的小船厂,怎么能同龙江造船厂相比较?
这里可是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造宝船的地方,光是那6个作塘,就不止10万两白银。更别提,龙江造船厂可以凭借官府的名义,去各地收购各种船材,不必担心当地官府豪强从中作梗。”
沈培轻轻的吹了吹手中的茶水,他思考了许久之后才说道:“季明,你是我们崇明沈家的长房嫡子,这沈家的将来的确是你说了算。
但是这投资龙江船厂的事,关系到我崇明沈家的大半资产。这要是白花花的银子投进去,最后成了那些贪官污吏口袋中的钱,我们沈家可是要元气大伤的。
开放海禁,也不是今天才听到的新政策。朝廷一会海禁,一会开放,朝令夕改也不只一次了。我们把钱投进去了,朝廷愿意把船厂给我们沈家管理吗?朝廷开放海禁的政策能够延续多久你?”
沈廷扬低头想了会,就直言不讳的说道:“龙江造船厂很快就会改名,不再是光以造船为业。毕竟现在去海外贸易还没有风行起来,大多数商人不会想着来定做海船,因此光是造船很难收回成本的。
陛下的意思是,龙江造船厂将会改名为江南制造总局,除了龙江造船厂之外,还将

章节目录

挽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恩星小说只为原作者苏长清王承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苏长清王承恩并收藏挽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