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袁崇焕的发言完毕,吴怀也有些欲言又止。朱由检注意到了吴怀的表情,不由对着他说道:“你也有什么想说的吗?”
“臣从内喀尔喀逃亡的蒙古人口中听说,林丹汗手中的察哈尔部的八个鄂托克中,奈曼、敖汉已经在夏天背叛了林丹汗,归附建奴,并与黄台吉订立了盟誓。
林丹汗似乎有意西迁,以躲避建奴的进攻。”吴怀把自己从逃亡的蒙古人那里听来的传闻说了出来。
茅元仪顿时有些愤怒了,他不由脱口而出的质问道:“这么重要的情报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书面报告上?”
吴怀有些茫然,下意识的说道:“从来没有人问过我啊,而且这只是一小部分从辽河套附近逃亡的蒙古人说的传闻,也有不少人说这是谣言。”
茅元仪脸色铁青的说道:“如果这个情报是真实的话,那么建奴在辽东将再没有牵制力量了,建奴可以向西追击察哈尔部,也能向东攻击**,更可以南下攻击宁锦防线。三面之敌一去,建奴这盘棋已经走活了。”
朱由检对着他招了招手说道:“不要这么激动,你还是先坐下来吧。关于建奴和察哈尔部的情报,朕已经派人去收集了。如果这个情报是真的,想必很快也会传回来的。”
茅元仪对着崇祯拱手说道:“臣之前过于狂妄了,还请陛下恕罪,请陛下给我一些时间,臣愿意重新收集资料写作一份敌情报告。”
朱由检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如此,朕让**谋部编撰这份大明的敌情报告,不过是想看看你们对敌人和战争的想法而已。这个程度,朕已经充分的了解了。”
茅元仪一口郁气闷在了心里坐了回去,他还是第一次被人这么堵的说不出话来。虽然他平日里显得傲气十足,但却不是那种死不认输的顽固之人。
更何况崇祯并没有以权势压迫他,只是以理服人,他自然更不愿意在皇帝面前连人品也输掉了。
孙承宗看着崇祯平和的说道:“不知道陛下听了这份报告之后,都有些什么收获呢?”
朱由检沉吟一会,便说道:“孙先生想要听实话吗?”
饶是孙承宗见过无数风浪,也被这不按常理出牌的崇祯弄得有些无所适从了。
他侧头同鹿善继交换了一眼,才回过神来说道:“臣等自然希望能听到陛下的实话。”
朱由检犹豫了下说道:“虽然你们报告中的敌人并没有找错,但是诸位对于战争目的的描述,却完全和朕想的不一样。”
孙承宗注视的崇祯疑惑的说道:“那么陛下心中的战争是什么?”
“朕看的书虽然不多,但是朕以为,不管过去了多少年,不管书本上对战争是诋毁,是吹捧。去掉一切的修饰性语言,和个人情感的判断,战争的本质实质上只有两个字,杀人。”朱由检平静的说道。
坐在崇祯左手边的三位武官,对于崇祯的说法并不感到惊讶,反而隐隐有些共鸣。
而坐在崇祯右手的几位文官脸色却不约而同的出现了变化,孙承宗尽量以平和的口气说道:“陛下,虽说孟子说过:春秋无义战。不过我大明伐远夷,乃是以有道伐无道,不能简单的以杀人来解释战争的目的。”
“给战争盖上什么外衣,不是**谋部应该考虑的问题,那是朕和内阁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战争的意义和本质这是两回事,难道不是吗孙先生?”
对于崇祯的狡辩,孙承宗有些语塞。如果不是在这里,他必然是要好好的纠正一下,崇祯这种过于功利的思想了。
但是就如崇祯在开会之前就说过,今天的会议上什么都可以讨论,就是不讨论道德。
而孙承宗经历了这么多风浪,也早就看透了世情,如今他最希望的就是,能在闭目之前看到大明在辽东止住颓势,扭转对建奴的不利局面。
刚刚登基的崇祯虽然比起他过去的弟子天启,少了几分向学之心。但是在处理朝堂人事上,却比天启更注重朝中各方势力的平衡,这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且在孙承宗心中,同天启的师徒之情,也转移到了崇祯身上。天启去世的时候,他的心中感到了异常的悲痛,一方面是他失去了一个聪慧的弟子;另一方面则是为大明失去了一位年轻的君主而忧心忡忡。
因此在这种状况下,他还是按住了身边的鹿善继,不希望这位年少的君主感到太大的压力。
孙承宗调节了下自己的情绪后,才
“臣从内喀尔喀逃亡的蒙古人口中听说,林丹汗手中的察哈尔部的八个鄂托克中,奈曼、敖汉已经在夏天背叛了林丹汗,归附建奴,并与黄台吉订立了盟誓。
林丹汗似乎有意西迁,以躲避建奴的进攻。”吴怀把自己从逃亡的蒙古人那里听来的传闻说了出来。
茅元仪顿时有些愤怒了,他不由脱口而出的质问道:“这么重要的情报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书面报告上?”
