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东林党几位领袖,此前从李国普口中听到了废除吏胥参加科举禁令等消息,也组织了门生故旧反对,迫使皇帝对此加以让步。
但是很快崇祯便以整顿科道为由,引出了官制改革这个大动作。如果不是看到李国普也是一副茫然的神情,几位东林领袖差点都要以为,李国普向他们泄露的消息,正是为了掩护崇祯抛出官制改革的大文章了。
战场杀敌讲究的是士气,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东林党的几位领袖知道,崇祯今天会在朝会上抛出官制改革的大文章,那么他们一定不会把精力放在,反对废除吏胥参加科举禁令的政策上面。
和官制改革比起来,吏胥参加科举的事实在是微不足道。说到底,前者关系着各位官员的未来,而后者只不过是,让这些进士出身的官员们感到心里不舒服而已。
当东林党人煽动朝臣,逼迫崇祯收回废除吏胥参加科举的禁令之后,东林党人的气势无疑是达到了顶点。但是这无疑也让朝中的非东林党人感到了威胁。
随后当东林的言官借题发挥,想要弹劾首辅黄立极的时候,朝中非东林党的官员们,已经不自觉的站到了同情首辅的立场上去了。
而崇祯借题发挥批判科道言官的时候,一部分官员还觉得陛下说的其实还蛮有道理的。
等到崇祯再抛出官制改革的意思时,士气受挫的东林党人已经无法组织起,和刚刚反对废除吏胥参加科举禁令一样的大规模抗争了。
当朝堂上支持改革议题的官员超过反对的官员之后,朱由检终于松了口气,他这才想起,刚刚他听到的孙之獬的名字,似乎很耳熟。
这个疑惑在朱由检的脑中一闪就消失了,他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处理,就是一锤定音,敲定改革官制的领导人手。
见到无法阻止通过官制改革的议题之后,东林党人马上转变了态度,开始和黄立极等人争夺起官制改革的主导权起来了。
为了让东林党人不至于恼羞成怒,在背后拖官制改革的后腿。在朱由检的控制下,内阁四人全部入选,吏部尚书徐光启、户部尚书郭允厚、刘宗周、文震孟、韩爌,在加上翰林侍讲孙之獬、翰林院修撰黄道周、孔贞运三人,共计12人组成了官制改革委员会。
一个早上的时间就处理没几件事,这种工作效率让朱由检都为之吐血了。这要是在后世,以这些官员这样的工作效率,估计任何一个老板第一想法就是全部开除,重新招聘新员工了。
但是现在,这些官员在大明算是最顶层的精英阶层。离开了他们,整个大明就会从一架还能勉强运转的机器,变成彻底瘫痪的废物。
解决了官制改革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接见孙承宗几位回京官员。
朱由检慰问了孙承宗这位老臣几句之后,韩爌就出列举荐孙承宗督师蓟﹑辽,负责关外防御东虏的事务。
有了韩爌带头,几位东林党官员随后也跟进,一起举荐孙承宗出任蓟辽督师。
王在晋因参与纂修《三朝要典》和东林党人结下了过节,而他放弃关外,以山海关为防御重点的战略思想,又得罪了辽东的将门,和一大批靠着辽饷吃饭的官员。
因此虽然崇祯亲自下令召回了王在晋担任兵部尚书,但是基本上欢迎王在晋回朝的官员却没几个。倒是想要改变崇祯的主意,不让王在晋回京的官员有不少。
在朝中大约只有王在晋,是东林党和所谓的阉党都不喜欢的人物。大明的兵部尚书主要掌管的就是九边的兵事,但是努尔哈赤起兵之后,辽东兵事和北京附近的防御工作就成了兵部尚书最重要的工作,而辽东兵事每年所花的费用早就占据九边军费的大半了。
不管是六部的那一部,最主要的权力都只有两样,人事权和财权。蓟辽督师掌管着关外和京城附近最大的一只军队,而每年军费的大半又都填进辽东这个无底洞。
而以孙承宗的资历,他这个蓟辽督师肯定是要挂兵部尚书头衔的。别人挂兵部尚书头衔,未必能和正职的兵部尚书抗衡。但是孙承宗就不一样了,以他天启帝师的身份,就算是崇祯本人也要顾忌他三分。
一旦孙承宗担任了蓟辽督师,基本上王在晋这个兵部尚书,就算是被架空了。
而朱由检想要调整辽东防御战略的设想,也就会成为泡影。当韩爌等东林党人提出举荐蓟辽督师时,一直

章节目录

挽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恩星小说只为原作者苏长清王承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苏长清王承恩并收藏挽明最新章节