吴怀有些茫然,下意识的说道:“从来没有人问过我啊,而且这只是一小部分从辽河套附近逃亡的蒙古人说的传闻,也有不少人说这是谣言。”
茅元仪脸色铁青的说道:“如果这个情报是真实的话,那么建奴在辽东将再没有牵制力量了,建奴可以向西追击察哈尔部,也能向东攻击**,更可以南下攻击宁锦防线。三面之敌一去,建奴这盘棋已经走活了。”
朱由检对着他招了招手说道:“不要这么激动,你还是先坐下来吧。关于建奴和察哈尔部的情报,朕已经派人去收集了。如果这个情报是真的,想必很快也会传回来的。”
茅元仪对着崇祯拱手说道:“臣之前过于狂妄了,还请陛下恕罪,请陛下给我一些时间,臣愿意重新收集资料写作一份敌情报告。”
朱由检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如此,朕让**谋部编撰这份大明的敌情报告,不过是想看看你们对敌人和战争的想法而已。这个程度,朕已经充分的了解了。”
茅元仪一口郁气闷在了心里坐了回去,他还是第一次被人这么堵的说不出话来。虽然他平日里显得傲气十足,但却不是那种死不认输的顽固之人。
更何况崇祯并没有以权势压迫他,只是以理服人,他自然更不愿意在皇帝面前连人品也输掉了。
孙承宗看着崇祯平和的说道:“不知道陛下听了这份报告之后,都有些什么收获呢?”
朱由检沉吟一会,便说道:“孙先生想要听实话吗?”
饶是孙承宗见过无数风浪,也被这不按常理出牌的崇祯弄得有些无所适从了。
他侧头同鹿善继交换了一眼,才回过神来说道:“臣等自然希望能听到陛下的实话。”
朱由检犹豫了下说道:“虽然你们报告中的敌人并没有找错,但是诸位对于战争目的的描述,却完全和朕想的不一样。”
孙承宗注视的崇祯疑惑的说道:“那么陛下心中的战争是什么?”
“朕看的书虽然不多,但是朕以为,不管过去了多少年,不管书本上对战争是诋毁,是吹捧。去掉一切的修饰性语言,和个人情感的判断,战争的本质实质上只有两个字,杀人。”朱由检平静的说道。
坐在崇祯左手边的三位武官,对于崇祯的说法并不感到惊讶,反而隐隐有些共鸣。
而坐在崇祯右手的几位文官脸色却不约而同的出现了变化,孙承宗尽量以平和的口气说道:“陛下,虽说孟子说过:春秋无义战。不过我大明伐远夷,乃是以有道伐无道,不能简单的以杀人来解释战争的目的。”
“给战争盖上什么外衣,不是**谋部应该考虑的问题,那是朕和内阁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战争的意义和本质这是两回事,难道不是吗孙先生?”
对于崇祯的狡辩,孙承宗有些语塞。如果不是在这里,他必然是要好好的纠正一下,崇祯这种过于功利的思想了。
但是就如崇祯在开会之前就说过,今天的会议上什么都可以讨论,就是不讨论道德。
而孙承宗经历了这么多风浪,也早就看透了世情,如今他最希望的就是,能在闭目之前看到大明在辽东止住颓势,扭转对建奴的不利局面。
刚刚登基的崇祯虽然比起他过去的弟子天启,少了几分向学之心。但是在处理朝堂人事上,却比天启更注重朝中各方势力的平衡,这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且在孙承宗心中,同天启的师徒之情,也转移到了崇祯身上。天启去世的时候,他的心中感到了异常的悲痛,一方面是他失去了一个聪慧的弟子;另一方面则是为大明失去了一位年轻的君主而忧心忡忡。
因此在这种状况下,他还是按住了身边的鹿善继,不希望这位年少的君主感到太大的压力。
孙承宗调节了下自己的情绪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